第5章 记者的偷拍(1/3)
1
晚上十点十七分,《滨海晨报》编辑部的灯光如同被顽童打翻的墨汁,浓稠地泼洒在写字楼冰冷的玻璃幕墙上,与窗外城市的璀璨霓虹格格不入。
刘晓璐将额头抵在微凉的电脑屏幕边缘,屏幕上慈善晚宴明星红毯集锦的标题刺得她眼睛生疼。
她烦躁地扯了扯紧勒脖颈的真丝衬衫领口,试图挣脱这无形的束缚,却只换来更深的窒息感。
头顶惨白的荧光灯管不知疲倦地发出的低鸣,像极了某种巨大昆虫的振翅声,在空旷的办公室里盘旋不去,钻进她的太阳穴,搅得她心烦意乱。
就在这时,帆布包里的手机不合时宜地震动起来,那规律而固执的震动感透过薄薄的布料传来,仿佛在催促着什么。
刘晓璐认命地叹了口气,伸手摸索出手机,屏幕上跳跃的母上大人四个字让她原本就紧绷的神经又抽紧了几分。
我的小祖宗哎,你还在报社鬼混呢?听筒里传来母亲熟悉的大嗓门,中气十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背景音里还夹杂着锅铲与铁锅碰撞的清脆声响,妈给你留的糖醋排骨,热了不下三次了,再不吃啊,就该成炭了!你说说你,天天忙,忙到饭都顾不上吃,图个啥呀?
知道啦知道啦,妈,我这就快了。
刘晓璐一边敷衍着,一边将早已冷透的速溶咖啡猛灌进喉咙。
苦涩的液体带着廉价的焦糊味,在舌尖上炸开,一路灼烧着食道,留下满口的酸涩。
她对着话筒,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沮丧:这个月的KPI还差三篇稿子呢,主编今天下午又找我谈话了,说明天要是再交不出一篇像样的深度报道,这个季度的奖金就别想了......
她的话语突然戛然而止,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
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般,死死地定格在窗外——一辆线条流畅的黑色宾利正悄无声息地滑过街对面的梧桐树荫,稳稳地停在了那里。
那不是普通的停车,它像一头蛰伏的巨兽,静静地卧在斑驳的光影里,整整七分钟,一动未动。
磨砂车窗将车内的景象严严实实地遮蔽,只反射着远处商场巨幕上闪烁的霓虹广告,流光溢彩,却又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像一块沉默不语的黑曜石,散发着神秘而危险的气息。
一种莫名的直觉,如同微弱的电流,瞬间窜过刘晓璐的脊背。
她猛地挂断了电话,甚至没来得及跟母亲说声再见。
心脏在胸腔里不规则地跳动起来,血液似乎也加速了流动。
她鬼使神差地将光标移向电脑屏幕角落的一个不起眼的图标,手指微微颤抖着,点开了报社内部的车辆登记系统。
键盘敲击声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当天煜慈善基金会那几个烫金大字伴随着一串冰冷的车牌号跳出来时,刘晓璐后颈的汗毛倏地一下全部竖了起来,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三天前主编丢给她的那个烫手山芋——关于天煜慈善基金会的专题报道,此刻正静静地躺在她邮箱的草稿箱里,标题后面还跟着一个刺眼的红色未完成标记。
那些官方通稿里,孙天煜在非洲援建学校时笑容满面、与黑人儿童亲切互动的照片,此刻在她脑海中扭曲变形,那些孩子们的笑脸变得模糊不清,孙天煜的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一些她之前未曾读懂的东西。
一种强烈的预感攫住了她,这辆深夜停在报社对面的宾利,或许就是解开某个谜团的钥匙。
她的记者本能,如同沉睡已久的猛兽,在这一刻悄然苏醒,眼中闪烁着惊疑不定,却又带着一丝兴奋的光芒。
2
废弃工厂的铁门像一道豁开的、久不愈合的伤口,狰狞地撕裂了夜色。
门楣上那行曾经鲜红的安全生产标语,如今在惨淡的月光下已褪成死灰,裂纹如蛛网般蔓延,每一道都像是无声的控诉。
刘晓璐深吸一口气,潮湿的空气混杂着铁锈和野草的气息涌入肺中,让她稍微镇定了些。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辆半旧的电动车藏进两米多高的杂草丛里,拍了拍车座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仿佛这是某种仪式,能带来好运。
调整好呼吸,她举起了藏在外套里的手机,屏幕的微光映出她略显苍白但异常坚定的脸。
长焦镜头早已悄悄对准了厂区空地上那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黑色宾利。
即使在斑驳的树影下,那流畅而昂贵的线条也依旧扎眼。
镜头缓缓聚焦,基金会那标志性的徽标在引擎盖上若隐若现——两只展翅的金属和平鸽,此刻却像是被这周遭的破败与隐秘啃噬得有些面目模糊,透出几分说不出的诡异。
她的指尖微微有些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一种即将揭开真相的兴奋与紧张。
这几个月来的跟踪、调查,忍受的质疑和孤独,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咔嚓。
一声轻微却在这死寂的厂区里显得格外刺耳的快门声响起。
刘晓璐仿佛被这声音烫了一下,身体猛地一僵。
她看见自己的影子在地面上随着她的动作抽搐了一下,像一条被突然踩住尾巴的蛇,狼狈而仓促。
她暗骂一声自己的沉不住气,赶紧矮下身体,几乎是手脚并用地挪到一处废弃仓库的墙角。
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侧耳倾听,除了自己急促的心跳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似乎并没有其他动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屏住呼吸,透过仓库那布满污垢和裂纹的玻璃窗望进去。
窗玻璃上的破洞像是一只只窥视的眼睛。
昏暗的空间里,只有一盏悬在半空的老旧灯泡发出昏黄的光芒,勉强照亮了一小块区域。
两个模糊的剪影正背对着她,站在积满灰尘的流水线旁,进行着某种仪式般的、沉默的交接。
其中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的男人,身形有些佝偻,他小心翼翼地将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黑色铝合金箱推过布满油污和铁锈的传送带。
箱子与金属表面摩擦,发出一声令人牙酸的轻响。
刘晓璐的心跳更快了。
她紧紧盯着那个箱子,那里面会是什么?是她猜测已久的秘密资金?还是更不堪的交易证据?她下意识地放大焦距,想要看清那两个人的脸,但光线太暗,只能看到大致的轮廓。
这时,她注意到接过箱子的那个身影——对方手腕上戴着一块银灰色的腕表,表盘在昏黄的灯光下反射出一道冰冷的、锐利的光,像手术刀一样划破了眼前的朦胧。
那一瞬间,刘晓璐的脑海里突然闪过财经频道里那些关于军火商秘密访谈的画面,那种不动声色下的冷酷与危险,竟与此刻这道冷光带来的感觉惊人地相似。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悄爬上。
就在她全神贯注,试图捕捉更多细节时,仓库里的灯,毫无预兆地灭了!
嗡——
突如其来的黑暗像一块巨大的幕布,瞬间吞噬了一切。
刘晓璐的心脏骤然一紧,随即就像失控的擂鼓般疯狂地撞击着肋骨,几乎要跳出来。
怎么回事?她下意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