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飘窗疑云(3/3)
察官出示的聊天记录击碎了这一说法——从策划到实施,张波全程参与,甚至主动提出更隐蔽的作案方式。
我对不起孩子,对不起陈女士。
张波在最后陈述时声音嘶哑,泪水划过脸颊,我不是人,我罪该万死。
他的忏悔在受害者家属席引起一阵骚动,有人低声骂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叶诚尘的表现则完全不同。
这个穿着看守所制服的年轻女孩,妆容精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她否认所有指控,说聊天记录是,说割腕是吓唬他,甚至反问检察官:我说让他杀人,他就真杀了,这能怪我吗?
当陈女士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发言时,法庭里一片寂静。
我的雪雪会背10首唐诗,我的瑞瑞刚会叫妈妈......她的声音哽咽着,却字字清晰,他们做错了什么?要被自己的亲生父亲这样对待?
2021年12月28日,法官当庭宣判:被告人张波、叶诚尘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听到判决的那一刻,张波瘫坐在被告席上,而叶诚尘猛地站起来喊道:我要上诉!我没杀人!
正义的裁决
2023年4月6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
叶诚尘的辩护律师提出新观点:叶诚尘没有亲手实施杀人,应认定为从犯。
但法庭调查显示,正是她的反复催促和威胁,才让张波最终下定决心;也是她提出必须同时解决两个孩子,怕留下后患。
5月11日,二审宣判的法槌声再次响起: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法官特别强调:二人均为主犯,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陈女士走出法院时,阳光正好。
她抬头望向天空,仿佛看到两个孩子在云层里对她笑。
这两年多来,她每天都会去孩子们的墓地,带一束向日葵——那是雪雪最喜欢的花,说像小太阳。
2024年1月31日,执行死刑的消息传来。
锦江华府小区的业主群里,有人发了一句天理昭彰,随后是长长的沉默。
那个曾经被悲伤笼罩的小区,终于可以慢慢卸下沉重的记忆。
五个月后的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典型案例发布会上,再次点名此案:对侵害未成年人的恶性犯罪,要坚持零容忍,依法严惩不贷。
这起案件推动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监护人侵害行为条款的修订,让更多孩子得到法律的庇护。
2025年2月,重庆姐弟坠亡案入选第二批人民陪审员参审典型案例。
参与审理的人民陪审员王阿姨在接受采访时说:坐在法庭上,我不只想到法律条文,更想到那两个没长大的孩子。
我们普通人的良知,就是司法公正最坚实的基石。
如今,陈女士把两个孩子的房间改成了书房,墙上挂着他们的照片和奖状。
她重新回到了科研岗位,项目组的同事们都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她的情绪。
有人问她恨吗?她摇摇头又点点头:恨过,但现在只想好好活着,替他们看看这个世界。
每个周末,她都会去长寿湖——那是雪雪生前最想去的地方。
坐在湖边,阳光洒在水面上,像无数闪烁的星星。
她知道,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而那些关于爱与背叛、善良与邪恶的较量,将永远警醒着世人:有些底线,无论何时都不能触碰;有些生命,无论如何都必须守护。
喜欢大案纪实録请大家收藏:()大案纪实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