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镜下藏锋(1/3)
核心车间的晨光带着金属的冷意,透过高窗斜斜切进来,在地面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陆沉舟的军靴踩在散落着铁屑的水泥地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袖口卷起的左臂上,昨日被废钢材划伤的伤口已经结痂,淡褐色的痂皮边缘泛着微红,被车间里的机油味熏得有些发痒。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奔实验区域,而是绕到了那台新型火炮的侧面。
临时通行证被他别在工装口袋里,卡片边缘硌着肋骨,提醒着他这半个月权限的来之不易。
瞄准镜的镜片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光斑,陆沉舟的目光落在镜片上,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摆弄机械、握惯了扳手和螺丝刀留下的痕迹,也是“陈默”这个身份最真实的伪装。
“陈默工程师,早。
”松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疲惫。
昨晚火灾后的清理工作持续到后半夜,他的白大褂上还沾着些许黑色的烟灰,眼底泛着红血丝。
“松本先生。
”陆沉舟转过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昨晚没休息好?”
“还好。
”松本摆摆手,走到火炮旁,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瞄准镜,“你还在琢磨瞄准系统?山本署长已经同意你查阅相关技术资料了,我们可以去资料室调取图纸。
”
“图纸是死的,实物才是活的。
”陆沉舟摇摇头,手指虚虚地停在瞄准镜上方三寸处,没有触碰,“我想先看看瞄准镜的实际装配精度,还有它与炮管的协同校准方式,这些细节图纸上未必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
他的指尖微微弯曲,模拟着调节旋钮的动作。
昨晚发送完电报后,他在办公室里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过这个姿势——既要表现出对设备的专业好奇,又要避免触碰核心机密引发不必要的怀疑。
镜片反射出他的眼睛,金丝边眼镜后的目光平静无波,只有他自己知道,瞳孔深处正快速记录着瞄准镜的外观细节:镜筒长度约三十厘米,直径八厘米,表面有三道均匀分布的散热槽,调节旋钮的材质是黄铜,上面刻着的刻度线精细到毫米。
松本显然被他的专业态度打动,点点头:“也好。
不过瞄准镜的校准需要专业工具,我让人去库房申请。
”
“不用麻烦。
”陆沉舟立刻说道,“我带了便携校准仪,就在我的工具箱里。
”他快步走向实验区域的工具箱,金属箱身被晨露打湿,泛着冷光。
他弯腰打开箱子,里面的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扳手按尺寸依次排列,螺丝刀的凹槽里还残留着些许金属碎屑,最底层压着一块折叠的麂皮布——那是他用来擦拭精密零件的,也是藏密文的常用之处。
他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黑色仪器,外壳是磨砂金属材质,上面有几个调节按钮和一个小小的显示屏。
这是他从根据地带来的便携光学校准仪,伪装成了进口的工业检测工具。
“这是我在慕尼黑留学时买的,精度很高,用来初步校准足够了。
”他一边说,一边打开仪器开关,显示屏上立刻亮起绿色的光点。
松本凑近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羡慕:“还是你们留洋回来的工程师装备齐全,我们这里的检测工具都太笨重了。
”
陆沉舟没有接话,而是拿着校准仪走到火炮旁,将仪器对准瞄准镜的物镜。
他的左手扶着炮身,右手调节着仪器上的按钮,指尖的力度控制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仪器的稳定,又没有触碰炮身上的任何敏感部位。
他的呼吸放得很缓,均匀的气流拂过瞄准镜的镜片,没有留下一丝雾气。
“校准仪显示,瞄准镜的水平偏差是0.02毫米,垂直偏差0.01毫米,精度很高。
”陆沉舟报出数据,声音平稳,“不过,我想看看它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刻度盘的传动机制。
”
松本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这恐怕不行,瞄准镜的内部结构是最高机密,没有山本署长的亲笔授权,任何人都不能拆解。
”
“我明白。
”陆沉舟没有坚持,只是收起校准仪,目光依旧停留在瞄准镜上,“那我们去资料室调取图纸吧,我想结合图纸,分析一下瞄准系统与冷却系统的协同优化方案。
”
他知道,欲速则不达。
越是核心的机密,越需要耐心等待时机。
刚才的短暂观察已经让他有了收获:瞄准镜的刻度盘采用的是螺旋式传动,调节旋钮每转动一圈,刻度变化为10密位,这与他之前接触过的日军老式瞄准镜有明显区别,这种设计能提高瞄准的精准度,但也意味着传动机构更加复杂,一旦某个零件出现磨损,就会影响瞄准精度——这或许就是新型火炮的一个潜在弱点。
走向资料室的路上,陆沉舟的脚步看似随意,实则在留意着周围的环境。
核心车间的地面被打扫过,但墙角的废料堆旁还残留着些许黑色的灰烬,那是昨晚火灾留下的痕迹。
几名工人正在擦拭被烟熏黑的机床,脸上带着麻木的神情,嘴里低声交谈着什么,看到陆沉舟和松本走过,立刻闭上了嘴,低下头继续干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陆沉舟的目光在他们身上短暂停留,注意到其中一个工人的袖口沾着一点暗红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而他的手指关节处有明显的淤青——看来昨晚的清理工作并不平静,或许还发生了冲突。
资料室位于核心车间的西侧,是一间不大的房间,墙壁上摆满了金属文件柜,柜子上都挂着锁。
管理员是一个头发花白的日军老兵,名叫佐藤,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浑浊,但动作却很麻利。
他看到松本和陆沉舟进来,立刻站起身,微微鞠躬:“松本先生,陈默工程师,请问需要调取什么资料?”
“新型火炮瞄准系统的相关图纸和技术参数。
”松本说道,同时递上了山本雄一签署的授权文件。
佐藤接过文件,仔细核对了一遍,又看了看陆沉舟的临时通行证,才转身走向文件柜,拿出一串钥匙,打开了其中一个柜子。
柜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摞摞图纸和文件,都用牛皮纸封套包裹着,上面标注着编号和名称。
陆沉舟的目光快速扫过文件柜里的资料,心中默默记下了相关的编号——这些编号或许能反映出日军武器研发的序列和优先级,对根据地了解日军的军备情况有很大帮助。
佐藤拿出一摞图纸,递给松本:“这是瞄准系统的全套图纸,包括结构设计图、零件图和装配图。
技术参数都附在图纸后面了。
”
松本接过图纸,转身递给陆沉舟:“陈默工程师,你慢慢看,我在外面等你。
”他知道陆沉舟需要专注,没有留下来打扰。
陆沉舟点点头,接过图纸,走到资料室中央的桌子旁坐下。
图纸很厚重,展开后铺满了大半个桌子,上面绘制着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注,还有一些用德语和日语书写的说明。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图纸上的线条,感受着纸张的粗糙质感——这是日军特制的防潮防蛀纸,韧性很强。
他没有急于看核心的结构设计图,而是先翻看了零件图和装配图。
每一个零件的尺寸、材质、公差要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陆沉舟的脑海里快速计算着零件的加工难度和装配精度。
他注意到,瞄准镜的核心零件——刻度盘和传动齿轮,采用的是优质合金钢材质,公差要求达到了0.005毫米,这在当时的工业水平下,属于极高的精度标准。
他的指尖停在传动齿轮的图纸上,目光专注。
齿轮的齿数是40齿,模数是1.25,压力角是20度——这些参数决定了齿轮的传动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