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3)
。
程昱提议:听闻文若交游广阔,慧眼识人,何不为主公举荐几位颍川贤士?
曹操闻言面露期待。
荀彧沉吟道:确有布衣能人,只恐主公......
未待说完,曹操朗声道:文若多虑,我用人唯才,不问出身!说着指向程昱:这不就是明证?
荀彧遂道:那我便修书举荐戏忠戏志才,此人嗜酒如命,现居长社,只是不知是否尚在人世。
曹操当即表态:即刻派百人队寻访,必不让贤才埋没乡野!
此时荀攸也举荐:刘晔刘子阳,乃光武帝之后,精通器械,现居淮南成德。
听到刘晔之名,曹操与陈宫交换眼色。
荀攸不解,陈宫解释:我们早闻其名,苦于不知去向,今日得公达举荐,实乃天意!
公达真乃吾之子房也!曹操大笑,急催荀攸修书,当即派使者分赴颍川、淮南。
刘晔到后,又举荐满宠满伯宁与吕虔吕子恪二位贤才。
曹操素闻二人声名,便征辟为帐下幕僚。
满宠与吕虔共举贤才,乃陈留平丘人士毛玠,字孝先,素有清名。
彼时虎将许褚、李进相继投效曹营。
曹军声威大振。
明公,末将自任城国归来,察觉徐州兵马异动,似有进犯鲁国之意!吕虔谏言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陶谦恐欲趁兖州动荡之际来袭,不可不防!
此等军情连吕虔都已察觉,足见陶谦狼子野心。
曹操抚须笑道:子恪勿忧,吾已有破敌之策。
徐州军若敢来犯,必令其有来无回!
子恪熟知任城至泗水地形,届时由汝为先锋,当予陶谦一份!
吕虔闻言大喜,肃然拜道:谨遵主公之命!
......
战事平息后。
曹昂等学子如期前来求学。
因新学堂落成,众人径直前往。
尚未入室,便见叶辉在院中持刨锯制器。
先生在做何物?曹昂好奇相询。
叶辉搁下工具道:
闻典三言,尔等仍用直辕犁耕田?此等陋器早该摒弃。
竟连曲辕犁都未得见,着实令人唏嘘。
叶辉招呼道:
既来求学,便随我制作新犁。
今日起授尔等匠作之道。
曲辕犁?
三人怔忡片刻,顿悟此物或将革新农事。
遂围前听教。
叶辉边制构件,边详解各类耕犁沿革优劣。
三人凝神静听,分毫不敢懈怠。
虽手法生疏,不及叶辉精熟,
却已渐悟其中关窍。
今日勤勉可嘉。
日暮时分,叶辉拂去衣上木屑道:
当予嘉奖。
闻听此言,倦容顿扫。
不知先生以何相赐?曹安民急问。
曹真更直言:恳请先生赐那放大宝镜!
曹昂沉默不语。
叶辉含笑道:今日的奖品别具一格,你们可还记得马铃薯?
马铃薯!
稀世珍宝啊,莫非此番叶辉要赐予我们其他高产神种?
刹那间三人热血沸腾,心跳加速。
先生,莫非您还藏有其他高产作物良种?曹昂开门见山道。
叶辉赞许道:聪明!猜得没错!
叶辉道:我这里有十万斤玉米种子,此物同样耐旱,可种植于旱地,不与稻麦争田。
亩产虽不算惊人,也就千余斤。
此物青嫩时鲜甜多汁,成熟后灿若黄金。
磨粉制饼,既美味饱腹又营养丰富。
更重要的是,它是最佳饲料,可喂养家禽牲畜,且耐储存。
千余斤!
产量确实不及马铃薯。
但比起当今大汉所有作物,仍高出三四倍。
实乃稀世珍宝。
得到玉米种子后,曹昂立即前往禀报曹操。
............
主公,农具赶制尚可加快进度,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