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被炮灰的古代书生(三二) 对面的……(3/3)
。
翰林院的同僚不管心里是如何想,表面上对楚南风的态度,又和善了几分。
在古代,一直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师父是仅次于父母的存在,拜了师,那就是多了一位长辈。
所以更多人对楚南风拜师一事,是不太理解的,就算是当朝有名的大儒,他又不需要考科举了,何必呢?
谢子安听到消息时,也十分不解,下班后就跑来了楚家确认。
这位倒不是认为楚南风给自己找个长辈有什么问题。
他只是单纯觉得,我家楚兄惊才绝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哪里还需要拜师!
“你只中了探花,还不是因为那状元和榜眼长得不好看!”谢子安哼了一声,把桌子拍的啪啪响。
“是你家头号小迷弟无疑了。
”林悠在一旁听他连着吹嘘了半小时的楚南风,忍俊不禁。
楚南风则是无奈,“子安,比我学问高的人比比皆是,你这话要是传出去,可是要贻笑大方的。
”
看他说的嘴都干了,楚南风提壶给人倒茶,谢子安一连喝了三杯,才放下杯子。
因为天色晚了,谢小公子还以有宵禁为由,在楚家借宿一晚,他这借口听得回家报信的小厮,都忍不住悄悄翻了个白眼。
皇帝听说了拜师的事情后,还特意找楚南风谈了次话,大概意思就是,你这师父人品不错,学问也好,是个好师父。
跟着学习是没问题,但别学他那云淡风轻的性子,好好的当官干活,有人欺负你了只管过来跟朕说,朕是不会亏待你的。
别人如何说,楚南风并不介意,他对拜师这件事,却是十分郑重的。
十天的时间一晃而过,看着他认真准备的拜师六礼,林悠又学到了一个古代的冷门知识。
原来所谓的拜师礼,并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啊,她还以为当初钱多多拜师送的那些,是因为路上匆忙不好准备呢。
却原来拜大儒为师,也是送这些东西啊。
代表鸿运当头的红豆,早日高中的红枣,功德圆满的桂圆,苦心教育的莲子,勤奋好学的芹菜,以及一捆的腊肉干。
这腊肉干大概就是学费的意思?
当初钱家给的可是银子哎。
不过大儒性格都很清高,应该不喜欢被送银子吧。
林悠像看稀罕一般瞅了一圈儿,突然问:“那万一不是芹菜的季节,要怎么办?”
楚南风手上动作一顿,为什么阿姐关注的事情,总是那么奇怪。
“阿姐,有洞子货的,可以买到不是应季的蔬菜。
”
楚南风又亲手做了一盒点心,写了拜师贴,才带着东西去了李宅。
谢子安自然是要去陪着观礼的,也是缘分使然,李宅的位置距离楚家并不远,两人走了两刻钟,就到了地方。
不过李大儒不经常在家的,他更多的时候是住在城外的庄子上,那庄子就在无音寺山下,十分方便他去找明心和尚玩。
如今也是为了收徒弟,才特意从庄子上回来,以表重视之意。
李大儒之前收了五个徒弟,他的教育水平确实很厉害,徒弟们都考中了进士,却并是都在官场。
大徒弟云遥不喜拘束,只在翰林院混了两年,就辞官去云游四海了,上次传信回来,正在漠北吃羊肉泡馍呢。
二徒弟方宜清外放,在西南做了个小县令,一做就是七八年,都说那边穷山恶水出刁民,他倒是混的挺好,说四季如春风景秀丽,都不想回京了。
三徒弟时知文,考中后都没去等受官,直接跑江南的文华书院当先生去了,闲云野鹤,悠然自得。
叶逸舟也是散漫性子,因为文采绝佳,每次朝廷需要写个颂文之类的,都是他出手,被翰林院的一群人哄着,跟个吉祥物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