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防治旱灾(1/3)
奉天殿大殿。
百官站作六排长队,分三三之数立于两侧,以六部尚书为首,中间一条九尺宽的过道。
再向前便是层层台阶以及最上面的龙椅,龙椅和台阶之后还有一间内殿,往常皇帝来了都是先在里面休整,待到百官到齐了,皇帝便会从内殿的台阶直接上到龙椅所在的位置,而后从龙椅旁侧的门中走出来,直接就能坐到龙椅之上。
既避免了在百官面前爬台阶的尴尬,又能坐于高位俯视众人。
卯时初刚过,内殿厚重的木门便被人打开,有脚步声从内传出,由远及近。
众人当即理了理衣袍站好,应是秦枭从殿内出来了。
在确认百里鸿地位这事上,秦枭总是不厌其烦,所以他虽然会先在内殿陪百里鸿待一会,但上朝的时候依旧会从内殿出来,再一步步踏上台阶,在台阶中层的位置前站定。
与此同时,洪公公也会从龙椅旁侧的门走出来,等秦枭归位后,他便会高呼上朝。
百官便要口念万岁,拱手作揖。
小皇帝就在此时坐上龙椅,坐稳后再叫众人平身。
此时听着内殿门开,众人便觉得是秦枭来了,只有那些耳力好的武官,听出殿内的脚步声好似是两道。
随着脚步声越走越近,众人的视线也终于绕过巨大的盘龙石柱,看到了来人。
随后不少人都没维持住脸上神情,就连六部尚书眼中也有诧异之色闪过。
来人确实是秦枭,但不只是秦枭。
在他身侧,竟然还跟着一男子。
那人身着与秦枭相同的绛紫色官袍,留着细碎的黑色短发,后脑处的长发却是银白色,长长垂下触及腰部。
不是别人,正是楚九辩。
几十道视线落在身上,楚九辩却恍若未觉,缓步走至大殿右侧。
身着绯红色官袍的下官们下意识避让,为楚九辩空出了整整一排空位,就在几部侍郎之后。
楚九辩走到那排空位处,在靠近中间过道的地方站定,身前就是吏部侍郎赵谦和。
秦枭也已经迈步走上了高位,并未介绍楚九辩是何官职。
大宁朝采用的是察举制选官,官员基本都是朝中上官或者名士大儒举孝廉入仕,还有不少富商会私下捐官给自家小辈。
这整个朝堂中,没有任何一位大人是平民出身。
因此楚九辩这样明显走了秦枭的关系上位,也并不显得突兀。
而他会入仕为官这事,众人心里也早有准备。
只是他这一身绛紫色官袍,最低也该是二品,可朝中好似也没有新的官职空缺……
不,马上就要有一个了。
那些脑子转的快的,当即好似明白了些什么,若有似无的视线落在楚九辩前面那人身上。
赵谦和也猜到了一些,面色一片惨白。
洪公公立于龙椅旁,扬声高呼:“上朝。
”
百官当即拱手作揖,楚九辩也没故意搞特殊,跟着众人一同行礼。
秦枭站在高处,见着楚九辩和其他人一样乖乖行礼,看似融入,实则那头古怪的头发还是显得他格外突出。
而且明明穿着相同样式的官袍,但楚九辩看起来就是不太一样,就好似狼群中混入了一只狡猾的白狐。
秦枭收回视线,转身看向台阶之上。
百里鸿对这套流程已经熟门熟路,他从旁侧的门里走出,行至宽大的龙椅旁,朝洪福伸出胳膊。
洪福就将他抱起放到座椅上,又帮他整理好衣摆。
百里鸿小小一个,感觉那宽大的椅子能坐得下五六个他。
他坐好后习惯性朝秦枭看去,见舅舅也抬眼看他,当即便笑出一口小白牙,软乎乎的包子脸都显得更肉乎。
秦枭冲他点了下头,百里鸿就又立刻板起小脸,脆声道:“平身。
”
百官平身,朝前方看去。
上朝时,下官无故不得直视圣颜,因而众人也没有抬头,而是平视前方。
楚九辩知道这个规矩,也同其他人一样向前看,结果就发现这看过去,竟恰好能与坐在椅子上的秦枭对上视线。
四目相对,秦枭朝他眨了下眼。
楚九辩:“......”
洪公公开口走流程:“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
话落,便有人道:“臣有本奏!”
熟悉的声音自过道另一侧响起,楚九辩看过去,就见左侧靠近过道这一排走出一个人,正是户部尚书苏盛。
“何事启奏?”百里鸿问道。
“臣要弹劾吏部侍郎赵谦和。
”
一语落,整个朝堂上无一人吃惊,唯有赵谦和面如死灰,脚步踉跄了下才踏出队列,跪到地上大呼“冤枉”。
苏盛头都没回,其他人也并未在意对方的哭诉和恐惧。
因为这人,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
昨日那事,明眼人都知道是赵谦和指使女儿赵熙去做的。
所以即便赵熙已经“畏罪自杀”,将所有的锅都背了过去,苏盛也不会放过赵谦和。
这一点,在苏喜儿指认赵熙之后就不可避免。
苏盛能在这世家把控的朝堂中,稳稳占据户部尚书的位置,就足以说明此人绝不简单。
他手里掌握的信息量,足以将赵谦和打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而赵谦和也知道自己为官这么多年,手底下并不干净,那些未被揭露出来的隐秘,足够他死一百次。
所以他昨夜才会自请罚俸三年,就是想大事化小,保住官位。
可秦枭没给他这个机会。
将事情挪到今日早朝,便是给苏盛一个晚上的事件整理证据,最好是能将赵谦和从位置上拽下来。
吏部侍郎这个位置,既然已经送到眼前,秦枭也万没有不要的道理。
楚九辩视线落在秦枭身上,眸光微暗。
他昨日就想明白了,赵谦和不是主谋,他也不过是幕后之人用来对付秦枭的一把刀。
昨日之事若是按照正常方向发展,苏喜儿定会殒命,也就没办法拆穿赵熙将她骗去绑架的事。
届时秦枭与苏盛之间有了隔阂,幕后之人的目的便达到了。
不过那人的谋算却不只这些,对方算到了更多,所图也更大。
若是昨日没有楚九辩插手,赵家或许不会这么快倒台,但这位幕后之人却可以把事情真相送到苏盛面前,卖他一个好的同时,将赵谦和推上风口。
以苏盛的本事,他定会让赵谦和得到相应的代价,丢官贬黜都是轻的,说不得直接就将人送入大牢,抄家流放。
届时这吏部侍郎的位置便就空了出来。
吏部掌管官员调度,可以说地方官员的生死富贵都在他们手里,可以见得这位置有多招人眼红。
若是赵谦和下马,那这吏部侍郎的位置,就绝对会成为各方势力厮杀争夺的猎物。
这幕后之人,也就有机会将自己更信任的人推上去。
这个被推上去的人,或许就是对方的同族亲人,总归比赵谦和这个外人更亲近一些。
这手段,当真滴水不露。
只是楚九辩这个变数,却救回了苏喜儿,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