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司途昭翎(1/3)
吏部掌管官员任命考核,楚九辩既是吏部侍郎,又是当朝一品太傅,这两样身份加起来足够贵重,他来负责科举一事也无可厚非。
在他之前的世界,科举取士,给了所有文人机会。
但楚九辩若是要举办科举,却不会只针对文学一个方面的考核,也不会只招收文人才子。
他定要多开几门科目,包括工学、农学、算学、医学,以及女子们更擅长的刺绣、手工等等。
考核内容也不能局限于文化水平,专业技能、领悟能力和天赋都更重要。
系统商城里有很多专业书籍可以购买,他可以先培养几个相关领域的“先生”,再让他们去培训科举考上来的学子。
脑海中快速整理这些打算,几乎已经有了一些脉络。
这些提前培养的先生,必须对楚九辩较为忠诚,若是信徒就更好了。
这样等之后那些学子们考上来,也会在这些先生的影响下偏向于楚九辩。
不至于他费心费力培养完,都为他人做嫁衣。
楚九辩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笔杆。
若是真的能照他的想法发展,那他就能收纳各个领域的人才为自己所用。
取代京里的官职可能会难一些,但地方上就会简单很多。
地方官本就以买官的商户,或者走了某些势力的旁支关系等等上位的官员,与权力中心的世家权贵并没有什么牵扯。
就像偌大个运行工程中的一颗不起眼的螺丝,平日里根本不会引起重视。
因而楚九辩想要渐渐用自己的人取代他们,操作空间也很大。
在这个百姓对政治完全没有了解的时代,他们不认识皇帝,不认识什么六部尚书,他们能依靠仰赖都只有自己的上官,是郡守,是县令,是这些地方官。
若是这些地方官都效忠于楚九辩,那整个大宁朝就有大半人口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百姓是最容易被煽动的,届时他们是安心种田国泰民安,还是发动起义哀鸿遍野,都只在楚九辩一念之间。
楚九辩眸中情绪逐渐深沉。
脑海中某根脆弱的神经似乎在轻颤,耳鸣阵阵。
忽而一声轻响,楚九辩后背靠在椅背上,下巴被一只温热的手掌抬起。
秦枭垂眸看着他,见着了他眼底逐渐褪去的疯狂之色。
“你在想什么?”他问。
楚九辩定定地仰头注视着他。
过了几息,他才粲然一笑:“吓着你了?”
见秦枭仍然用一种探究的视线打量自己,楚九辩唇角笑意更深。
他冰凉的手握住秦枭温热的手背,意味深长地说:“我们都一样,你能理解的。
”
这一瞬,秦枭好似又回到了初九那日。
眼前这人从天而降,当时他掐着对方脆弱的脖颈,微微用力就能将其杀死。
那时楚九辩也是这样握着他的手腕,一丝恐惧都没有,还笑着说些怪话。
如今也是,他说的“一样”是指什么?
为什么他能理解?
秦枭松开托着他下巴的手,反手攥住了他的手腕,道:“秦烈,拿药来。
”
秦朝阳当即走上前,从怀中拿了一瓶药递给秦枭,顺手还又给了他一条崭新干净的白色布条,应当是受伤惯了,留在身上备用的。
送完这些,他又隐入阴影中。
楚九辩垂眼,这才发现自己右手拇指到掌心的地方破了一条口子,皮肉外翻,半个手掌都被鲜血浸染,甚至就连秦枭的手背上也被他蹭上了大片的殷红。
他偏头看了眼桌案,上面果然有一根断成两截的笔杆。
秦枭往他伤口上撒了些药粉,一股灼烧感当即传遍整条手臂,楚九辩的手本能地发颤。
秦枭看向他的脸,倒是不见丝毫痛苦。
“没有我们仙界的笔好用。
”楚九辩道。
秦枭轻嗤一声,熟练地帮他包扎好伤口。
“多谢。
”楚九辩道。
秦枭“嗯”了一声,叫人又送了一只笔来,道:“左手能用吗?”
很多奏折都只是画个圈表示“已阅”,楚九辩颔首:“可以。
”
看了看被包扎好的手,他又抬眼望向过道对面。
秦枭已经坐了回去,左手手背上的血渍都没擦一下,已经又投入了工作。
真能干。
楚九辩也拿起新的奏折。
科举之事算是动了世家的根本利益,若是贸然提出肯定会被群起而攻之,所以要从长计议,且需要秦枭的辅助。
楚九辩如今手下只有江朔野一个信徒,龙凤胎他都还没正式见过,没有可以用来培养的“先生”人选,秦枭手下估计也没有。
所以他要趁着最近这段时间好好挑选一下。
之所以要秦枭帮忙,其实是他如今影响力还没有渗透到地方,没有被普通人所知晓,所以需要以朝廷的名义举办科举,这样影响范围才广。
而且他手下没有人,即便有背景干净的人才想要参加科考,他也没办法保证对方的安全,万一其他势力对人下手,就得不偿失了。
但秦枭手下有许多暗卫,他们可以保护这些学子。
只是这样合作的问题,就是学子们可能更偏向秦枭,而不是他这个“无名之辈”。
所以眼下对楚九辩最重要的,是要快速扩大影响力,不能让“九公子”只在士人和贵族圈层活跃。
他要让那些愚昧但质朴的百姓们认识他,信仰他。
百姓人数多,且生活苦。
他们不相信朝廷,所以会寻找其他寄托——比如神明和信仰。
所以楚九辩要做的,就是成为百姓心中那个真正能帮到他们的“神”。
契机。
他现在只差一个契机。
而那个契机,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在南方的大旱灾上。
自然,旱灾不仅能帮他扬名,还能成为他与秦枭谈判交易的筹码。
他要用“解决旱灾”这件事,让秦枭同意与他一起办科举,且要对方同意让他全权负责此事。
楚九辩按下躁动的思绪,重新批起奏折。
这些奏折很多都是无关痛痒的小事,还有不少拍皇帝和秦枭马屁的,他都一一画了圈表示已读。
又打开一本,他画圈的手一顿。
这居然是南疆王百里灏送来的,那不就是司途姐弟的父王吗?
楚九辩忽然愣住。
等等,他之前居然一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南疆王作为小皇帝的六皇叔,是姓“百里”的,可郡主和小王爷却姓司途。
“秦枭。
”他抬眼看向对面。
秦枭一愣,有些诧异地看过来。
在暗处擦着匕首的秦朝阳也愣了下,悄悄看向楚九辩。
自从大人成为“宁王”之后,就再没有人当面叫过他大名,忽然听到这个,秦朝阳还有些不习惯了。
楚九辩此前也一直称呼秦枭“大人”,或者“宁王大人”,但其实都带点调侃的意思,就像秦枭会叫他“九公子”一样。
背地里,楚九辩都是直呼其名。
如今当面叫出来,他自己也是脱口而出,说完才反应过来。
不过说都说了,他也没纠结,直言问道:“南疆王有孩子吗?”
“有一对龙凤胎。
”秦枭答道。
“那为什么孩子不跟他的姓?”
秦枭抬眉:“你怎么知道?”
“我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