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当街刺杀(1/3)
长刀破空,狠狠朝江朔野面门袭来。
他幽黑的瞳孔中映着刀刃的寒芒。
就在那刀即将劈在身上时,他直接向后躺在马背上,躲过利刃,同时手中长枪却没改变进攻的角度,径直刺向米尔汗的心口。
米尔汗勒紧缰绳,战马当即改变方向,他本人也猛然侧过身,躲过了这一击。
两人两马擦身而过,又当即调转马头,再次朝彼此攻去。
第一招是试探。
他们对彼此的实力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江朔野瞧出眼前这位面生的将军实力不俗,但较穆罕希德还要差上一些。
而起初还不屑一顾的米尔汗,却不由定下心,不敢再大意。
面前这位漠北主帅,确实很强。
两人再次兵刃相接,刀刃与长枪擦出刺目的火花,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江朔野的长枪重重压在长刀之上。
米尔汗只能被动举着长刀抵抗。
他大吼一声双腿夹紧马腹,双臂肌肉隆起,试图将那长枪推开。
然而他却忽然呼吸一窒,瞳孔骤缩。
只见那江朔野竟半立起身,更可怕的重量压下来,米尔汗死死咬着牙关,但长刀还是被压得越来越往下,几乎快贴到他的肩头。
而那长枪锋利的尖端,也几乎要抵在他的脖颈上。
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姿势,只要江朔野微微偏离长枪角度,就能刺穿他的脖颈。
米尔汗大吼一声,双腿砸了下马腹,那战马便忽然一躬身,连带着马背上的人也跟着矮了一些。
紧密相抵的力量一泄,米尔汗趁这个时候后仰上身,避开了长枪的攻势。
江朔野眸色一凝,倏然抽回长枪,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次刺出。
而这次,他刺向的是米尔汗的腹部。
米尔汗下意识伸刀格挡。
兵刃相接,江朔野手臂发麻,但却没有泄力,反而顺势将枪杆一旋,束在枪杆与枪头连接处的铁锁便缠住刀身。
米尔汗下意识抽动刀柄,江朔野也使力向后拉拽长枪,二人胯下战马嘶鸣着,前腿高高抬起。
两道力量相互拉扯间,江朔野却忽然松了枪柄,锋利的枪尖便顺势滑向米尔汗的胸口。
米尔汗一惊,下意识也松了力道,可江朔野却又猛然攥住长枪,连带着那柄长刀一并拽回来。
竟然被缴械了!
米尔汗心中大骇,当即就策马想要逃离。
然而刚跑出去没多远,他就听到身后有破空声传来。
他以为是长枪_刺来,忙俯身想要躲过,可朝他身上袭来的却是他自己的长刀。
长刀狠狠劈下,径直斩断了他的一条右臂。
鲜血喷涌而出。
米尔汗嘶吼一声,狼狈地朝军营的方向狂奔逃离。
其余鞑靼骑兵忙冲过来为他做掩护,又快速准备撤退,然而此前很容易就被他们甩开的漠北骑兵,今日却格外难缠。
漠北将士居然可以直接松开缰绳,双手持枪与他们战斗。
要知道此前的漠北骑兵必须一只手紧握缰绳才能保证不掉下去,可如今他们却好似拥有了鞑靼人才有的本事,竟始终稳稳坐于马背之上!
如此一来,鞑靼军士之前的优势便不见了。
反而因为冷兵器“一寸长一寸强”的特性,漠北骑兵的长枪优势凸显了出来。
因此不多时,鞑靼骑兵就整体落了下风。
眼见着副将军断臂逃离,军心涣散下听得一声声“撤退”,鞑靼军士四散溃逃。
漠北与鞑靼的边界是一片偌大的“延边草原”,向南是戈壁,以及漠北军的驻地和边疆城镇。
向北则是更广袤的草原,以及由穆罕王庭统治的鞑靼部族。
鞑靼部族大大小小几十个,数十年前才被穆罕部族统领,建立王庭。
为了能更好地防着大宁,穆罕王便派了自己的亲弟弟穆罕希德带领穆罕军队,驻守在延边草原的另一头。
此前秦家军镇守漠北边关的时候,鞑靼军倒是甚少来侵扰。
之后秦家军为了将英宗送上位,便由秦太尉领着一半军士去了京师和关内重地,剩余五万秦家军则由秦将军夫妻,也就是秦枭的父亲和母亲带领,依旧驻守漠北边疆。
因为秦家军凶名赫赫,又有秦将军夫妻留守,因而即便只剩了五万秦家军,鞑靼也不敢贸然进犯。
只是英宗上位之后不久,便看不得秦家权势太盛,几次对江家递出橄榄枝,想要他们去吞并秦家那五万镇守北地的军队。
江家先祖自高宗时期得权,后经历明宗、武宗,在武宗暮年时期被一削再削,到了成宗时期便只剩了两万关内军,且差点就被并入其他军队之中。
彼时江朔野的父亲和族长族兄等其实都更偏向于从文,加上有一个当上了御史中丞的齐家齐执礼,江家便觉得进入朝堂好似是个更好的选择。
奈何他们家里人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反倒愈发没落。
这种情况下,英宗想要重用他们实在是一件天上掉馅饼的事。
因此江朔野的父亲没怎么犹豫,就接下了橄榄枝,带着江家和两万关内军去往漠北。
没曾想,就在他们即将赶到的时候,忽而收到消息称鞑靼忽然进犯,秦将军夫妻双双殒命。
英宗要江家立刻赶过去,接手那仅剩的四万秦家军,反击鞑靼。
江家当时没有一个人上过战场,江朔野的父亲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可想而知,连吃了两轮败仗。
好在这时江朔野赶了过来。
彼时的江朔野才十七岁,将近十年都没有在江家待着,而是一直跟着师父行走江湖,学武济世。
偶然得知江家举家去往漠北的消息,他便辞别师父,紧赶慢赶来了漠北。
他本意是劝家里人不要被英宗利用,秦家军戍边有功,不该被这样卸磨杀驴,至少他们江家不能成为那把“刀”。
可到了之后,他才知道秦将军夫妻都已经战死。
这显然有蹊跷,他甚至怀疑这是英宗连同鞑靼一起做的局,但没有证据。
只是眼下这情况,即便是英宗与鞑靼有什么交易,也已经不作数了,英宗掌控不了鞑靼,对方显然是想趁着秦家军群龙无首的关键时刻,攻入漠北。
江朔野没办法,只能披甲上阵。
他才十七岁,又是个无名小辈,别说是秦家军,就是江家带来的两万关内军也不把他当回事。
不过这一切,都在江朔野上了战场后发生了改变。
他继承了江家先祖的武学天赋与统军的本事,又与身份神秘的师父学了一身本领,混迹江湖多年也见识了各种尔虞我诈,在兵法方面几乎也算得上是自学成才。
因此上了战场后,两军对垒,他只一枪,就结果了鞑靼军当时的主将。
而后,他就又带着军士们将鞑靼军赶回了延边草原的另一头。
一战成名。
江朔野被英宗封为漠北主帅,正二品。
秦家军与关内军合并,成了新的漠北军。
此后他又上奏请求招兵买马,这才开始渐渐充盈人数。
如今八年时间过去,曾经的秦家军和关内军彻底融为一体,成了如今的八万漠北军。
江朔野的名声也逐渐随着漠北军的威名传扬开,震慑住了穆罕王庭和鞑靼部族。
只是今年开春以来,鞑靼军队侵扰边境的次数越来越多。
他们也不真正发动攻击,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时机,又像是在酝酿着什么阴谋。
江朔野忧心忡忡,这才开始加紧训练更多的骑兵。
好在如今得了大祭司的指点,有了马镫和马鞍这样的宝贝,真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将士们兴奋地欢呼着,庆祝着这一次比以往每一次都要更轻松的胜利。
“将军真是神了,这马镫和马鞍装备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