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苛政猛于虎,陈胜吴广揭竿起(3/3)
丧胆。
陈县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历史悠久,城池高大坚固。
城墙由巨大的青石块垒砌而成,高达三丈有余,墙外环绕着宽达两丈的护城河,河水深不见底,是淮北地区举足轻重的军事重镇。
驻守在这里的秦兵有数千人之多,守将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将,姓王名离(此处为情节需要,非历史上的王离),此人凭借城防坚固,根本没把起义军放在眼里。
当探马报告起义军抵达城下时,王离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的起义军队伍,冷笑一声:“一群乌合之众,也敢来攻打陈县?待我好好教训他们一番,让他们知道大秦的厉害!”陈胜下令将陈县团团围住,形成合围之势。
他深知陈县的重要性,拿下陈县,不仅能获得充足的粮草和兵器,更能以此为根据地,号召天下反秦势力。
为了减少伤亡,陈胜先派使者前往城下劝降,使者对着城楼上高声喊道:“王将军!秦施暴政,天下皆反,你若识时务,打开城门投降,我家将军定能保你性命!若负隅顽抗,待城破之日,必诛你九族!”王离闻言大怒,站在城楼上辱骂道:“一群草寇,也敢在此饶舌!先帝一统天下,尔等竟敢造反,简直是不知死活!”说着,他拔弓搭箭,一箭射穿了使者的胸膛。
使者倒在城下,鲜血染红了地面。
陈胜见劝降不成,反而折了使者,怒不可遏,下令全力攻城。
刹那间,战鼓声、呐喊声震天动地。
战车推着巨大的撞木,朝着城门猛力撞击,“咚!咚!咚!”的撞击声如同惊雷,城门剧烈摇晃。
骑兵们在城外游走,时不时向城上射箭,牵制秦兵的注意力。
步兵们则在盾牌的掩护下,扛着云梯冲向城墙,试图攀上城头。
城上的秦兵也不甘示弱,箭如雨下,石块、滚木不断从城上砸下,不少起义军战士倒在攻城途中,鲜血染红了护城河的河水。
吴广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绕到护城河较浅的地方,他手持盾牌,率先跳入水中,高声喊道:“兄弟们,跟我冲!”战士们见状,纷纷跳入水中,跟在吴广身后,冒着城上的箭雨,奋力向城墙靠近。
抵达城墙下后,吴广放下盾牌,抓住云梯,手脚并用地向上攀爬。
一名秦兵举起长矛,朝着他的胸口刺来,吴广侧身一避,长矛刺空,他趁机拔出腰间的短剑,一刀砍断了秦兵的手腕。
秦兵惨叫一声,从城上掉了下去。
吴广趁机攀上城头,挥舞着短剑,与秦兵展开肉搏。
激战整整持续了三日,双方死伤惨重。
第三日傍晚,陈胜见强攻难以奏效,便心生一计,下令集中火力攻打城北门。
起义军抱着必死的决心,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一名战士点燃了手中的火把,扔向城北门的城楼,城楼瞬间燃起熊熊大火。
火光冲天,照亮了夜空,也让城上的秦兵军心大乱。
陈胜抓住时机,高声喊道:“兄弟们,城北门已破,冲啊!”起义军战士们士气大振,如同潮水般涌向城北门。
秦兵守将王离见城楼起火,军心涣散,知道大势已去。
他望着城下蜂拥而入的起义军,长叹一声:“天亡大秦啊!”说着,拔剑自刎而死。
随着城北门被攻破,其余城门的秦兵也纷纷弃城而逃,陈县宣告失守。
进入陈县后,陈胜第一件事便是下令:“严禁烧杀抢掠,凡扰民者,立斩不赦!”起义军战士们严格遵守命令,秋毫无犯。
百姓们见起义军如此纪律严明,纷纷放下心来,拿出家中的酒肉、粮食犒劳起义军。
数日后,陈胜召集陈县的三老、豪杰议事。
三老是掌管地方教化的长者,豪杰则是地方上有威望的乡绅与名士,这些人在百姓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议事堂内,气氛庄重。
三老、豪杰们纷纷向陈胜行礼,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上前一步,躬身道:“将军身披铠甲,手持利刃,率领士卒诛灭暴秦,恢复楚国的社稷,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功高盖世,无人能及。
如今天下大乱,正需要一位贤明的君主来安定天下,将军理应称王,以安民心!”其他人大声附和:“愿拥将军为王!”陈胜假意推辞道:“我本是一介布衣,出身低微,恐难当此重任,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旁边的吴广连忙劝道:“将军此言差矣!将军若不称王,何以号令天下诸侯?如今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将军切勿推辞!”陈胜见众人真心拥戴,便不再推辞,高声道:“既然大家如此信任我,我便应允了!”随后,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取“张大楚国”之意,以陈县为都城。
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政权正式建立。
陈县成为了反秦的中心,各地反秦势力纷纷派人前来联络,请求归附。
反秦的浪潮如同燎原之火,在华夏大地上疯狂蔓延,秦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陈胜吴广在陈县称王、建立张楚政权的消息,如同惊雷般劈开了笼罩天下的阴霾,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大秦的每一个角落。
在此之前,百姓们虽对秦的暴政恨之入骨,却始终被“君权神授”的思想束缚,只敢在私下里咒骂,从未有人敢公然举旗反秦,更遑论建立政权、自立为王。
陈胜吴广的起义,如同一声响彻天地的呐喊,让天下人突然意识到:原来“王侯将相”并非天生注定,布衣百姓也能执掌天下,反抗暴政并非死罪一条,而是有可能改变命运的壮举!消息传到沛县,泗水亭长刘邦正和萧何、曹参、樊哙等人在酒馆中饮酒。
当酒保无意间说起“陈县有农夫称王反秦”的消息时,刘邦手中的酒碗“哐当”一声掉在桌上,酒液洒了一身他却浑然不觉。
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好!好一个陈胜王!天下苦秦久矣,终于有人敢站出来了!”萧何连忙拉住他,低声道:“季兄,此处人多口杂,慎言!”刘邦却毫不在意,大笑道:“怕什么!秦廷都要亡了,还怕这些?”随后,他凑到萧何、曹参身边,压低声音道:“如今天下大乱,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时,你我当早做谋划!”三人相视一笑,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消息传到江东吴县,项氏叔侄正在家中打磨兵器。
项梁手持一把刚磨好的长剑,听到手下传来的消息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对身边的项羽道:“侄儿,你看!陈胜吴广不过是一介农夫,竟能聚众称王,我项氏乃楚国名门之后,手握江东子弟兵,何愁不能复兴楚国?”项羽身高八尺有余,正徒手举着一尊青铜大鼎,闻言将鼎重重放在地上,鼎身砸得地面深陷,他高声道:“叔父所言极是!秦灭我楚国,杀我祖父,此仇不共戴天!明日我便召集江东子弟,随叔父起兵反秦,直捣咸阳!”项梁哈哈大笑:“好!不愧是我项氏的子孙!”消息传到赵地邯郸,张耳、陈余正在劝说武臣。
武臣本是陈胜麾下的将领,率军攻占赵地后,心中已有割据之意,却迟迟不敢行动。
张耳拿着从陈县传来的消息,对武臣道:“将军请看,陈胜不过是佣耕之人,尚能称王;将军率领大军攻占赵地,威望远超陈胜,为何不能自立为王?若再依附于张楚,他日陈胜势大,必不容将军!”陈余也在一旁附和:“赵地百姓皆拥戴将军,此时称王,正是天赐良机!”武臣心中的顾虑被彻底打消,当即决定自立为赵王。
消息传到齐地狄县,原齐国贵族田儋正与堂弟田荣、田横商议。
田儋将手中的竹简一扔,怒声道:“陈胜一介布衣都能称王,我田氏乃齐国王族,岂能甘居人下!秦灭我齐国,此仇必报!”田荣道:“兄长所言极是!明日我们便杀了狄县县令,召集齐地豪杰,复立齐国!”田横也握紧拳头:“愿随兄长征战!”短短一月之内,全国各地的反秦起义如同雨后春笋般爆发。
会稽郡的百姓杀了秦吏,打开城门迎接项梁大军;琅琊郡的流民拥立当地豪强为王,攻占了郡城;就连咸阳附近的关中郡县,也有百姓焚烧官府、抢夺粮草,与秦兵展开激战。
那些被秦王朝灭亡的六国旧贵族,更是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打出“复立故国”的旗号,招兵买马,割据一方。
燕国旧贵族韩广在燕地称王,魏国旧贵族魏咎在魏地复位,韩国旧贵族韩成在韩地起兵,燕、赵、齐、魏、韩五国相继复立,与张楚政权遥相呼应。
曾经不可一世的秦王朝,此刻如同被白蚁蛀空的参天大树,看似依旧高大挺拔,实则内部早已腐朽不堪,只需一阵狂风,便会轰然倒塌。
陈胜吴广起义,这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仅震彻了秦王朝的统治根基,更在华夏大地上播下了“反抗暴政、民贵君轻”的种子。
大泽乡的那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如同划破黑夜的闪电,照亮了乱世的征程,熊熊燃起的反秦烽烟,从此再也无法扑灭。
一场席卷天下的诸侯讨秦之战,已然箭在弦上。
喜欢楚汉争霸演义请大家收藏:()楚汉争霸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