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削藩伊始,先弱后强(3/3)
弱后强是稳妥之策,却没想到会逼死湘王,引发其他藩王的恐慌。
这一下,怕是要出大乱子了。
”
徐达走到朱元璋身边,拱手道:“陛下,臣觉得天幕说得对,建文帝这削藩策略太激进了。
湘王自焚,其他藩王肯定会恐慌,尤其是燕王殿下,他实力最强,建文帝接下来肯定会削他,到时候怕是要刀兵相见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心里又气又急。
他看着怀里的朱柏,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朱棣,心里暗道:允炆这孩子,真是糊涂!削藩哪有先弱后强的道理?要削就先削最强的,把朱棣、朱权镇住了,其他藩王自然不敢乱动。
现在倒好,逼死了柏儿,还把其他藩王逼得恐慌,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朱元璋把朱柏扶起来,擦干他脸上的眼泪,然后转身走到御案前,猛地一拍御案,这一次没顾上吵醒朱雄英。
朱雄英被吓得哇哇大哭,马皇后连忙把他抱过去哄。
朱元璋指着天幕,声音震怒:“允炆这孩子,真是气死咱了!咱辛苦打下的江山,他刚继位就搞出这么大的乱子!削藩就削藩,怎么能先弱后强?怎么能逼死柏儿?齐泰、黄子澄那两个酸儒,到底是怎么教他的!”
他顿了顿,又想起什么,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不对!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允炆那么仁柔,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狠心?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挑唆?是元人?还是淮西那帮剩下的将领?不对,都不是!能让允炆这么做的,只有藩王!而且不是一般的藩王!”
众人都愣住了,李善长连忙道:“陛下,您的意思是,有藩王在背后挑唆建文帝削藩?可藩王都是建文帝的叔叔,怎么会害自己的兄弟?”
朱元璋摇了摇头,没说话,只是盯着天幕。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建文帝削藩虽然激进,可也不至于这么糊涂,难道真的有人在背后搞鬼?
就在这时,天幕突然亮了起来,灰色的字迹换成了醒目的黄色,像是在吊众人的胃口: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朱允炆为何削藩先弱后强?背后是否有人挑唆?燕王朱棣又会如何应对削藩风暴?敬请期待下一段天幕!】
“嘿!这妖物还会吊胃口!”朱元璋一看这话,气得差点笑出来,“刚说到关键处就停了,它是想急死咱吗?”
徐达也笑着道:“陛下,看来天幕是想让咱们慢慢消化。
不过臣觉得,下一段天幕肯定会说燕王殿下的事,毕竟他是最强的藩王,建文帝接下来肯定会削他。
”
朱棣站在一旁,听到徐达的话,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他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建文帝的目标,可也想知道自己会如何应对。
他看着天幕,心里暗道:不管将来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像十二弟那样自焚,我要活下去,还要保护好自己的家人。
天幕渐渐暗了下来,又恢复了漆黑的模样。
奉天殿内,气氛依旧沉重,可比起刚才,多了几分期待。
朱元璋走到马皇后身边,接过朱雄英,轻轻拍着他的背,柔声哄道:“雄英乖,不哭了,爷爷在呢。
”朱雄英渐渐止住了哭声,把头埋在朱元璋怀里,小声道:“爷爷,我怕,我不想让湘王叔叔死。
”
朱元璋心里一软,摸了摸孙子的头:“不怕,雄英,有爷爷在,爷爷不会让十二叔死的,也不会让你死的。
”
他抬头看向殿中众人,声音坚定:“今日之事,大家都听清楚了。
允炆削藩,逼死了柏儿,还削了其他四位藩王,这是咱绝不允许发生的!从今天起,咱要做三件事:第一,好好教导标儿、雄英,如果他们俩真的…摆脱不了天命,那咱就要好好教导允文,让他明白削藩不能激进,更不能逼死自己的亲人;第二,好好管教各位皇子,尤其是樉儿、棡儿、桂儿、榑儿,让他们改掉坏毛病,别给允炆削藩的理由;第三,密切关注齐泰、黄子澄这两个名字,如果朝中发现有叫这两个名字的酸儒,立刻罢官,绝不能让他们误导允炆!”
“臣遵旨!”百官齐声应道,声音比刚才更响亮。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向天幕,心里暗道:妖物,你等着,不管你接下来要揭什么秘密,咱都不会让它成真。
咱的大明,咱的家人,咱都会守住!
夜色更深了,天幕静静地悬浮在紫禁城上空,像是在等待着下一次的“揭秘”。
奉天殿内,烛火依旧明亮,映照着朱元璋坚毅的脸庞,也映照着众人复杂的神情。
有恐慌,有愤怒,有疑惑,但更多的是希望——希望能改变未来,希望大明的江山能永固,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平安。
马皇后走到朱元璋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重八,别太累了,夜深了,该休息了。
”
朱元璋点了点头,抱着朱雄英,在马皇后的陪伴下,缓缓走出奉天殿。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像是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纱。
他回头看了一眼天幕,心里充满了坚定:不管未来有多难,他都会拼尽全力,改写命运。
因为他是朱元璋,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是这天下的主人。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历史天幕:永乐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