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地狱开局,开国武勋(1/3)
紫禁城的午后阳光正好,奉天殿外的金桂飘着甜香,侍卫们刚换完岗,就见头顶天幕“嗡”地亮起,白光穿透云层,在青砖地上投下大片光斑。
殿内君臣早已坐定,朱元璋捧着刚沏好的六安瓜片,眼神里满是期待——昨天天幕预告今天要讲建文帝派将出征,他倒要瞧瞧,自己留给允炆的武将班底,到底有多少能耐。
马皇后坐在一旁,手里捻着佛珠,心里却有些忐忑。
徐妙云站在后宫嫔妃队列里,双手紧紧攥着裙摆,指节都泛了白——自从知道夫君将来要面对建文帝的大军,她这心就没放下过。
朱棣则站在武将班首,少年人的脸上褪去了往日的青涩,多了几分凝重,他知道,天幕接下来要讲的,是自己未来的“对手”。
天幕的白光渐稳,一行行墨色字迹如行云流水般铺开,带着几分“清点家底”的调侃,看得众人都忍不住笑了:
【先别着急看朱棣怎么打仗,咱得先掰扯清楚——建文帝手里到底有多少能打的武将?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驾崩前,没少给孙子留“底牌”,光是开国侯爵就有五位,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老将,今儿个就来好好介绍介绍,让大伙儿看看,建文朝的武将班底到底有多硬!】
“嘿!这妖物还知道先‘亮家底’!”朱元璋乐了,拍着御案道,“咱倒要听听,它怎么夸咱留下的这些老兄弟!哪一个不是跟着咱打天下的狠角色?”
徐达站在一旁,笑着点头:“陛下说得是。
这些个侯爷兄弟,个个都是战功赫赫,身上都是响当当的事迹。
”
朱棣听到这五个名字,心里也泛起了嘀咕——开国六公二十八侯,他都听说过,这些他叔叔伯伯辈的将军还都是跟着父皇打天下的老部下,打仗更是厉害。
要是将来真跟他们对上,自己能打得过吗?
天幕的字迹转成淡蓝色,像是描绘着边关的夜色,画面感十足,看得众人仿佛身临其境:
【第一位登场的,是武定侯郭英。
这位侯爷可是朱元璋的“老伙计”,从濠州跟着朱元璋起兵,一路打到北平,战功赫赫。
最经典的一战,当属太原之战夜袭王保保——当年常遇春率军攻打太原,王保保率领十万大军死守,双方僵持不下。
郭英一看这情况,就给常遇春出了个主意:“夜袭!咱带十几个骑兵潜入王保保营帐,用火炮当信号,您再引伏兵冲杀,保管能打赢!”】
【常遇春一听,觉得这主意靠谱,就让郭英放手去干。
当天夜里,郭英带着十几个精锐骑兵,穿着元军的衣服,偷偷摸进了王保保的营帐。
王保保正搂着小妾睡觉,郭英等人“砰”地一声放了火炮,营帐里瞬间乱成一团。
常遇春听到信号,立即引伏兵冲杀,元军没反应过来,被打得落花流水,王保保光着脚骑着马才跑掉。
】
【洪武十四年,郭英又跟着傅友德攻打云南。
当时元军在赤水河布下防线,傅友德愁得睡不着觉,郭英又站了出来:“咱趁着夜色,分兵进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他和宋焱章、胡海各带一队人马,半夜里偷偷渡过赤水河,元军还在睡梦中,就被他们击溃了,连元军首领都被生擒。
】
“好!好一个夜袭王保保!”朱元璋激动得从龙椅上站起来,手里的茶杯都差点摔了,“郭四这老小子,就是机灵!想当年打太原,咱还担心拿不下王保保,没想到郭英出了这么个好主意!”
郭英站在武将队列里,听到天幕夸自己,脸上露出几分腼腆,却也悄悄挺了挺胸——能被陛下和天幕认可,是自己的荣幸。
马皇后也笑着点头:“郭四不仅打仗厉害,还忠心耿耿。
当年重八生病,他还亲自守在床边,端汤送药,是个难得的忠臣。
”
朱棣看着天幕上郭英的事迹,心里也满是敬佩——夜袭王保保,智取赤水河,这郭英确实有本事。
要是将来真跟他对上,可得小心应对。
天幕的字迹转成深灰色,像是描绘着坚固的城墙,看得众人都肃然起敬:
【第二位登场的,是长兴侯耿炳文。
这位侯爷别的本事没有,就一个字——“守”!至正二十一年,张士诚派司徒李伯升带着十万大军进攻长安州,当时耿炳文手里只有不足七千守军,兵力相差十几倍,所有人都觉得长安州守不住了,可耿炳文偏不信这个邪!】
【他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防守,还对士兵们说:“咱身后就是家乡,要是守不住,咱的家人就会被张士诚杀害!咱就算战死,也不能让他们过去!”士兵们被他感动,个个都拼了命地防守。
李伯升带着十万大军,天天攻城,可耿炳文的防守滴水不漏,弓箭、滚石、火油轮番上,元军死伤惨重,却连城墙都没爬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