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仁德治军 根基初固(1/3)
凯旋的喧嚣与万民的欢呼,如同潮水般涌入涿县,又随着城门在身后缓缓闭合而稍稍减弱。
然而,军营之中,另一种更加炽热、更加深沉的情感正在酝酿、升腾。
相较于城门口那万民瞩目的荣光,刘备深知,真正支撑起一支军队脊梁的,是内部坚如磐石的凝聚力与对主帅毫无保留的信赖。
而这一切,需要在胜利之后,用最实在的行动去浇灌、去巩固。
军营校场之上,出征的三百余将士已然重新列队。
与出征前相比,他们身上多了征尘与血污,许多人的衣甲上带着破损与刀痕,不少同伴的位置空了出来,但他们的眼神却截然不同。
曾经的紧张、迷茫已被一种历经血火淬炼后的坚毅、自信以及胜利带来的昂扬所取代。
他们静静地站着,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点将台上的刘备,以及他身旁如同定海神针般的关羽、张珩、张飞。
刘备没有急于说话,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或熟悉或带伤的面孔,眼神中充满了感慨与一种深沉的痛惜。
他深吸一口气,那温和而清晰的声音在校场上空响起,没有了城门口应对万民时的激昂,却更显真诚与厚重:
“兄弟们!”
仅仅三个字,便让所有士兵挺直了腰板。
“我们,回来了!”刘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我们不仅回来了,我们还赢了!我们以三百之众,在落雁坡,大破黄巾程远志、邓茂数万贼寇!斩其主帅,俘获无算!我们,创造了奇迹!”
台下顿时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欢呼声,每个士兵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光芒。
然而,刘备的声音随即低沉下去,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沉痛之色:“但是,在这胜利之下,我们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我们有一百二十七位兄弟,永远留在了落雁坡!他们……再也回不来了!”
校场瞬间安静下来,欢呼声戛然而止,一股悲伤与肃穆的气氛弥漫开来。
许多士兵低下了头,想起了并肩作战却倒下的同袍。
“他们,是为了什么?”刘备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悲怆的力量,“他们不是为了我刘备个人的功业!他们是为了保护站在你们身后的父母妻儿,是为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不被贼寇践踏!他们是为了我们立下的,‘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誓言!他们是英雄!是我刘备,是我们所有活着的人,永远不能忘记的英雄!”
他猛地转身,指向身后早已准备好的一排覆盖着白布的担架,以及旁边一堆堆用红布包裹的物事,声音颤抖却无比坚定:
“阵亡的一百二十七位弟兄,他们的尸骨,我们已尽力收敛带回!他们的名字,将铭刻于我军的英烈碑上,受后人香火祭拜,永世不忘!”
“他们的家人,便是我刘备的家人!他们的父母,我刘备奉养终身!他们的子女,我刘备抚育成人!若有婚配,我刘备备置聘礼嫁妆!今日,便先发放第一笔抚恤,每家钱一万,粟米二十斛,布帛十匹!此后,年年皆有供给,绝不使其家人挨冻受饿,孤苦无依!”
说着,他亲自走下点将台,来到那堆红布包裹前,拿起一份份沉重的钱粮布帛,郑重地交到早已被请至军中的阵亡士卒家属手中。
那些失去儿子、丈夫、父亲的家人,原本悲恸欲绝,此刻接过这沉甸甸的抚恤,听着刘备那掷地有声的承诺,无不跪地痛哭,感激涕零。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在场所有的将士!在这个乱世,当兵吃粮,死了便是草芥,何曾见过主帅如此厚待阵亡士卒及其家眷?
“主公仁德!!”不知是谁,带着哭腔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