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九阴残篇,重阳一生,不弱于人!(1/3)
冰冷的潭水如同无数根细针,刺穿着赵志敬的肌肤。
赵志敬只感觉口中芦苇管传来的气流越来越微弱,直至彻底断绝——
牛皮袋中的空气,耗尽了!
眼前依旧是无边的黑暗与沉重的压力。
赵志敬的心猛地一沉,但求生的本能和坚韧的意志瞬间压倒了恐慌。
他猛地咬紧牙关,体内精纯的全真内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强行锁住胸中最后一口元气!
努力将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压至最低极限!
赵志敬在黑暗的水中奋力向前划动,每一次划水都消耗着宝贵的体力。
他肺部如同火烧,耳中嗡嗡作响,意识开始有些模糊。
就在这濒临窒息的绝境边缘,一点极其微弱的、仿佛幻觉般的朦胧光晕,如同救赎的灯塔,在前方幽深的水道尽头隐约浮现!
这丝微光点燃了赵志敬最后的力气!
他爆发出全部的体力,手脚并用,朝着那光晕拼命游去!
哗啦!
赵志敬的头颅终于冲破了水面!
一股混杂着潮湿岩石和腐朽气息的冰冷空气猛地灌入他几乎炸裂的胸腔!
“嗬——嗬——!”
赵志敬贪婪地、剧烈地喘息着,如同离水濒死的鱼。
他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宽阔的地下溶洞之中。
自己的身体依旧浸泡在冰凉刺骨的水里,但头部和肩膀已经可以完全露出水面。
洞顶悬挂着一些散发着微弱磷光的奇异苔藓,勉强勾勒出巨大溶洞的模糊轮廓,那微弱的光晕正是来源于此。
劫后余生的庆幸只持续了片刻。
赵志敬没有久留,迅速辨明方向,朝着溶洞深处水位渐浅的区域涉水前行。
洞中阴冷的气息如同无形的触手,缠绕着他湿透的身体,带走仅存的热量。
他运起内力抵御寒气,步履坚定。
小半个时辰后,曲折蜿蜒的水道终于将他引至一处明显人工开凿的所在——
一间方方正正的石室。
石室大门敞开,里面一片死寂,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赵志敬踏入石室,寒意更甚。
他从怀中摸索出一个用多层防水油纸严密包裹的小包。
赵志敬小心翼翼地剥开油纸,里面赫然是一支干燥的牛油大蜡和一个精巧的火折子。
“嚓!”
火石摩擦,火星溅落。
赵志敬深吸一口气,吹燃火折,橘黄色的火苗跳跃起来,驱散了石室入口处的一小片黑暗。
他点燃蜡烛,高举过头。
昏黄摇曳的烛光,如同揭开历史尘埃的帷幕,缓缓照亮了石室内部的景象。
石室四壁皆是坚硬的花岗岩打磨而成。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对着入口的那面巨大石壁!
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无数深达寸许、铁画银钩般的文字与图形!
那字迹磅礴大气,透着一股睥睨天下的宗师气韵。
赵志敬知道,这正是全真教开派祖师,华山论剑中的天下第一高手王重阳的手笔!
赵志敬举着蜡烛,一步步走近石壁。
烛光跳跃,映照着墙壁上的绝世武功。
赵志敬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屏住了。
“玉女心经,欲胜全真。
重阳一生,不弱于人。
”
“重阳岂无情,古墓葬朝英。
”
……
赵志敬知道,当年王重阳发现林朝英所创武功招招克制全真武学。
他自己苦研三年仍无法自创破解之法,深感挫败。
不过王重阳在华山论剑获得了九阴真经,他从中领悟克制原理,刻下九阴真经的要旨以证明全真武功不输古墓派。
但王重阳此举实则是依赖前人遗学,反衬的古墓派祖师林朝英的武学天赋更高!
不过赵志敬懒得理会前辈高人的事,他只是认真看向墙壁上的精妙武功:
《易筋锻骨篇》,此篇乃《九阴》根基,不重杀伐,专司内壮。
习之可易筋洗髓,脱胎换骨,化腐朽为神奇,极大提升习武资质根基。
资质平庸者得之,可窥上乘武道;
天资卓绝者习之,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此乃武道登天之梯,万勿轻视!
赵志敬认真观看,墙壁上刻有详细心法口诀及行功图谱,阐述如何以内力配合独特呼吸、导引之术,从根本上改变体质、提升潜能。
墙壁上还有《大伏魔拳法》,此拳刚猛绝伦,正气浩然,专克天下阴邪武功。
拳意堂皇正大,以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