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四季青的档口小妹(3/3)
口解构的数学,一股脑倒出来。
每当卡壳,耳边就响起红梅那狡黠又笃定的声音:“汪哥,难是难…可我表弟都会解呢!”像道微电流刺激濒死的大脑。
考完等待放榜那几天像踩钢丝。
最终公告栏前找到自己名字和那个及格数字!那股憋着的长气呼出来,浑身虚脱,只剩劫后余生。
那场补考带回的不止一个分数。
它刻下了“咬牙挺住”的信条,让我明白,不管解数学、设计卫衣、还是卖货,路数一样: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咬碎委屈咽下,才可能趟出自己那条荆棘路。
档口,淘宝店,1688网批都支棱起来了。
为了盯着第一批新设计上线,我创造了三天两夜没离开电脑、袜子没换的记录。
戴君斌看不下去,把他键盘上的五笔字根贴纸都揭了,花花绿绿贴我键盘上,空格键旁红笔加注:“汪老板!醒醒!客户问‘侠骨丹心’会掉色吗?”
忙得四脚朝天时,生日悄摸到了。
挤在四季青档口和茉莉聊台湾偶像剧,才瞥见角落放着的邮政包裹——我妈寄的。
拆开,一件靛蓝新T恤,纯棉,摸着软乎亲肤。
抖开时,一张卷了边的百元钞票飘落在地。
我憋着气捡起来。
瓷砖冰凉,那脆弱的纸钞躺在掌心,右下角铅笔写着两个小字:“05.05”——我的生日。
一股酸涩直冲眼眶鼻子。
想象铺开:我妈在老家菜市场那一毛两毛的零钱堆里,是怎么攒下这一百块的?她可能少买了半斤肉,没舍得拿那瓶降压药,又多接了多少糊纸盒、缝布娃娃眼睛的零活儿?
那年我20岁。
在四季青的小铺面隔间里,攥着那张被捂热的纸钞,鼻子埋在新T恤那浓郁的靛蓝染料味里,无声哭得像个被扎破的水袋子。
隔着薄木板,隔壁嗓门大的老板娘在炫耀:“…崽啊,妈这个月寄的一千块收到了吧?该吃啥吃啥!咱家又不是没钱…”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保田为啥总爱把他衣服标签上的“轻奢”念成“亲爹”!一件寻常T恤,一张卷边钞票,哪有什么轻奢?它们沉甸甸裹着爹娘辈无声的爱和扛起的重担,裹着他们在平凡烟火里,倾尽全力的、不为人知的“负重前行”…
我抹把脸拉开门。
红梅抱着账本等在外边窄道里,自然递过来杯温水。
她没看我,目光落在我紧攥的T恤上,声音暖乎:“汪哥,摸着…挺舒服的。
伯母的东西,看着有种安稳感。
挺好。
”一束午后的光穿过顶棚灰尘落在洇湿又被捂温的T恤上,那手工印染不均的靛蓝色,竟折射出一种沉静如冬日雪晶的光。
粗糙,却充满生命感。
多年后陪母亲在杭州医院复诊,路过已变电商基地的四季青,娘指着临街橱窗一件昂贵驼色羊绒衫忽然说:“儿子,你看这料子…跟我那会儿给你做T恤的有点像?”那一刻,二十年前的靛蓝染料、汗味、泪水的咸涩气息扑面而来!诊室途中,母亲习惯性地把化验单迅速折好塞进一个花布旧钱包,那藏匿姿态,与当年她往铁皮盒底藏百元钞票时,如出一辙。
2024年末,已然做到大品牌区域电商总监的红梅,戴着卡地亚腕表,回杭州看老朋友。
站在当年那个狭窄档口位置,那里已变成敞亮的直播间,她忽然从爱马仕包里,小心翼翼地拈出那根褪色红头绳。
“汪哥,还记得那天吗?我来面试那天?”记忆瞬间清晰:背包缝隙里露出的泛黄书角!
不是《五笔字根表》!是《简·爱》的书脊!那无意露出的页角,夹着的书签——一片被那场粘稠秋雨打落的寻常梧桐叶!闯入我生活的,从来不是个急于求职的普通姑娘,而是一个揣着远方精神食粮、预备在生活这江湖里赤手空拳闯荡的侠女。
2025年春末夜,预报有暴雨。
我坐在工作室里,看窗外铅云密布。
四季青那些混乱喧嚣已成霓虹背景。
《都市夜归人》旋律在空间流淌,风声渐起。
这歌,瞬间把我拉回二十年前翻垃圾桶的酸臭傍晚。
红梅高高举起那件垃圾堆里抢救出的样品卫衣,脸上混着疲惫庆幸兴奋:“汪哥,你看!这墨印裂开的纹路,像不像——一只蝴蝶正要从茧里钻出来?!”旁边保田拿着墨水瓶哈哈大笑。
如今笃信,四季青那无数“暴雨”——货品失踪、补考崩盘、钱紧断粮…它们从未是终点。
恰恰相反,这些裹挟狼狈挣扎的“疾风骤雨”,成了催生无数微小“奇迹”的原始养料。
就像那躺了十天的“独孤九剑”,硬是撞上市场暂时断货潮,卖出了“天价”,成了后面新货的启动金!
窗外细雨又无声飘起。
二十年光阴流转,四季青变电商地标,霓虹在雨雾里晕染。
思绪总落回起点:
那个湿冷午后,穿着旧牛仔、背着双肩包、像片倔强梧桐叶闯进来的身影。
那双清澈如泉的眼睛。
我无比清晰地记起红梅那句朴素又韧劲儿的话:“过日子,就跟逛四季青旁边的菜市场似的。
再蔫儿巴的菜叶子,沾上晨露新鲜水珠儿,就能支棱起来吆喝!”
她真把自己活成了这人海里,最水灵、最韧的“时鲜货”。
从底层泥泞,顶着风雨冷眼咬牙挺直,活出了舒展挺拔的姿态。
而那天午后,她清冽声音响起时,睫毛上那将坠未坠的细小水珠儿——
此刻我无比笃信:那分明就是一滴悄然滑落,精准滴在命运那枚沉睡枯种上的第一滴晨露。
就是它,唤醒了种子,催开了花苞,开启了这喧嚣市井里、属于我们自己的、带着墨痕与侠气的江湖长卷。
喜欢服装品牌主理人请大家收藏:()服装品牌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