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福窝窝,开始往外漏风了(2/3)
“我爸不懂,我爷爷懂啊。
”她瞥我一眼,“你爷爷走之前,跟我爷爷喝酒,说过一嘴。
说啥来着……说‘气不对’。
”
我怔了一下。
“我爷爷跟你爷爷喝酒?”
“对啊,以前你爷爷喝多了就爱说这些,什么林家守了几代的碗,亏在你这一代。
”
苏小杏学着老头子说话的口吻,一板一眼,挺像那么回事。
我心里一紧:“他说具体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哪记得,我那会儿还在地上捡花生呢。
”她翻白眼,“反正我现在就知道,这几年我们家确实背。
”
她一边说,一边抬手指村口那一排摊子。
那是她家新弄的小生意,叫“苏家小卖部”,其实就是在门口搭了个棚子,卖方便面、花生瓜子,还有一冰柜的冰棒。
“你看那冰柜。
”她叹口气,“先是停电,里面融了一半;后面又是厂家发错货,发了好几箱怪味的,谁买谁说难吃。
”
“那也有人买啊。
”
“买了一次就不来了。
”她撇嘴,“我妈说,咱家可能不适合做生意。
”
这话让我挺不自在。
我妈常说的是:“咱家要翻身,就指望你读书。
”
小卖部门口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苏家小卖部——童叟无欺”,几个字是苏小杏照着电视广告抄的,不太端正,但看着元气。
我那会儿不知道“创业失败”四个字是啥意思,只觉得木牌下面那几箱卖不出去的怪味冰棒,看着就像感冒药变身似的——你不吃它,它就一直躺那儿看着你。
“要不我帮你买一根?”我掏兜,掏出早上捡的那枚一块硬币,亮晃晃的。
苏小杏愣了一下:“你捡的那块?”
“嗯。
”
“那你留着吧。
”她哧笑一声,“你运气这么好,说不定以后能捡套房子。
”
她嘴上损我,手还是接过硬币,扔进抽屉里:“行,我给你记账,以后你发财了连本带利还我。
”
我刚想说“哪有这么多利”,就听见小卖部里传出一声“咔”的响,然后是我阿姨(也就是她妈)半带哭腔的喊声:
“哎呀,怎么又坏了!”
我们俩赶紧钻进去。
冰柜盖子被掀开,一股不太妙的味道扑出来——甜腻里夹着一股怪酸,跟教室里忘了半个月的牛奶类似。
冰柜里一半是冰棒,一半是融成冰水又重新结了一层不均匀的冰渣的白糊糊。
苏小杏妈一边用手抹汗,一边骂:“这破玩意儿,又坏!上次修好了才过多久?厂家的保修就是坑爹。
”
“要不,再找人修修?”苏父站在旁边,抽着烟,脸上皱纹挤成一堆,“这几箱货,扔了多可惜。
”
苏母翻他白眼:“修修修,你知道修一次要多少钱吗?你知道这几个月赔了多少吗?”
她说着,目光顺势扫到我身上,原本冲丈夫的火气突然按住了一点,硬生生扯出笑:“宴子来了啊,来,拿根没坏的吃。
”
她从最上层翻了根看起来还完好的递给我:“你吃,怪味儿还行吧?”
我接过来,舌头贴在包装纸上,隐约闻到一股说不清的香精味。
“行。
”我硬着头皮说,“挺好的。
”
苏小杏在一边看着,眼里那种“知道你在撒谎”的表情特别明显。
她妈叹了口气,半开玩笑半真地来一句:“宴子,你运气这么好,要不把我们家这点背运也顺带带走得了。
”
这话一出口,屋里顿时安静了一秒。
苏父咳嗽一声:“瞎说啥呢。
”
苏母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忙笑着打圆场:“说着玩的,说着玩的,小孩子听不得这些。
”
我嘴里的冰棒突然变得特别难吃。
我咬了一口,冰凉从牙缝钻进去,脑门却有点发涨。
——要真是我带走的呢?
脑子里刚冒出这想法,另一个声音又跳出来:
“别想那么多。
冰柜质量不好、停电、天气,这都是现实问题。
跟你有啥关系?”
我把后一个声音抓住不放,像抓住一块漂在水面的木板。
3
晚饭后,天还没黑透,村里大喇叭突然响了。
“各位村民注意,各位村民注意——晚上七点,祠堂开会,讨论近期安全问题和村里发展,请各家至少出一人参加,不要缺席。
”
喇叭一遍遍循环,声音有点破音,听久了头皮发麻。
我妈放下碗,嘟囔:“又开会,天天开会。
”
我爸一边剔牙一边站起来:“我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