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欧皇卷进重点班,人人都觉得不公平(2/3)
净一点——至少不太看得见指纹。
我拎着书,从原班教室走到那边,感觉像一只被误送到高级宠物店的土狗。
重点一班教室里已经坐得满满当当。
一推门,几十道目光刷地扫过来。
那种感觉不太像“欢迎新同学”,更像“这是谁家的猪跑我们地里来了”。
班主任——是另一个男老师——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这是新调来的同学,期中考试总分年级第四。
”
他刻意加重了“四th”两个字。
下面有女生小声说:“哇,古柳的?”
“就是那个抽中电视的。
”有人八卦,“听说以前考试老蒙对。
”
“那不就是运气好了几次嘛。
”声音压得不算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假装没听见,脚底板其实很想掉头回去。
“来,你坐这儿。
”班主任示意,“暂时先坐倒数第三排靠窗。
”
重点一班的座位安排,很讲究“均衡”:前几排是看起来特别自信的那批,中间是稳的,后排通常要么是个子高,要么是老师特别盯的人。
我被安排在倒数第三排,很微妙的位置——既不是最差,也绝对不是主角。
旁边的男生戴着一副挺贵的耳机,正慢悠悠地把线缠好,桌上堆着各科的练习册,封面上写着“培优”“竞赛”“冲刺”。
他斜眼看了我一下:“古柳?”
“嗯。
”
“听说你运气挺好?”
“还行吧。
”我笑笑,“偶尔不太背。
”
“偶尔?”他哼了一声,“那你下一次别靠偶尔。
”
我心里翻了个白眼:这人八成是干部子女。
果不其然,他后面有几个同学跟他搭话:“季哥,作业你做完了吗?”
季哥——季什么什么的哥。
我认识到一个现实:
这班里,不光有分数,还夹着一点点“出身的味道”。
4
第一节重点班的语文课,照例是杨静。
她走进教室,眼神扫了一圈,看见我,停了半秒。
“哦,新来的。
”她点点头,“座位适应得怎么样?”
“还行。
”我说。
“那就行。
”她把教案放下,“我不管你们是谁家孩子,进了这个教室,就只剩两个标签:一个是‘分数’,一个是‘脑子’。
”
她写字的动作一如既往干脆利落,在黑板上写下“期中考试分析”几个字。
“这次期中,重点一班部分同学发挥失常。
”她挑了几个名字,念了今年级排名,有人脸色当场挂不住。
“别紧张。
”她淡淡,“这只是提醒——你们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牢靠。
”
随后,她停了一下,转头看向我:“有同学反而往上蹿了一截。
”
整个班自然看向后排。
视线像几十根细针扎过来,我装作认真看课本。
“有同学觉得不公平。
”她开门见山,“说他‘不就是运气好了几次’。
”
前排有人动了一下肩膀,有人低头翻书,空气里藏着“被点名又没真点”的尴尬。
杨静把粉笔在手指间转了一圈:“你们可以怀疑他运气好。
”
她顿了顿。
“但你们更应该怀疑——你们自己为什么一丁点运气都抓不住。
”
教室里安静了一秒。
“你们觉得运气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她冷笑,“运气大部分时间,是你们在发呆的时候路过,是你们在刷短视频的时候溜走,是你们觉得‘这题太难懒得写’的时候,被别人蒙对了。
”
前排有城里娃不服气:“老师,蒙对不算本事吧?”
“那你试试。
”她顺手把一张卷子拿起来,“我出十道题,你全蒙,能蒙对几个?”
没人接话。
“你们嫌别人冤枉运气好,”她说,“是不是也得先承认——你们努力那点东西,配不上自己心里的那点高看。
”
“重点一班,不是给你们摆谱用的。
”
她话一顿,收回来:“当然了,运气这东西,不会一直站在一个人那边。
”
她看了我一眼:“站久了,要么他自己学会走,要么就一起跌下去。
”
我被看得有点心虚,嘴上还是答了一句:“老师,我其实也有努力的。
”
全班笑。
“努力就好。
”她点头,“你要是真只靠运气,把别人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