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模仿与诱导(1/3)
市局地下三层的专用分析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全息投影屏上,旁观者的最后一条短信仍在幽幽闪烁:拯救一个,还有千百个。
系统一旦启动,就不会停止。
这句话像一把冰冷的钥匙,打开了专案组成员心中最深的恐惧。
林宸的目光从屏幕移向团队成员,最终落在苏晓雯身上。
常规方法已经跟不上他的节奏。
他的声音在密闭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我们在明处,他在暗处。
每救一个人,他可能已经锁定了十个新目标。
赵思妍疲惫地揉着太阳穴:而且我们现在连自己用的分析系统都不敢完全信任了。
如果窃听器真的是内部人安装的...
那就用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方法。
林宸的眼神变得锐利,既然他擅长在数字世界中隐藏,我们就在数字世界中与他正面对决。
既然他喜欢操控人心,我们就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苏晓雯轻声接话:一个完美的目标?
正是。
林宸点头,一个完全符合他偏好的理想受害者,主动出现在他面前,让他忍不住出手。
张猛皱着眉头:但要怎么让他相信?这个人必须真实到能经得起他所有的验证手段。
赵思妍突然坐直了身子:我可以创建一个无懈可击的数字身份。
完整的网络足迹、社交媒体历史、甚至虚假的金融交易记录。
但需要有人实时扮演这个角色,与他进行心理博弈。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苏晓雯。
作为团队中最擅长共情和沟通的成员,她无疑是这个危险任务的最佳人选。
苏晓雯深吸一口气,眼神从最初的惊讶逐渐转为坚定:我能做到。
我已经研究了他所有的受害者,了解他的操控模式。
我知道该如何表演才能让他信服,同时又不会真正被操控。
林宸凝视着她:这是一场走在刀尖上的表演。
你要让他相信你正在被他操控,但又不能真正陷入他的心理陷阱。
记住,他可能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心理弱点。
我明白。
苏晓雯语气坚定,但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知道他知道什么,而他却不知道我们知道什么。
计划确定后,团队立即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为了避免再次被窃听,他们转移到了另一个安全房间,并进行了全面的反监听检查。
赵思妍创造了一个名为的建筑设计师数字身份:42岁,事业有成但陷入创作瓶颈,离婚独居,对高度既有恐惧又着迷——完全契合罪犯的目标偏好。
这些数字痕迹要经得起最严格的审查。
赵思妍一边操作一边解释,我甚至为她创建了完整的医疗记录和消费习惯,一切都符合一个真实人物的行为模式。
苏晓雯则深入钻研这个角色的心理世界:她不仅害怕高度,更深恐自己无法突破这个恐惧,在专业上停滞不前。
这种矛盾正是最容易被利用的心理弱点。
林宸提醒道:记住,这是一场表演,但必须真实到能骗过一个心理学大师。
你要把握好度——足够的脆弱让他看到机会,足够的韧性让他觉得有挑战性。
三天后,在清心阁论坛注册,开始有选择地参与讨论。
苏晓雯以精湛的演技发帖倾诉创作困境和对高度的复杂情感,赵思妍则在后台微调算法,确保这些内容能被推送给论坛的核心层级。
第五天,鱼开始上钩了。
高级账号心灵导师开始关注顾琳的活动。
赵思妍报告道,他查看了顾琳的所有发帖记录,还在后台调取了她的注册信息。
林宸立即警觉:和之前案例中的模式一致吗?
完全一致。
赵思妍确认,他现在处于评估阶段,正在判断顾琳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