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故纸寻踪(2/3)
的睡衣,佝偻着背,不住地咳嗽。
“你这孩子,这么晚跑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我听说你卷进了一些很麻烦的案子里?”老人拉着林深坐下,给他倒了杯热水,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面对这位如同亲人般的老人,林深卸下了部分心防。
他没有透露“守辰人”和“时序之源”的核心秘密,但简要说明了陈队可能未死、案件背后牵扯复杂,以及自己需要查找母亲当年更深入的研究线索,特别是关于一些特殊青铜符号和可能存在的“钥匙”碎片的信息。
吴教授听着,脸色越来越凝重,不住地叹息:“唉,婉儿(林婉)当年就是太执着了。
她后来研究的东西,确实越来越偏离常规的学术范畴。
她跟我提过,好像接触到了一个非常隐秘的、研究古代秘术的圈子,还发现了一些可能改写部分历史认知的实物证据,但她很警惕,很多细节连我都没告诉。
”
老人颤巍巍地站起身,走到书房一个上锁的老式书架前,用钥匙打开,从最底层取出一个布满灰尘的牛皮纸箱。
“这是婉儿去世前几个月寄存在我这里的,说是一些不成熟的手稿和杂记,万一她让我先保管着,也许以后对你有用。
我一直没敢动。
”
林深的心跳加速了。
他接过纸箱,感觉沉甸甸的。
打开箱子,里面是几本厚厚的、字迹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一叠叠散乱的稿纸,还有一些泛黄的照片和剪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
前面的内容多是对古代天文、历法、祭祀仪式的研究,虽然精深,但还在可理解范围内。
但越往后,笔记的内容越发晦涩,开始大量出现与密码本中类似的符号,以及关于“能量节点”、“时序涟漪”、“观测者效应”等近乎玄学的概念。
母亲似乎在尝试用现代科学(尤其是量子物理和复杂系统理论)去解读那些古老的符号和传说,并认为它们指向了一种真实存在的、影响世界运行规律的底层机制。
在一本笔记的末尾,林深发现了几页被单独夹放的、用特殊墨水书写的草稿,字迹极其潦草,像是在极度激动或紧迫的状态下写就的:
“验证了!‘钥匙’的指向是确切的!‘归墟’并非神话,而是能量海眼的代称但其位置并非固定,随‘星锚’而动,苏姐提供的星图与地脉图叠加,交叉点指向东海之外,大壑之上需要三枚‘墟钥’碎片定位具体坐标我已找到,第一枚线索,藏于‘心宿’旧影,另外两枚,一在‘龙潭’之底,一在‘亡羊’之处?此解甚险。
”
“星锚”?“能量海眼”?“大壑”?这些词汇充满了神秘色彩。
但最关键的是,母亲明确提到了需要三枚“归墟之钥”碎片,而且她似乎已经找到了第一枚的线索“藏于‘心宿’旧影”,这正好与林深他们在心宿台找到碎片的情况吻合。
那么另外两枚,“龙潭之底”和“亡羊之处”,又是指哪里?“龙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发生“辰龙”案的龙吟潭,但潭底他们并未深入探查。
“亡羊之处”则更加晦涩,是字面意思的丢失羊群的地方?还是某种隐喻?
吴教授凑过来,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那几行字,尤其是“亡羊之处”,他沉吟半晌,忽然道:“‘亡羊’《庄子》里好像有‘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的典故,说的是藏东西要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但‘亡羊’更常见的,是‘亡羊补牢’?不对等等!”
老人似乎想起了什么,颤巍巍地走到另一个书架,抽出一本厚厚的《成语辞典》,快速翻找起来。
“‘亡羊’‘歧路亡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