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格格身份(3/3)
。
阿克敦…也是正蓝旗啊…他最近对郑四维那个汉人总兵的十分“倚重”…
还有对自己这些“大清忠臣良将”的百般刁难…
而那郑四维是降将..,本来之前就是流贼大顺军的出身..
流言里说的“忌惮上三旗”、“做投名状”
难道!?
-
荆州总兵府邸内,烛影摇曳。
郑四维端坐案前,听着心腹师爷的低声禀报:
“大人,十日前混入城中的那几拨武昌、汉阳‘商旅’,卑职已查实!”
“其中数人辫子新剃,发茬青短,绝不超过十日。
”
郑四维眼中寒光乍现:
“刚剃头?从明占区‘逃’来的?”
他不等师爷回答,径自冷笑。
“人控制住了?”
“已秘密看管在城南僻静院落。
”
“不必审了。
”
郑四维缓缓起身,袍角在烛光下划过一道暗影。
“我料邓名那厮不日就要兵临城下。
这些人不是来刺探军情的——”
他语气陡然转沉。
“他们是邓名撒进城里的‘火种’,专司散播谣言、搅乱人心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负手踱至窗前,望着沉沉夜色,忽然嗤笑:
“阿克敦那个莽夫,若知道此事,定会大开杀戒。
可屠刀愈利,民心愈散——这道理,他永远不懂。
”
窗外梆子声隐约传来。
郑四维出身于流寇闯营,当年他被迫投了大清。
如今角色倒转,他反而开始守城防止邓贼来攻了。
不禁有些唏嘘,流寇当初就很擅长用这种战术,里应外合。
攻克城池。
“带路。
”
他猛地转身,衣袂带风。
“本官要亲眼看看,邓名这把火……到底想怎么烧。
”
师爷急忙提起灯笼:
“大人请随卑职来。
”
-
师爷引着郑四维,来到一处偏僻院落。
屋内,几名被拘押的汉子虽身着商贾服饰,眉宇间却难掩精悍之气。
见郑四维进来,只是微微抬眼。
郑四维挥手让看守退下,独自踱步到几人面前。
缓缓扫过,最后落在一个看似为首的中年人脸上。
“几位,”
他开口,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从武昌来?这一路,不太平吧。
”
那中年人神色不变,拱手道:
“总兵大人明鉴,我等确是武昌商贾,为避兵祸,不得已背井离乡,只求在荆州讨个活路。
”
“活路?”
郑四维嗤笑一声。
“邓名给的活路,怕是比本官这里更宽敞些?”
他不再绕弯子,直接点破。
“他让你们进城,所图为何,你我心知肚明。
说说吧,邓名能许我郑四维什么?”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
“这荆州城,墙高池深,粮草充足,更有数千敢战之兵。
”
“我郑四维若决心死守,邓名纵然势大,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也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
那中年人眼中精光一闪,沉吟片刻道:
“邓军门已知总兵乃识时务之俊杰。
”
“若大人能顺应天命,使荆州百姓免遭刀兵之灾,大人必不吝封赏,保大人一世富贵荣华。
”
“一世富贵荣华?”
郑四维嘴角一撇,似笑非笑。
“空口白话,谁不会说?我若开城,是背弃大清,是为贰臣!”
“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我如何向手下弟兄交代?”
“又如何保证,我开了城门,邓名不会卸磨杀驴?”
他顿了顿,图穷匕见:
“我要的,是邓名亲笔手书,写明条件!”
“不仅是我的官职、待遇,还有我麾下将士如何安置,粮饷如何发放,这些,都要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那中年人面露难色:
“总兵大人,此等大事,非我等能擅专....”
郑四维淡然一笑道。
“既然你们不能做主,那潜进我荆州城能许我什么?”
然而,那中年人却缓缓摇头:
“总兵大人,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大军不日即至,届时兵临城下,恐怕....”
“我等性命不足惜,只恐误了大人您的…前程。
”
谈判陷入了僵局。
郑四维盯着对方看了半晌,忽然哈哈一笑:
“既然如此,那诸位就好好再想想吧!”
喜欢明末:铁血山河请大家收藏:()明末:铁血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