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烟火满新城,长歌向未来(2/3)
下午,他们来到了太阳能发电站的选址地。
美洲区的工程师正拿着图纸,给大家讲解发电站的设计方案:“这个发电站建成后,不仅能满足苏城的用电需求,还能通过电网输送到周边的据点,解决他们的电力短缺问题。
”
陈砚看着图纸上宏伟的发电站设计图,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有了充足的电力,苏城的工业生产就能进一步发展,居民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便利。
“一定要注意施工安全,”陈砚对工程师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跟我们说。
”
回到城主府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陈砚刚走进办公室,就看到林慧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昆仑基站发来消息,下个月要在苏城举办‘全球文明复苏论坛’,邀请各个据点的代表来交流经验,还要讨论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
陈砚接过文件,仔细看了起来。
论坛的议题包括农业发展、工业复苏、教育普及、医疗进步等多个方面,几乎涵盖了人类文明重建的各个领域。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陈砚说,“咱们可以借着这个论坛,学习其他据点的先进经验,也把苏城的做法分享给大家,共同推动全球文明的复苏。
”
接下来的一个月,苏城进入了紧张的筹备阶段。
居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打扫街道、布置会场、准备接待物资;工作人员则忙着联系各个据点,确认代表的行程和需求;阿凯和他的团队则负责安保工作,确保论坛期间的安全。
论坛召开那天,苏城张灯结彩,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来自全球五十个据点的代表齐聚一堂,在新建成的会议中心里,分享着各自的重建经验和未来规划。
在农业分论坛上,老周代表苏城,介绍了“抗辐射作物种植技术”和“农田循环利用模式”,引起了各个据点的广泛关注。
非洲区的代表当场表示,希望能派农业技术人员来苏城学习,将这些技术带回非洲,解决当地的粮食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医疗分论坛上,李医生展示了苏城在“行尸病毒疫苗研发”和“辐射病治疗”方面的成果,欧洲区的医疗团队当即提出,要与苏城合作,共同研发更多治疗末世后遗症的药物。
在教育分论坛上,林慧分享了苏城“普及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的经验,美洲区的代表表示,要借鉴苏城的教育模式,在当地建立更多的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的权利。
论坛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苏城的农田、工厂、学校和医院。
当他们看到金黄色的麦田、现代化的工厂、明亮的教室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时,都忍不住赞叹:“苏城真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文明复苏先锋城’,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论坛的最后一天,陈砚作为苏城的代表,在闭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各位同胞,三年前,我们在废墟中挣扎求生,靠着一缕电波找到了彼此;三年后,我们重建了城市,恢复了文明,甚至研发出了对抗灾难的武器。
这一切,离不开每个据点的努力,离不开每一个幸存者的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