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晶胞密语(2/3)
成了一道保护屏障。
这完全就是将八卦的吉凶祸福,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防御体系。
”主叙议官转过身,目光扫过观测厅内的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蓝洞文明的威慑体系,不仅复刻了地球的文化符号,更将这些符号转化成了科学规律。
这说明,在宇宙的某个维度里,文化与科学,或许本就是同一种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
”
林曼云走到高台下,抬头看着那团悬浮在空中的光雾。
光雾中的威慑场阵列还在不断运转,能量束的光芒忽明忽暗,像是在呼吸。
她伸出手,指尖似乎能感受到能量波动带来的微弱震颤。
“主叙议官,您之前说过,蓝洞文明在六千万年前就已经消失了,对吗?”她问道。
主叙议官点点头:“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残响数据,蓝洞文明在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星际战争后,便从宇宙中隐匿了踪迹,只留下这些威慑场阵列,像是在警示后来的文明。
”
“那他们为什么要选择用地球文明的符号来构建威慑体系呢?”林曼云追问,“是因为他们预测到了地球文明的发展,还是说,地球文明本身,就与蓝洞文明有着某种渊源?”这个问题让观测厅内再次陷入沉默,所有人都在思考着其中的可能性。
舒美丽走到林曼云身边,轻声说道:“曼云姐,或许我们可以从晶胞的热力学数据入手。
既然这些数据与上古卦象对应,那说不定,卦象中还藏着关于蓝洞文明的更多信息。
”林曼云眼前一亮,立刻转身走向操作台:“对,我们现在就开始破译卦象与晶胞数据的关联,说不定,答案就在里面。
”
3、卦象与晶胞的深层关联破译
操作台上的全息投影亮起,林曼云将六十四卦的卦象图谱与晶胞的热力学参数图谱进行叠加。
当两副图谱完全重合的瞬间,屏幕上爆发出一阵刺眼的白光,紧接着,原本杂乱无章的数据流开始自动排序,形成了一段完整的信息链。
舒美丽凑到屏幕前,仔细观察着那些跳动的符号:“这些符号看起来像是某种文字,但又和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古文字都不同。
”林曼云点点头,调出语言数据库,将符号与甲骨文、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等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重合度均低于10%。
“这可能是蓝洞文明的文字,而卦象,就是破译这种文字的密钥。
”林曼云若有所思地说道,“我们之前发现晶胞的热力学参量对应着卦象的爻变,那说不定,每一个卦象,都对应着一个蓝洞文明的文字符号。
”她拿起一支电子笔,在虚拟屏上画出乾卦的卦象,然后将对应的热力学数据输入破译系统。
系统立刻开始运转,屏幕上的符号逐渐变形,最终形成了一个类似“天”字的图案,但笔画之间多了一些类似能量流动的纹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舒美丽轻声念出这个字,眼中满是疑惑,“蓝洞文明对‘天’的认知,竟然和我们如此相似?”林曼云没有回答,而是继续输入坤卦的热力学数据。
这一次,系统破译出的符号类似“地”字,符号的下方有许多细小的分支,像是大地的根系。
“天”与“地”,这两个在地球文明中代表着宇宙基本构成的概念,在蓝洞文明的文字中,竟然有着如此相似的表达。
这一发现让观测厅内的科研人员们都兴奋起来,大家纷纷围到操作台前,期待着更多的破译结果。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林曼云和舒美丽带领着科研团队,不断将卦象与晶胞数据对应,破译出了一个又一个蓝洞文明的文字符号。
这些符号中,有代表“水”“火”“风”“雷”的自然元素,也有代表“战争”“和平”“生命”“死亡”的抽象概念。
当破译到“离卦”时,系统出现了一段特殊的信息——那不是一个单一的符号,而是一段由多个符号组成的短句。
林曼云屏住呼吸,将这段短句输入翻译系统,屏幕上缓缓浮现出一行汉字:“当离火焚天,坤地载殇,乾天将赐下新生之种。
”
“离火焚天,坤地载殇,这会不会指的是蓝洞文明经历的那场星际战争?”李教授推测道,“而‘新生之种’,难道就是我们发现的这些晶胞?”林曼云点点头,心中的猜想越来越清晰:“很有可能。
蓝洞文明在战争中濒临灭绝,他们将自己的文明信息注入晶胞,也就是所谓的‘新生之种’,然后通过某种方式,将晶胞送往宇宙各处,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文明,将他们的文明延续下去。
而地球,就是他们选中的目标之一。
”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林曼云决定对晶胞进行更深入的检测。
她将一台高倍电子显微镜接入主系统,镜头缓缓靠近晶胞。
在显微镜的视野下,晶胞的内部结构清晰可见——那是一个类似蜂巢的三维结构,每一个“蜂房”中都存放着一段微小的信息片段。
当她用激光激发其中一个“蜂房”时,屏幕上立刻浮现出一段影像:画面中,一群有着蓝色皮肤、头部覆盖着透明薄膜的生物正在一座巨大的建筑前祈祷,建筑的外形与元粒子解析舱惊人地相似。
“这一定是蓝洞人!”舒美丽激动地喊道,“你看他们的建筑,和我们的元粒子解析舱几乎一模一样,这说明,我们的科技发展,很可能受到了蓝洞文明的影响。
”林曼云没有说话,而是继续激发其他“蜂房”。
更多的影像浮现出来:蓝洞人建造环形太空站的场景、他们观测宇宙的仪器、他们记录文明的文字……这些影像中,处处都能看到地球文明的影子——环形太空站的建造工艺与中国古代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有着相似之处,观测仪器的原理与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天文仪器“浑仪”竟有相通之处。
“原来如此。
”林曼云长舒一口气,眼中闪烁着顿悟的光芒,“蓝洞文明不仅将他们的信息注入晶胞,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地球文明的发展。
从古代的卦象、天文观测,到现代的科技发明,或许都有蓝洞文明的影子。
他们就像是一群沉默的引导者,在宇宙的另一端,注视着我们的成长。
”主叙议官走到林曼云身边,看着屏幕上的影像,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如果这是真的,那我们与蓝洞文明之间,就不仅仅是跨时空的联系,更是一种文明的传承。
而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接过这份传承,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
”
就在这时,操作台上的警报声突然再次响起,不过这一次,响起的是代表紧急情况的紫色警报。
屏幕上的晶胞影像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急促的数据流。
林曼云迅速调出数据解析系统,发现这些数据来自六千万光年外的蓝洞星系方向。
“不好!”她脸色骤变,“蓝洞星系的威慑场阵列正在崩溃,有一股未知的能量正在朝着地球方向袭来!”观测厅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所有人都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心中充满了不安。
4、未知能量袭来的危机应对
林曼云的手指在操作屏上飞速跳动,调出了蓝洞星系威慑场阵列的实时监测数据。
屏幕上显示,原本稳定运转的八十二座环形太空站,此刻有十七座已经失去了能量信号,剩下的太空站能量输出也在急剧下降。
防御结构中的超重力暗纹开始断裂,防辐反质子墙出现了巨大的缺口,一股暗紫色的能量正从缺口中涌出,如同一条毒蛇,朝着地球的方向快速蔓延。
“计算能量到达地球的时间!”林曼云对着通讯器大喊,声音里带着一丝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