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祖父关联(2/3)
字。
“他知道织工们还活着。
”苏轻晚的指尖抚过那个爪印,墨迹里混着点金粉,“却还是帮着王瑾……”后面的话她没说出口,但两人都明白——祖父默许了这场屠杀。
玄墨突然对着信纸低吼,尾巴扫过“沈毅”的签名,爪尖在桌面上划出深深的刻痕,像是在愤怒地控诉。
禁院深处突然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梆子敲了三下,三更天了。
沈砚将木盒收好时,发现盒盖内侧刻着幅微型地图,标注着从百工司到祖宅的密道,入口就在这口染缸的缸底。
图上还用朱砂圈出个位置——祖父书房的紫檀木柜,与他找到拓印纸的柜子分毫不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得回趟祖宅。
”沈砚的声音有些沙哑,左眉骨的刀疤在灯笼光下泛着冷光,“祖父肯定在那里藏了更多秘密。
”他想起祖父总说“沈家的根在书房”,小时候不懂,此刻才明白那根里埋着多少血与泪。
玄墨突然对着染缸内壁嚎叫,声音里带着急切。
沈砚用匕首撬开缸底的石板,露出条仅容人匍匐的密道,通道里弥漫着浓重的狐臊味,墙壁上的砖刻着与木盒地图相同的标记。
他往里面扔了个火折子,火光映出只蜷缩的黑影,发出“呜呜”的哀鸣。
“是只老狐狸。
”苏轻晚认出那粗硬的灰白毛发,与木盒底的狐毛完全相同。
老狐狸的前爪受了伤,伤口处缠着染血的布条,布条上绣着狐尾草图案——是苏文渊的针法。
它看见玄墨时,突然挣扎着爬过来,嘴里叼着块染血的绸缎,上面绣着个“毅”字。
“是祖父救了它。
”沈砚解开老狐狸的布条,伤口处涂着苏家特有的止血药膏,“它知道真相。
”老狐狸突然咬住他的手腕,将块冰凉的东西塞进他手心——是枚玉佩,刻着“沈”字,背面却嵌着块鸽血红宝石,与水纹绫上的狐爪印材质相同。
玉佩接触到沈砚体温的瞬间,宝石突然亮起红光,投射出段模糊的影像:祖父穿着禁军统领的铠甲,将老狐狸塞进染缸;王瑾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半块染梭;苏文渊被绑在柱子上,胸口插着那把刻着“沈”字的匕首,鲜血染红了衣襟。
“祖父杀了苏伯父。
”沈砚的声音像被冻住,玉佩从掌心滑落,在地上摔出道裂痕,“他是为了灭口。
”影像里的祖父突然回头,眼神里的痛苦与愧疚,与他临终前的眼神完全重合,让沈砚的心脏像被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老狐狸对着影像哀嚎,用头蹭着沈砚的手背,像是在安慰,又像是在诉说。
玄墨突然窜进密道深处,很快叼回来件沾血的铠甲碎片,上面刻着“左营”二字,边缘还留着被利器砍过的痕迹——是二十年前禁军左营的制式铠甲。
“祖父后来反悔了。
”苏轻晚捡起铠甲碎片,上面的血迹已经发黑,却仍能看出是喷溅状,“他和王瑾反目,被打成叛徒。
”她想起父亲医案夹层的处方,日期正是苏氏染坊大火后三天,上面写着“沈将军创伤药”,原来父亲是在救治祖父。
禁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王瑾嘶哑的喊叫:“仔细搜!那只老狐狸肯定藏在附近!”沈砚将老狐狸塞进斗篷,玄墨叼着木盒率先钻进密道。
苏轻晚最后个进去时,回头看见灯笼光下王瑾的脸,他手里拿着张画像,上面画着只尾尖带白毛的黑猫,正是玄墨的模样。
密道里比想象中长,爬了约莫半个时辰,才看见前方透进微光。
出口藏在祖宅后院的枯井里,井壁上的砖刻着狐尾草图案,与苏氏染坊的密道相连。
沈砚爬出井口时,正撞见管家举着灯笼巡夜,老头看见他怀里的狐狸,手里的灯笼“哐当”掉在地上,火光明灭间,露出他袖口沾着的迦南香灰。
“老奴就知道您会回来。
”管家的声音带着哭腔,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将军临终前嘱咐过,若您发现了木盒,就把这个交给您。
”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本泛黄的日记,封面上写着“沈毅亲启”。
日记里记录着祖父的挣扎:从最初受命于李涵监视太子,到发现王瑾用织工骨粉染绫,再到被迫杀死苏文渊后的悔恨。
最后页写着:“三月初三,吾儿砚儿生辰,愿他此生不染血腥,奈何沈家欠的债,总要有人还。
”字迹被泪水晕开,模糊了“砚儿”二字。
“三月初三是我的生辰。
”沈砚的眼眶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