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陕北民间故事(2/3)
村口那棵老槐树下,正站着一位老人。
白发白须,披着件厚厚的军大衣,手里拄着根龙头拐杖。
正是村里最年长的九太公,今年整整一百岁,据说年轻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
那猪跑到九太公面前,忽然停住了脚步,前腿一屈,竟像人一样跪了下来!
后面追来的人都傻了眼,一个个呆若木鸡。
九太公不慌不忙,打量着眼前这头无毛猪,忽然哈哈大笑:“好个守粮童子,果然有些灵性!”
九太公轻轻拍了拍猪头:“知道你死得冤,但这就是你的命数。
放心去吧,来世必得人身。
”
那猪仿佛听懂了,居然点了点头,然后轰然倒地,这回是真的死了。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前。
“还愣着干什么?”九太公拄着拐杖,“抬回去,开宴!”
王老憨战战兢兢地问:“九太公,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九太公微微一笑:“此乃祥瑞之兆!这猪本是山神座下守粮童子转世,如今功德圆满,回归神位去了。
它的肉身能留在咱们王家坳,是咱们全村人的福气!”
人们将信将疑,但九太公德高望重,没人敢质疑。
几个年轻人上前抬猪,说也奇怪,那猪似乎变轻了许多,四个人就很轻松地抬起来了。
回程的路上,九太公走在最前面,拐杖敲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拾猪的队伍跟在后面,再后面是全村老小,浩浩荡荡,宛如一支迎神队伍。
王老憨家的院子又重新热闹起来。
这回大家干活格外卖力,仿佛不是在准备年货,而是在完成某种神圣的仪式。
九太公坐在太师椅上,捋着胡须看年轻人忙活。
猪被开膛破肚时,人们又发出一声惊呼——那猪的心脏竟然还在微微跳动!
“不必惊慌,”九太公慢条斯理地说,“这是灵猪最后的慈悲,心还跳着,说明它的福泽还在,吃了它的肉,能保一年平安。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话一出,大家更加肃然起敬。
傍晚时分,王家院子里摆开了十张大桌。
每桌中央都摆着一大盆红烧肉,油光锃亮,香气扑鼻。
九太公被请到上座,他夹起第一块肉,高高举起:“今日咱们吃的不是普通的猪,是山神赐福!吃了这肉,来年必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众人欢呼起来,纷纷举杯。
起初的恐惧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节日的狂喜。
酒过三巡,年轻人起哄要九太公讲讲这“灵猪”的来历。
九太公抿了一口酒,眼睛眯成了两条缝:“话说六十年前,我也遇到过一桩奇事...”
所有人都竖起耳朵。
“那是在长白山脚下,一头被宰的麋鹿居然站了起来,对着猎手作了三个揖才倒下。
当时有个老道士说,这是山神显灵。
果然,那年虽然兵荒马乱,那个村子却太平无事,庄稼收成特别好。
”
九太公又呷了一口酒:“天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