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明基建录> 第2章 记忆的支点

第2章 记忆的支点(1/3)

后颈的钝痛像潮水般慢慢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寒泉浸骨的清醒——不是初春融雪的凉,是从魂灵里渗出来的、带着异世疏离感的冷。

     朱墨,不,现在该叫朱允炆了。

    他陷在铺着云纹锦褥的床榻里,背脊贴着柔软却陌生的锦缎,目光空茫地凝着头顶那方绣金蟠龙帐幔。

    明黄的帐料垂着珍珠络子,风从半开的窗缝里溜进来,络子轻轻晃,龙鳞的暗纹便在微光里忽明忽暗,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在呼吸。

     属于“朱允炆”的记忆,正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往他意识里钻。

    不是温和的流淌,是碎玻璃似的嵌——每一片都带着尖刺,扎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最先清晰的是父亲朱标的脸。

    那是张温厚的脸,眼角有淡淡的细纹,说话时总带着笑意,曾握着他的手教他写“民为贵”三个字,指尖的温度还残留在他掌心。

    可下一秒,这张脸就灰败下去,躺在灵柩里,身上盖着明黄色的衾被,母亲吕氏趴在棺木上哭,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反复念着“标儿,你怎么就走了……” 然后是皇祖父朱元璋。

    那是座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山。

    他记起去年在文华殿,皇祖父考他《资治通鉴》,苍老的手指点着“藩镇之祸”那一页,眼神像覆着霜的刀锋:“允炆,你说,若藩王势大,该当如何?”那时的“朱允炆”只敢低着头,声音细得像蚊子叫:“皇祖父……当以仁化之。

    ”皇祖父没说话,只是盯着他,那目光像能穿透皮肉,看进骨头里,让他后背的汗湿了一层又一层。

     还有那些叔王。

    燕王朱棣的脸最是清晰——高鼻梁,深眼窝,笑的时候眼角会往上挑,可眼底藏着冷光。

    去年秋猎,朱棣一箭射穿两只奔兔,回头冲他举着弓,声音洪亮:“皇太孙,这天下的猎物,从来都是强者得之。

    ”那时他只觉得叔王勇武,此刻想来,那话里的机锋,竟像淬了毒的针,扎得他心口发疼。

     “靖难……削藩……皇宫大火……” 这三个词突然从记忆碎片里跳出来,像三根淬了冰的锥子,狠狠扎进他的思绪。

    朱允炆猛地从床榻上坐起,动作太急,锦被滑落到膝头,他才发现后背的中衣已经被冷汗浸透,贴在皮肤上,凉得刺骨。

     不行!绝对不行! 他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

    前世做工程师时,他最不信的就是“命运”——再复杂的桥梁,只要找对受力点就能架起来;再难修的隧道,摸清地质就能打通。

    这一世,他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重蹈“朱允炆”的覆辙?身死国灭,连尸骨都找不到,那太窝囊! 求生的念头像野火般窜起来,瞬间压过了魂穿的恍惚和对异世的陌生。

    他深吸一口气,胸腔里涌入带着龙涎香的空气,属于工程师的本能慢慢回笼:面对任何复杂系统,第一步永远是摸清现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总得找到那个能撬动全局的“支点”,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还带着刚醒的沙哑,却比刚才多了几分沉定,不再是原主那股温吞的软:“来人。

    ” 殿外的脚步声几乎是立刻响起的,轻得像猫爪落地。

    一个穿着青色宫装的小宫女先探了探头,见他坐起身,又飞快地缩回去,紧接着,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躬着身子走了进来。

     这太监看着约莫四十岁,眼角有几道细密的纹路,穿着石青色的内侍服,腰间挂着个小小的玉牌,走路时腰背弯得很弧度,双手交叠放在腹前,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他走到床前三步远的地方停下,膝盖微微一曲,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还掺了点掩饰不住的喜悦:“殿下,您可算醒了!太医昨儿还说,您要是今儿再不醒,就得请陛下过来了。

    这会儿要不要用些粥水?小厨房温着莲子百合粥,太医说您刚醒,得吃些软和的养着。

    ” 朱允炆的目光在他脸上扫了一圈,又落回他那双手上——手指修长,指腹有薄茧,不是养尊处优的样子,倒像是常做些笔墨活计的。

    他慢慢点头,声音平稳:“粥稍后再用。

    你叫什么名字?” 太监愣了一下,眼角的细纹似乎皱得更明显了些,手指悄悄捏了捏衣角,随即又把腰弯得更低了些:“回殿下,奴婢王钺,原是东宫典玺局的人。

    太子爷……薨了之后,陛下特旨调奴婢过来伺候殿下起居,算来也有半年了。

    ” 王钺。

     朱允炆在脑子里翻找记忆碎片。

    哦,是有这么个人——原主记性子软,东宫的内侍宫女里,总有些想攀高枝的敢怠慢,唯有这个王钺,做事一直妥帖,上次原主不小心打翻了皇祖父赏的砚台,还是王钺悄悄收拾干净,没让第三人知道。

    是个谨慎、识趣的,眼下倒能用。

     他没露声色,只是指了指床边的矮几:“去,把文房四宝拿来。

    ” “是。

    ”王钺应得快,可起身时,朱允炆分明看见他瞳孔微缩了一下,手指在身侧顿了顿——想来是诧异的。

    原主素日里除了读儒家典籍,极少主动要笔墨,更别说刚醒过来就急着要这些。

    但王钺没多问,只是躬身退了出去,脚步依旧轻得没声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一会儿,小宫女端着粥进来了。

    白瓷碗里的莲子百合粥冒着热气,米油熬得厚厚的,飘着淡淡的甜香。

    朱允炆靠在床头,小宫女想喂他,被他摆手拒绝了——他还没习惯被人伺候。

    自己端着碗,小口小口地喝。

    米粥的暖意顺着喉管滑下去,像一道微弱的光,驱散了盘踞在骨缝里的寒意,连脑子都清明了不少。

     王钺也捧着文房四宝回来了。

    一方端砚,一锭徽墨,几支狼毫笔,还有一叠洒金宣纸,整整齐齐地摆在矮几上。

    他还细心地磨好了墨,墨汁浓得发乌,在砚台里泛着光。

     “你们都出去吧,王钺留下。

    ”朱允炆放下空碗,用锦帕擦了擦嘴角。

    小宫女福了福身,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殿门被轻轻带上,偌大的寝殿里,只剩下他和王钺两个人。

     王钺识趣地退到墙角,垂着头,像尊安静的石像,连呼吸都放得更轻了。

     朱允炆拿起一支狼毫笔。

    笔杆是象牙的,握在手里温润,可对习惯了钢笔、签字笔的他来说,还是有些别扭。

    他蘸了蘸墨,笔尖立刻吸饱了墨汁,在宣纸上轻轻一点,便晕开一个小小的墨点。

     他深吸一口气,手腕微动,在宣纸顶端写下一行字——只是这字,既不是楷书,也不是行书,是后世的简化字,旁边还缀着几个歪歪扭扭的英文字母:SWOT分析——大明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孙朱允炆。

     墨色落在洒金宣上,像把一个异世的秘密,悄悄刻在了这时代的纸页上。

     笔尖在纸上走得又快又急,墨痕里裹着他的慌,也藏着他的定。

     优势(Strengths) 第一个词落下时,他的眼神亮了亮。

     身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神女转世,平定四方 三国渔皇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 杨过:头戴虎头帽,谁来和谁闹 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 奋斗在激情岁月 一枪定山河 我自己搞,新大魏! 鬼王爷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大明工业导师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在大唐苟活 玄黄十二域 一人之下:开局遮天九秘! 渺尘(1v1) 药王谷伪父女 (师徒,1v1) 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叫声堂哥听听 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 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 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 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 财倾山海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翰土惊尘 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 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 娘子,我真是杀手 九鼎圣王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蟠龙谜局 反击皇宫 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 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 我在六界磕CP 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