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中国式家长(1/3)
回到客厅,杨皓已经在那古香古色的茶几上备齐了一套精致的茶具,顺手泡了壶绿茶。
那茶香四溢、烟雾缭绕的,给整个空间添了几分静谧和雅致。
大家陆陆续续围坐下来,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就集中在杨皓手里的茶具上了,看着他那熟练又花哨的茶艺表演。
赵爷爷自己也是个玩茶的老手,看到杨皓的泡茶手法,眼睛里满是欣赏。
忍不住夸赞说:“这手艺哪儿学来的?挺像那么回事儿。
”他的话语中透着对杨皓专业手法的认可。
妈妈微笑着接茬儿,语气里带着那么点儿无奈:“他呀,总爱学这些不务正业的东西。
”
姑姑显然察觉到了妈妈的不对劲,便关心地问:“你最近是不是挺累的,怎么看着有点儿打不起精神来?”
妈妈轻描淡写地回答:“哪儿的话,昨儿晚上去游了个泳。
平时不怎么动,猛地游一回,还真是挺费劲的,到现在都还没缓过劲儿来。
”
爸比端起茶杯,咂了一口那香气扑鼻的绿茶,然后慢悠悠地说:“那是因为你非跟孩子们较劲儿,岁数也不小了,怎么能和年轻人较劲呢?”
他的话虽然带点责怪的意思,但接着又夸赞道:“不过话说回来,皓皓,你那游泳姿势挺标准的,看着挺专业的。
”
老爸的话里充满了对儿子的肯定。
姑姑一听,知道是累的,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便转头问杨浩:“对啊,说说你都学了些什么?”
杨皓意识到,他们这是想了解自己的水平,以便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这正是姑姑一家高效做事的风格。
他心中暗想,或许可以借此机会向家人展示一下自己在其他领域的学习成果,以免他们为自己安排过多的学习计划,导致日后无法承受而陷入困境。
基于这个考虑,他开始详细解释美国中学的课程设置:“美国的中学教育分为两个主要的类别: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必要且合理的知识框架,以适应社会的根本需求。
而选修课程则种类繁多,可以充分迎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促进其个人特长的成长。
详细的课程内容:
英语类科目:与咱们国家的语文课程相似,包含了历史小说、戏剧创作、世界文学、莎士比亚作品、诗歌、散文等丰富的内容。
数学:涵盖了几何、代数、微积分、统计学等领域。
自然科学类:这一领域广泛,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天文学和科学技术。
社会科学:主要讲授美国历史、世界历史、美国政府和政治运作、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科目。
体育:每个学校提供的项目可能有所不同,常见的体育活动有篮球、足球、棒球、网球、越野跑、垒球、英式足球、曲棍球等。
有些学校还提供高山滑雪、高尔夫、水球、游泳和潜水、冰球、赛艇等项目。
艺术类:涉及合唱、绘画、乐器演奏、戏剧表演、陶艺、摄影、平面设计等多个方面。
美国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课程内容与国际标准接轨,走在时代前沿,这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潜力和创造力。
”
说罢,杨皓展示了他在美国的中学课程表,这是他亲自整理的。
家庭成员们轮流传阅着课程表,姑姑拿到手一瞅,咂巴着嘴不禁赞叹道:“这课程设置得很全面嘛,比我们国内的课程内容都要广泛。
”
妈妈撇撇嘴,语带嘲讽接茬说道:“确实很全,我可以证明这一点。
看你游泳的样子挺专业的,遗憾的是,你的主修科目成绩实在是一塌糊涂。
”
杨皓听后急忙辩解:“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
在美国,学校并不那么注重这些,只要学分达标就可以了。
按照美国的标准,我也算是个优秀的学生。
”
爸爸察觉到杨皓和妈妈的争论即将升温,立刻打断道:“难怪美国的大学理工科中本国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从事科研工程的都是留学生。
”
“也不全是这样”,杨皓反驳说,“主要是两点原因:一是美国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机会很多;
二是他们更看重那些赚钱的行业的职业前景。
比如金融、律师、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