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四士归心赴幽燕,共拓边庭新篇章(2/3)
袖口磨破了,邓铿的靴子沾着泥,房衍的账册边角卷起,杜哲的卷宗上还留着赶路时不小心泼上的茶渍。
他忽然想起当年在楚州,正是这四人:刘晔主政,让楚州从乱到治;邓铿整军,让护卫队成了劲旅;房衍理财,让府库从空到满;杜哲理刑,让楚州夜不闭户。
“你们……”龙天策一时语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这四人在楚州已是朝廷倚重的能吏,刘晔甚至已被吏部拟为江南道巡察使,前途无量。
可他们竟为了自己,辞了安稳的官职,千里迢迢奔赴这苦寒的幽州。
“将军不必多言。
”刘晔看出他的心思,笑道,“当年在定远,将军说‘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我等信了;在楚州,将军做到了。
如今幽州百姓受苦,将军来了,我们便也该来——在哪儿不是做事?能跟着将军,把这塞北边城,也变成第二个楚州,才是我等的心愿。
”
黄强、夜凌等人也赶了出来,见是四位先生,都喜出望外。
夜凌抱拳道:“先生们来得正好!将军正愁没人算清契丹的弯弯绕呢!”
龙天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荡,伸手一引:“走,进府细说!今日咱们不聊别的,就聊怎么让幽州变个样!”
刺史府的书房里,很快燃起了炭火,驱散了塞北的寒意。
刘晔铺开幽州地图,手指点在几个标记着“荒田”的区域:“将军,幽州多山,但河谷地带可种粟、麦。
楚州当年推行‘军屯+民屯’,士兵闲时种地,百姓给军粮免赋税,此法或许可照搬。
只是幽州天冷,得先请农官改良种子,赶在谷雨前把荒田开出来。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邓铿则指着城防图,与夜凌讨论起来:“守城的弩箭得换,我带了楚州工匠改良的‘破甲弩’图纸,射程能加三十步;守城兵得练‘梯次防御’,契丹善攀城,得让前队用长枪捅,后队用滚石砸,弩手在城头补射,形成三层防护。
”
房衍翻开账册,眉头微蹙:“幽州府库现存的粮草,只够三个月。
但我查了旧档,幽州的皮毛、药材是契丹、奚族急需的,咱们可以开‘互市’——用粮食换他们的皮毛,再把皮毛运到中原卖,一来一回,既能换粮,又能稳住他们别来抢。
”
杜哲则将卷宗摊开,指着其中一页:“契丹可汗阿保机近年想统一各部,但他的弟弟耶律剌葛不服,去年两人还在草原上打了一架。
咱们可以派人去耶律剌葛那儿送些‘礼物’,让他们内斗,没空南下。
”
龙天策坐在主位,听着四人你一言我一语,原本杂乱的思绪渐渐清晰。
他看着刘晔规划屯田时的笃定,邓铿设计防务时的精细,房衍盘算互市时的精明,杜哲分析敌酋时的锐利,忽然觉得,幽州的风雪似乎没那么冷了。
“就按你们说的办!”龙天策一拍桌子,眼中燃起斗志,“刘先生,你主民政,领屯田、抚民之事;邓先生,你协管军备,整饬城防、训练边军;房先生,你掌财政,打理府库、开设互市;杜先生,你管情报,派人渗透契丹、奚族,摸清他们的动静!”
“黄强、夜凌,”他转向武将们,“你们听四位先生调度,他们要人手给人手,要物料给物料,谁敢拖沓,军法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