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耕读同田均赋役,士绅崩溃撼根基(2/3)
诩“书香门第”的读书人。
杞县的孔家,是当地有名的“文化世家”,虽无高官,却因祖上是孔圣人后裔,在地方上颇有威望。
孔家族长,正是那日在演武场怒骂“牝鸡司晨”的孔老秀才。
此刻,孔老秀才正对着祖宗牌位,嚎啕大哭。
“列祖列宗啊!你们睁开眼看看吧!这是什么世道啊!士绅与百姓同耕同赋,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孔老秀才捶打着胸膛,花白的胡子沾满了泪水,“我们孔家,世代耕读传家,靠的就是这免税的体面!如今要我们跟泥腿子一样纳粮,这是要断我孔家的根啊!”
他的儿子,一个三十多岁的秀才,也唉声叹气:“爹,这可如何是好?我们家虽只有两百亩地,但若是纳粮,家里的用度,怕是要捉襟见肘了。
我寒窗苦读十年,好不容易考中秀才,不就是为了摆脱那‘纳税服役’的苦役吗?”
“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孔老秀才猛地站起身,朝着县衙的方向,声嘶力竭地呼喊,“龙天策!你个黄口小儿!你懂什么!士绅是教化百姓的表率,是维系纲常的支柱!让我们与百姓同耕同赋,是动摇国本!是逆天而行!”
他的呼喊,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却无人响应——百姓们正忙着丈量土地,计算自家该纳多少粮,对这位老秀才的悲愤,早已麻木。
士绅们的崩溃,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心理上的崩塌。
他们世代享受的特权,让他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他们是“劳心者”,百姓是“劳力者”;他们是“君子”,百姓是“小人”;他们免税,是天经地义;百姓纳税,是理所当然。
而龙天策的政令,彻底颠覆了这种认知。
几日后,当县衙的差役,拿着土地清册,挨家挨户登记田亩,核算赋税时,士绅们的反抗,达到了顶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的闭门不出,声称“身体不适”,拒绝配合;有的拿出祖上的功名文书,试图以此对抗政令;有的甚至煽动佃户,说龙天策“搜刮无度”,要他们一起“抗粮”。
郑三更是联合了几个士绅,带着家丁,堵在了县衙门口。
“龙天策!你出来!”郑三状若疯癫,指着县衙大门怒吼,“你凭什么让我们跟百姓同耕同赋?我们是士绅!是有功名在身的!你这样做,是违逆祖制!是要遭天谴的!”
县衙内,龙天策正在与玉倾城商议如何应对。
“这些士绅,看来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龙天策皱了皱眉。
玉倾城平静地说:“他们反抗得越激烈,越说明这政策打到了他们的痛处。
我们不能退缩。
”
“我知道。
”龙天策点头,转身对亲卫下令,“传我命令,郑三等人,聚众闹事,阻挠公务,先将他们拿下,关进大牢,待查清他们名下的土地和偷税漏税的证据,一并处置!”
“是!”亲卫领命,很快,一队衙役冲出县衙,将郑三等人制服。
郑三被按在地上,还在疯狂地嘶吼:“龙天策!你不能这样对我!我是士绅!我是……”
他的话,在冰冷的锁链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