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智囊云集渤海郡,群英毕至待东风(2/3)
信中只写了八个字:“你爹随后就到。
”
高士仓,花蓉的丈夫,现任汴州观察使。
他出身寒门,却凭借才干与龙天策的举荐,一路升至观察使,不仅精于地方治理,更与河南道的官员往来密切,人脉广博。
当年他与花蓉的婚事,还是龙天策做的媒。
接到密信时,他正在处理汴州漕运事务,看完信,当即安排好副手,带上两名熟悉山东士族的幕僚,登上了前往渤海的官船。
临行前,他对属下笑道:“龙郡王的事,就是我的事,这趟渤海,非去不可。
”
当赵大陆带着一身铁匠铺的烟火气,与身着观察使官服的高士仓在渤海码头相遇时,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尽在不言中——他们都是从睢阳的泥土里走出来的,都欠着龙天策一份情,更明白此行的分量。
群英毕至:渤海堂上聚风云
半月后,渤海郡王府的议事堂,第一次显得有些拥挤。
堂内,左侧站着夜凌、林冲、吴天狼等武将,个个身姿挺拔,杀气凛然;右侧坐着刘晔、房衍、杜哲、邓铿四位谋士,神情沉静,目光深邃。
堂下,花蓉正与赵大陆说着睢阳的近况,赵胜站在一旁,时不时插句嘴;鲁元达抱着酒葫芦,与鲁大胜低声说笑,却不忘竖起耳朵听着堂上的动静;风影身形一闪,从门外进来,对龙天策低声道:“大哥,高士仓大人到了。
”
众人纷纷起身,只见高士仓一身青色官袍,稳步走入堂中,对着龙天策拱手笑道:“龙郡王,别来无恙?”
“高观察使,远道而来,辛苦了。
”龙天策上前一步,与他并肩而立,目光扫过满堂的群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刻,从睢阳的乡绅到汴州的观察使,从京兆府的功曹到河东的县令,从嗜酒的和尚到勇猛的战将,从精于律法的谋士到熟悉人情的“活地图”……这些曾与他在不同战场、不同地域并肩作战的人,因他一声召唤,齐聚渤海。
“诸位,”龙天策走到堂中,声音沉稳有力,“高唐血案,不是一桩简单的杀良冒功案。
徐质的背后,是博州官场的盘根错节,是山东士族的利益交织。
我们要查的,不仅是几百条冤魂的公道,更是要撕开这层包庇纵容的黑幕,让大唐的律法,能照进高唐的每一寸土地。
”
刘晔上前一步,手中捧着一卷卷宗,沉声道:“郡王放心,属下已带齐近年博州的刑案卷宗,徐质若想在律法上做手脚,属下定能找出破绽。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
杜哲则拿出一幅山东士族的图谱,指着其中几处标记:“据属下所知,徐质是青州徐家的旁支,而青州徐家与博州刺史是姻亲。
要动徐质,需先切断他与这些士族的联系,让他成为孤家寡人。
”
邓铿接口道:“属下已查过博州军的布防,徐质当年剿匪的三千郡兵中,有不少是他的私兵。
若他狗急跳墙,属下愿领兵牵制,确保调查不受干扰。
”
房衍则看向房外:“高唐县经历血案,百姓必是惶惶不安。
属下愿先行一步,前往高唐周边安抚民心,收集徐质的罪证——百姓的眼睛,才是最亮的镜子。
”
高士仓抚须笑道:“河南道与山东士族往来密切,属下愿以观察使的身份,与博州刺史府交涉,为诸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