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著述立传暂不想(1/3)
珍卿满心想着马上回国,三哥其实没什么意见,只是他说德国局势险恶,必须把仲礼这倔头送到美国才放心。
他之前叫裴先生帮忙说服仲礼,美国那边元礼也帮忙联系好学校,只等仲礼带成绩单去考试就完事。
可是,不亲眼见仲礼坐上赴美的船,他实在不能放心。
珍卿闻说也冷静下来,她比三哥还望仲礼去美国,最初报考大学就想让他去美国。
德国现在已经全民疯魔,连裴先生也该继续待在那。
他们托裴先生劝说仲礼,仲礼现在已经被说动,现下正在走转学的流程。
仲礼有过阳奉阴违的事迹,不看着他上船是不放心。
三哥往慕尼黑打两次电报,催促仲礼跟裴先生过来,但是裴先生有事耽搁,叫仲礼自己先到法国。
仲礼这倔强的小孩不干。
这一边,汤韵娴女士帮他们订船票,珍卿跟四姐开始收拾行装,仲礼拧巴着不肯动手,三哥只好亲去一趟德国。
多事之秋,珍卿不大愿意叫三哥去,可仲礼不出来也不安心,珍卿想陪他同去,可三哥说她最好在此坐镇,有事也方便周旋。
三哥走时,珍卿叫他把保镖戴三、庞勋都带上,这二人证件齐全可以相对自由地出入境,但三哥坚持只带一个戴三。
珍卿还跟德国的学界朋友沟通,请他们帮忙接待一下三哥,别不小心卷入德国的政治风潮。
三哥走后,珍卿和四姐除了打点行李,手头还有许多事要收束。
譬如四姐承包军服的设计生产,若为赶进度随便应付,弄不好要吃不了兜着走,便跟汤女士、万兴禾商量,如何可能的设计问题把控好。
她的豆腐作坊也得马上转让。
珍卿在巴黎国立美校上课,达芒先生说按水平她早出师,把她安排在明年春天毕业,意即明春三月才能拿毕业证明,但珍卿也顾不得那么多,这年头一纸文凭还没那么重要。
珍卿那本浅通的《中国“法”的渊源》,本欲借古人智慧点化当代中国青年,一发行不但中国青年竞相阅读,不觉间点燃对中国古人智慧的兴趣,连埋头故纸堆的遗老也买去读。
国内的文化热辐射到国外,更刺激了欧洲出版商的热情,除了对华人发行现成的中文版,珍卿译的英文版也一样发行。
不少名大学跟学术协会请她讲演,珍卿对于演讲邀请没有全拒,之前讲演朗读折腾了一个月。
出版商也想在售书上搞噱头,说洋人也深为中国的古典艺术倾倒,请杜小姐以毛笔为读者签售新书,而且最好一部分现场签售,城中许多名流显贵将亲赴会场——洋人觉得著者签名的书籍无价,可以作为古董传给子孙后代。
珍卿最终没答应搞什么现场签售,只答应在家给他们签五千本,之后由出版商随便怎么操作,反正别拿现场签售当幌子。
目下,她只签了五分之一不到,便闻杜太爷旦夕盼她归国,珍卿在违约和熬夜间选了熬夜。
他们定船票整行装没瞒多久,到处纷传易先生一家要提前回国,多少人打电话或亲来求证,珍卿趁机说明动向,免了一一告知的麻烦,但随之而来太多饯行宴,珍卿每天忙得睡不到五小时。
终于把该忙活的事情忙完,珍卿两面忧心无心做事。
三哥说仲礼和裴浚遇到麻烦,但没有明说是什么麻烦,反正都由三哥来解决。
珍卿免不了为此悬心。
幸好,国内来电说杜太爷肺炎在好转,勉强去了她心头一重阴霾。
三哥准备去德国时,珍卿就把能想到的人脉都想到,现在三哥说仲礼和裴浚遇到麻烦,她绞尽脑汁想不出更多人脉。
天天愁头烦恼弄得寝食不安,只好做点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一日,她早起在家看这些年的家书,发现杜太爷的家书文字寥寥,却每从字行间透露牵挂和惦念,而他碍于种种缘故又吝于表达。
珍卿捧着杜太爷的家书,翻覆看过惊觉时间之快。
她跟杜太爷做了二十一年祖孙,比她上辈子的人生都长久。
正看着信,汤女士叫珍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