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2/3)
,天子拱手而已,竟移龟鼎焉。
周兴、来俊臣罗织衣冠,朝野惧慑,御史大夫李嗣真上疏谏曰:“臣闻陈平事汉祖,谋疏楚之君臣,乃用黄金七十斤,行反间之术。
项羽果疑臣下,陈平之计遂行。
今告事纷纭,虚多实少。
如当有凶慝,焉知不先谋疏陛下君臣,后除国家良善。
臣恐有社稷之祸。
伏乞陛下回思迁虑,察臣狂瞽,然后退就鼎镬,实无所恨。
臣得殁为忠鬼,孰与存为谄人。
如罗织之徒,即是疏间之渐,陈平反间,其远乎或?”遂为俊臣所构,放于岭表。
俊臣死,征还,途次桂阳而终,赠济州刺史。
中宗朝,追复本官。
宗楚客兄秦客,潜劝则天革命,累迁内史。
后以赃罪那,流于岭南而死。
楚客无他材能,附会武三思。
神龙中,为中书舍人。
时西突厥阿史那、忠节不和,安西都护郭元振奏请徙忠节于内地,楚客与弟晋卿及纪处讷等纳忠节厚赂,请发兵以讨西突厥,不纳元振之奏。
突厥大怒,举兵入寇,甚为边患。
监察御史崔琬,劾奏楚客等,曰:“闻四牡项领,良御不乘;二心事君,明罚无舍。
谨按宗楚客、纪处讷等,性唯险诐,志越谿壑。
幸以遭遇圣主,累忝殊荣,承恺悌之恩,居弼谐之地,不能刻意砥操,忧国如家,微效涓尘,以裨川岳。
遂乃专作威福,敢树朋党。
有无君之心,阙大臣之节。
潜通猃狁,纳贿易赀;公引顽凶,受赂无限。
丑闻充斥,秽迹昭彰。
且境外交通,情状难测。
今娑葛反叛,边鄙不宁,由此赃私,取怨外国。
论之者取祸以结舌,语之者避罪而钳口。
晋卿昔居荣职,素阙忠诚,屡以严刑,皆由黩货。
今又叨忝,频沐殊恩,厚禄重权,当朝莫比。
曾无悛改,乃徇赃私。
此而容之,孰云其可!臣谬忝公直,义在触邪,请除巨蠹,以答天造。
”中宗不従,遽令与琬和解。
俄而韦氏败,楚客等咸诛。
苏安恒博学,尤明《周礼》、《左氏》。
长安二年,上疏谏请复子明辟,其词曰:“臣闻:忠臣不顺时而取宠,烈士不惜死而偷生。
故君道不明,忠臣之过;臣道不轨,烈士之罪。
今太子年德俱盛,陛下贪其宝位而忘母子之恩,蔽太子之元良,据太子之神器。
何以教天下母慈子孝,焉能使天下移风易俗惟陛下思之:将何圣颜以见唐家宗庙,将何诰命以谒大帝坟陵?”疏奏不纳。
魏元忠为张易之所构,安恒又中理之。
易之大怒,将杀之,赖朱敬则、桓范等保护获免。
后坐节悯太子事,下狱死。
睿宗即位,下诏曰:“苏安恒文学立身,鲠直成操,往年陈疏,忠谠可嘉。
属回邪擅权,奄従非命,与言轸悼,用恻于怀。
可赠谏议大夫。
”
张柬之既迁则天于上阳宫,中宫犹以皇太子监国,告武氏之庙。
时累日阴翳,侍御史崔浑奏曰:“方今国命初复,正当徽号称唐,顺万姓之心。
柰何告武氏庙庙宜毁之,复唐鸿业,天下幸甚!”中宗深纳之。
制命既行,阴云四除,万里澄廓,咸以为天人之应。
武三思得幸于中宗。
京兆人韦月将等不堪愤激,上书告其事。
中宗惑之,命斩月将。
黄门侍郎宋璟执奏,请按而后刑。
中宗愈怒,不及整衣履,岸巾出侧门,迎谓璟曰:“朕以为已斩矣,何以缓?”命促斩。
璟曰:“人言宫中私于三思,陛下竟不问而斩,臣恐有窃议。
故请按而后刑。
”中宗大怒,璟曰:“请先斩臣,不然,终不奉诏。
”乃流月将于岭南,寻使人杀之。
柳泽,睿宗朝太平公主用事,奏斜封官复旧职,上疏谏曰:“药不毒不可以触疾,词不切不可以裨过。
是以习甘旨者,非摄养之方;迩谀佞者,积危殆之本。
陛下即位之初,纳姚、宋之计,咸黜斜封。
近日又命斜封,是斜封之人不忍弃也,先帝之意不可违也若斜封之人不忍弃,是韦月将、燕钦融之流不可褒赠;李多祚、郑克义之徒不可清雪。
陛下何不能忍于此,而独忍于彼使善恶不定,反覆相攻,致令君子道消,小人道长;为正者衔冤,附伪者得志。
将何以止奸邪,将何以惩风俗耶?”睿宗遂従之,因而擢泽,拜监察御史。
倪若水为汴州刺史,玄宗尝遣中官往淮南采捕及诸水禽,上疏谏曰:“方今九鳸时忙,三农并作,田夫拥耒,蚕妇持桑。
而以此时采捕奇禽异鸟,供园池之玩,远自江岭,达于京师,力倦担负,食之以鱼肉,间之以稻粮。
道路观者,莫不言陛下贱人而贵鸟。
陛下当以凤凰为凡鸟,麒麟为凡兽,则之类,曷足贵也!陛下昔龙潜藩邸,备历艰危,今氛侵廓清,高居九五,玉帛子女,充于后庭;职贡珍奇,盈于内府。
过此之外,又何求哉!”手诏答曰:“朕先使人取少杂鸟,其使不识朕意,将鸟稍多。
卿见奏之,词诚忠恳,深称朕意。
卿达识周材,义方敬直,故辍纲辖之重,以处方面之权。
果能闲邪存诚,守节弥固,骨鲠忠烈,遇事无隐,言念忠谠,深用喜慰。
今赐卿物四十段,用答至言。
”
安禄山,天宝末请以蕃将三十人代汉将。
玄宗宣付中书令即日进呈,韦见素谓杨国忠曰:“安禄山有不臣之心,暴于天下。
今又以蕃将代汉,其反明矣。
”遽请对。
玄宗曰:“卿有疑禄山之意耶!”见素趋下殿,涕泗且陈禄山反状。
诏令复位,因以禄山表留上前而出。
俄又宣诏曰:“此之一奏,姑容之,朕徐为图矣。
”见素自此后,每对见,每言其事,曰:“臣有一策,可销其难,请以平章事追之。
”玄宗许为草诏,讫,中留之,遣中使辅璆琳送甘子,且观其变。
璆琳受赂而还,因言无反状。
玄宗谓宰臣曰:“必无二心,诏本朕已焚矣。
”后璆琳纳赂事泄,因祭龙堂,托事扑杀之。
十四年,遣中使马承威赍玺书召禄山曰:“朕与卿修得一汤,故召卿。
至十月,朕待卿于华清宫。
”承威复命,泣曰:“臣几不得生还。
禄山见臣宣进旨,踞床不起。
但云:‘圣体安稳否’遽令送臣于别馆。
数日,然后免难。
”至十月九日,反于范阳,以诛国忠为名,荡覆二京,窃弄神器,迄今五十余年而兵未戢。
《易》曰:“履霜坚冰,所由者渐。
”向使师尹竭股肱之力,武夫效腹心之诚,则猪突豨勇,亦何能至失于中策,宁在人谋,痛哉!
刚正第四
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
遂良复职,黜仁约为清水令。
或慰勉之,仁约对曰:“仆守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而触物便发。
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然不能碌碌为保妻子也。
”时武侯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不协,而诬奏之。
高宗临轩问仁祎,仁祎惶惧,应对失次。
仁约历阶而进曰:“臣与仁祎连曹,颇知事由。
仁祎懦而不能自理。
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则臣事陛下不尽,臣之恨矣。
请专对其状。
”词辩纵横,音旨朗畅。
高宗深纳之,乃释仁祎。
仁约在宪司,于王公卿相未尝行拜礼,人或劝之,答曰:“周鹗鹰鹯,岂众禽之偶,柰何设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耳”。
后为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
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矣,亦微臣尽命之秋。
”振举纲目,朝庭肃然。
李义府恃恩放纵,妇人淳于氏有容色,坐系大理,乃托大理丞毕正义曲断出之。
或有告之者,诏刘仁轨鞫之。
义府惧谋泄,毙正义于狱。
侍御史王义方将弹之,告其母曰:“奸臣当路,怀禄而旷官,不忠;老母在堂,犯难以危身,不孝。
进退惶惑,不知所従”。
母曰:“吾闻王陵母杀身以成子之义,汝若事君尽忠,立名千载,吾死不恨焉。
”义方乃备法冠,横玉阶弹之。
先叱义府令下,三叱乃出,然后跪宣弹文曰:“臣闻春鹦鸣于献岁,蟋蟀吟于始秋,物有微而应时,(士有)贱而言忠者。
”乃庭劾义府曰:“臣闻诬下罔上,圣主之所宣诛;心狠貌恭,明时之所必罚。
是以隐贼掩义,不容唐帝之朝;窃幸乘权,终齿汉皇之剑。
中书侍郎李义府,因缘际会,遂阶通职。
不尽忠竭节,对扬王休,策蹇励弩,祗奉皇眷。
而乃冯附城社,蔽亏日月,托公行私,交游群小;贪冶容之美,原有罪之淳于;恐漏泄其谋,殒无辜之正义。
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回天转地之威,方斯更烈。
此而可恕,孰不可容!方当金风届节,玉露启途,霜简与秋典共清,忠臣将鹰鹯并击。
请除君侧,少答鸿私,碎首玉阶,庶明臣节。
”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贬莱州司户。
秩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