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吹笙作凤凰鸣。
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余年。
后求之于山,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
果乘白鹤,驻山岭。
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后立祠于缑氏及嵩山。
(出《列仙传》) 姬乔王子是周灵王的太子。
平时喜欢吹笙,能吹出凤凰鸣叫的声音。
有一次,他在河南的伊水和洛水之间漫游,被一个叫浮丘公的道士接到嵩山上,一住就是三十年。
后来人们到山里去找他,桓良看见了他。
他对桓良说:“请你转告我家里的人,七月七日那天在缑氏山上可以等到我。
”到了七月七那天,人们来到缑氏山上,果然看见太子乔骑着一只白鹤停在山头。
只是看着人们,并不到大家跟前去,还频频举手向人们致意,过了好几天才骑鹤飞去。
后人为他在缑氏山和嵩山立了祠庙。
凤纲 凤纲者,渔阳人也。
常采百草花,以水渍封泥之。
自正月始,尽九月末止,埋之百日,煎九火。
卒死者,以药内口中,皆立活。
纲常服此药,至数百岁不老。
后入地肺山中仙去。
(出《神仙传》) 凤纲是渔阳人。
经常采集各种花草,用水泡过以后再用泥封起来。
从正月开始一直到九月末,埋在土里一百天,拿出来以后用火煎九次,成了一种有特效的药。
凡是将要死的人,只要把这种药放在嘴里,都能立刻活过来。
凤纲平时经常吃这种药,到几百岁仍然一点不衰老。
后来凤纲进了地肺山,在那里成仙而去。
琴高 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
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间,二百余年。
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之曰:“皆洁斋,候于水旁,设祠屋。
”果乘赤鲤来,坐祠中,且(且原作旦,据明抄本改)有万人观之。
留一月余,复入水去。
(出《列仙传》) 琴高是赵国人,因为有善于弹琴的技艺,在康王家做舍人。
琴高尊崇道家始祖涓、彭的修炼法术,经常在河北的冀州、涿郡一带漫游。
他活了二百多年以后,说要进入涿水里去捕捉小龙。
他和弟子们约定说:“某月某日你们都沐浴斋戒,在涿水的祠庙里等着我。
”到了约定的时间,琴高果然骑着一条红色鲤鱼从河里游出来,上岸后坐在祠庙里。
这天河边有上万人看见了他。
琴高停留了一个多月,又进入涿水中去了。
鬼谷先生 鬼谷先生,晋平公时人,隐居鬼谷,因为其号。
先生姓王名利,亦居清溪山中。
苏秦、张仪,从之学纵横之术。
二子欲驰骛诸侯之国,以智诈相倾夺,不可化以至道。
夫至道玄微,非下才得造次而传。
先生痛其道废绝,数对苏、张涕泣,然终不能寤。
苏、张学成别去,先生与一只履,化为犬,北引二子即日到秦矣。
先生凝神守一,朴而不露。
在人间数百岁,后不知所之。
秦皇时,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有鸟御草以覆死人面,遂活。
有司上闻,始皇遣使赉草以问先生。
先生曰:“巨海之中有十洲,曰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长洲二字原缺,据黄本补)元洲、流洲、光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此草是祖洲不死草也。
生在琼田中,亦名养神芝。
其叶似菰,不丛生,一株可活千人耳。
(出《仙传拾遗》)鬼谷先生是战国时代晋平公对人,因为隐居在鬼谷山中,就用鬼谷作了他的名号。
鬼谷先生原名叫王利,曾住在清溪山里。
战国时的苏秦、张仪曾向鬼谷先生学习“合纵连横”的策略。
他俩打算去游说各国的诸侯,用狡诈和斗智互相倾轧争夺,而不是用道家的主张去感化诸侯,消除征战和纷争。
这是因为道家的理论是非常深奥玄妙的,一般的平庸浅薄之辈是不可能得到道家真传的。
鬼谷先生因为他尊崇的道学越来越不被人理解接受而十分悲痛,常常一面流着泪一面给苏秦、张仪讲解道家理论。
但苏秦、张仪始终不开窍。
后来他俩学成离开鬼谷先生,先生脱下一只鞋变成了一只狗,这狗带着苏、张二人向北走,当天就到了秦国。
鬼谷先生专心致志地修道,为人朴实无华从不锋芒外露。
在世间活了好几百年,后来不知去了哪里。
秦始皇在位时,西域的大宛国有很多含冤而死的人横卧在野外道旁。
有一种鸟衔来了一种草,盖在死人脸上,死人就复活了。
官府把这事报告给秦始皇,秦始皇就派人带着那种草去请教鬼谷先生。
先生说:“大海之中有十座仙洲,它们是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光生洲、凤麟洲、聚窟洲,这种草是祖洲的不死草。
生长在琼玉的田地里,也叫养神芝。
这种草的叶子像菰米茭白,只单独生长,不是一丛丛地生长。
一株不死草,就可以救活上千的人。
” 萧史 萧史不知得道年代,貌如二十许人。
善吹箫作鸾凤之响。
而琼姿炜烁,风神超迈,真天人也。
混迹于世,时莫能知之。
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弄玉妻之。
遂教弄玉作凤鸣。
居十数年,吹箫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
公为作凤台。
夫妇止其上,不饮不食,不下数年。
一旦,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
秦为作凤女祠,时闻箫声。
今洪州西山绝顶,有箫史仙坛石室,及岩屋真像存焉。
莫知年代。
(出(仙传拾遗)) 萧史是位仙人,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得道成仙的,看容貌像是二十来岁的人。
他善于吹箫,而且能让箫发出鸾凤和鸣的声音。
萧史生得风度翩翩,潇洒英俊,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神仙。
但他却混迹在人世间,谁也不知道他是仙人。
秦穆公有个女儿名叫弄玉,也很会吹箫,穆公就把她嫁给了萧史。
从此萧史就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
学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就和真的凤凰的叫声一样,甚至把天上的凤凰也引下来了,停在他们的屋子上。
秦穆公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
萧史、弄玉就住在那里,好几年不吃不喝。
有一天,弄玉乘上凤、萧史骑着龙,两人双双升空而去。
秦国的人后来建了凤女祠,祠里还能常常听到箫声。
现在山西洪州西山顶山,还有一个石屋,里面有萧史的仙坛,还有萧史本人的图像。
不知是哪朝哪代留下的。
徐福 徐福,字君房,不知何许人也。
秦始皇时。
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数有鸟衔草,覆死人面,皆登时活。
有司奏闻始皇,始皇使使者赉此草,以问北郭鬼谷先生。
云是东海中祖洲上不死之草,生琼田中,一名养神芝,其叶似菰,生不丛,一株可活千人。
始皇于是谓可索得,因遣福及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乘楼船入海。
寻祖洲不返,后不知所之。
逮沈羲得道,黄老遣福为使者,乘白虎车,度世君司马生乘龙车,侍郎薄延之乘白鹿车,俱来迎羲而去。
由是后人知福得道矣。
又唐开元中,有士人患半身枯黑,御医张尚容等不能知。
其人聚族言曰:“形体如是,宁可久耶?闻大海中有神仙,正当求仙方,可愈此疾。
”宗族留之不可,因与侍者,赉粮至登州大海侧,遇空舟,乃赉所携,挂帆随风。
可行十余日,近一孤岛,岛上有数百人,如朝谒状。
须臾至岸,岸侧有妇人洗药,因问彼皆何者。
妇人指云:“中心床坐,须鬓白者,徐君也。
”又问徐君是谁。
妇人云:“君知秦始皇时徐福耶?”曰:“知之。
”“此则是也。
”顷之,众各散去,某遂登岸致谒,具语始末,求其医理。
徐君曰:“汝之疾,遇我即生。
”初以美饭哺之,器物皆奇小,某嫌其薄。
君云:“能尽此,为再飨也,但恐不尽尔。
”某连啖之,如数瓯物致饱。
而饮亦以一小器盛酒,饮之致醉。
翌日,以黑药数丸令食,食讫,痢黑汁数升,其疾乃愈。
某求住奉事。
徐君云:“尔有禄位,未宜即留,当以东风相送,无愁归路遥也。
”复与黄药一袋,云:“此药善治一切病,还遇疾者,可以刀圭饮之。
”某还,数日至登川,以药奏闻。
时玄宗令有疾者服之,皆愈。
(出《仙传拾遗》及《
秦始皇时,西域大宛国有很多冤屈死的人横陈在野外道旁。
有些鸟衔来一种草盖在死人脸上,死者就立刻复活了。
官府把这件事奏报给秦始皇,秦始皇就派人带着那种草到北城请教
鬼谷子说那草是东海里祖洲的不死草,长在琼玉的田地里,也叫养神芝,叶子像菰米,不成丛地生长,一株不死草就能救活上千人,始皇听后认为这种不死草一定可以找得到。
就派徐福带着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乘着楼船出海去找祖洲。
然而徐福出海后一去不回,也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后来沈羲得道成仙时,道家始祖黄帝和老子派徐福为使者来接沈羲升天。
徐福当时是乘白虎车、度世君司马生乘龙车、侍郎薄延之乘白鹿车,他们一起到人间来接沈羲。
从此人们才知道徐福已经得道成仙了,唐朝开元年间,有个读书人得了个半身枯瘦变黑的怪病,请了宫中的御医张尚容等来看也不知道是什么病。
病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