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 神仙四(2/3)
全家聚在一起商量说:“我已经病成这样了,还能活多久呢?我听说大海里有神仙,干脆我就去求仙方吧,也许就能治好我的病呢。
”家里人留不住他,只好给他派一个仆人,带上粮食来到山东登州的大海边上,正好看见海边有条空船就让他上了船,把东西也放到船里,张起船帆,随着风就走了。
这个士人在海上漂流了十几天,靠上了一个孤岛,见岛上有好几百人,好像正在朝拜一个什么人。
士人上岸后,见岸边有个女人在洗药,就向那女人打听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那女人朝远处指了指说:“你看那边在大床当中坐着的那个白发老翁,那就是徐君,大家都在朝拜他。
”士人又问徐君是什么人。
女人说:“你没听说过秦始皇时出海求仙的徐福吗?”士人说知道。
女人说:“他就是徐福。
”过了一会,朝拜的人都散了,士人就上前拜见徐福,说了自己的病情,请求徐福给治疗。
徐福说:“你得的是必死的病,但遇到了我,你就能活了。
”徐福起初给士人一些很好吃的饭食,但盛饭的碗特别小,士人嫌碗小饭太少。
徐福说:“你能把碗中的饭吃完,我就再给你添,管你吃饱,只怕你连这小碗里的饭都吃不完呢。
”士人就大口地吃饭,没吃几口,就像吃了好几大盆饭似的,很快就饱了。
徐福又给他酒喝。
酒杯也极小,刚喝一点儿就醉了。
第二天,徐福又给士人几粒黑色药丸让他吃下去,吃下去以后,就便出了好几升黑色的稀水,病就好了。
士人请求在徐福这里作点事。
徐福说:“你是人世上有官位的人。
留在这儿不合适,我会让你乘着东风回去,你别怕道路太远回不去家。
”徐福人给了他一袋黄色的药,并说:“这药能治任何疾病,再遇见有病的人,可以用羹匙量着喝一点就能治好病。
”士人回到登州以后,把药献给宫中。
当时唐玄宗把那药给有病的人吃。
一吃病就治好了。
王母使者
汉武帝天汉三年,帝巡东海,祠恒山,王母遣使献灵胶四两,吉光毛裘。
武帝以付外库,不知胶、裘二物之妙也,以为西国虽远,而贡者不奇,使者未遣之。
帝幸华林苑,射虎兕,弩弦断。
使者时随驾,因上言,请以胶一分,以口濡其胶,以续弩弦。
帝惊曰:“此异物也。
”乃使武士数人,对牵引之,终日不脱,胜未续时也。
胶青色,如碧玉。
吉光毛裘黄白,盖神马之类。
裘入水终日不沉,入火不焦。
帝悟,厚赂使者而遣去。
集弦胶出自凤驎洲,洲在西海中,地面正方,皆一千五百里,四面皆弱水绕之。
上多凤驎,数万为群。
煮凤喙及驎角,合煎作胶,名之“集弦胶”,一名“连金泥”。
弓弩已断之弦,刀剑已断之铁,以胶连续,终不脱也。
(出《仙传拾遗》)
汉武帝天汉三年,武帝到东海巡游,西王母派了使者献给武帝四两灵胶和一件吉光毛皮袍子。
武帝把这两件礼物交给宫外的大库收存。
并不知道灵胶和皮袍有什么妙用,认为西方仙国虽然遥远,但送来的这两件礼物却没什么特别,对前来送礼的王母使者,也没什么赏赐,也没有送走。
后来有一次武牵到华林苑狩猎,用弓箭射虎和犀牛,弓弦突然断了,王母的使者正好在武帝身帝随侍,就对武帝说:“请您拿一分王母献来的灵胶,用嘴把胶浸湿后,就可以把断了的弓弦接好。
”武帝照使者的话做,果然把断弦接上了,而且让几个武士从两面使劲拽弓弦,弓弦也不断,比没断时还要结实。
武帝惊奇地赞叹说:“这灵胶可真是宝物啊!”灵胶呈青色,像碧玉一样闪光。
那吉光皮袍是黄里透白的颜色,是用神马的皮毛作的,放在水里不沉,放在火里也烧不焦。
武帝这时明白两件礼品都是珍贵的宝物,就重赏了使者礼送他回去。
那灵胶产自凤驎洲,洲在西方大海中,整个洲是个正方形,长宽都是一千五百里,四面是连羽毛都浮不起的弱水环绕着。
洲上有很多凤和独角宝马,好几万匹马群居在一起,把凤的嘴和独角马的角放在一起煎熬,就熬成了灵胶,起名叫“集弦胶”,又叫“连金泥”。
弓弩断了的弦和折断了的刀剑只要用这胶一粘,立刻就接好了,而且永远不会再断裂了。
月支使者
汉延和三年春,武帝幸安定。
西胡月支国王,遣使献香四两,大如雀卵,黑如桑椹。
帝以香非中国所乏,以付外库。
又献猛兽一头,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如狸,其毛黄色。
国使将以呈帝,帝见使者抱之以入,其气秃悴,尤怪其所贡之非。
问使者曰:“此小物,何谓猛兽?”使者对曰:“夫威加于百禽者,不必计其大小。
是以神驎为巨象之王,凤凰为大鹏之宗,亦不在巨细也。
臣国此去三十万里,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者。
中国将有好道之君矣。
我国王将仰中土而慕道风,薄金玉而厚灵物。
故搜奇蕴而索神香,步天林而请猛兽,乘肥车而济弱水,策骥足以度飞沙。
契阔途径,艰苦蹊路,于今十三年矣。
神香辟夭残之死疾,猛兽却百邪之魍魉。
夫此二物者,实济众生之至要,助至化而升平。
岂图陛下,乃不知贵乎!是臣国占风之谬也。
今日仰鉴天姿,乃非有道之君也。
眼多视则贪恣,口多言则犯难,身多动则注贼,心多节则奢侈,未有用此四多,而天下成治者也。
”帝默然不平。
帝乃使使者敕猛兽发声,试听之。
使者乃指兽,令发一声,兽舔唇良久,忽如天雷霹雳之响。
又作,两目如礒磹之炎光,久乃止。
帝登时颠蹶,掩耳振动,不能(能原作然。
据明抄本、陈校本改)自止。
侍者及(及原作乃。
据明抄本。
陈校本改。
)武士皆失仗。
帝忌之,因以此兽付上林苑,令虎食之。
虎见兽,皆相聚屈迹如也。
帝恨使者言不逊,欲罪之。
明日,失使者及猛兽所在。
至始元元年,京城大疫,死者太半,帝取月支神香烧之于城内,其死未三日者皆活。
香气经三月不歇,帝信神香,乃秘录余香。
一旦函检如故,而失香也。
此香出于聚窟洲人鸟山,山上多树,与枫树相似,而香闻数里,名为返魂树。
亦能自作声,如群牛吼,闻之者心振神骇。
伐其木根,于玉釜中煮取汁,更以微火熟煎之,如黑粒状,令可丸,名为惊精香,或名振灵丸,或名返生香,或名振檀香,或名却死香,一种六名。
斯实灵物也。
(出《仙传拾遗》)
汉代延和三年春天,汉武帝驾临安定。
西胡月支国的国王派使者向汉武帝进献了四两香料。
香料像麻雀蛋一样大小、像桑椹那样紫黑色。
汉武帝认为香料并不是中国缺少的珍品,就交给了外库。
月支国使者又献了一头猛兽,像出生五六十天的狗,有狸猫那么大,毛是黄的。
汉武帝见月支国使者抱着这么个东西进了大殿。
看那个动物皮毛秃疏没精打采的,心想这月支国弄个什么玩意来进贡,心里不太高兴,就问使者:“这么个小动物,称得上什么猛兽啊?”使者回答说:“能统领千禽百兽的动物,不一定非得是庞然大物。
独角的神马可以统领庞大的象而称王;凤凰也不大,但可以镇住展翅几十里宽的大鹏,可见大小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月支国离这里三十万里,但我国东风像柔和的旋律一样,千日吹拂,高天的云中也合乐曲之吕,多少个月音乐声也不散。
中国出现了一位爱好修道的君王,我们月支国国王一直仰慕中原的兴盛、尊崇道家风范,所以视金玉为粪土,却特别看重神灵宝物。
因而千方百计找到了这种神香,深入天林捕到了这只猛兽,为了寻找宝物,我们国王不惜乘着骏马拉的车渡过弱水河,骑着骏马穿越大沙漠,长途跋涉,路上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整整用了十三年的时间。
这神香能够救活将死的病人,这猛兽能避除各种妖魔鬼怪,所以这两件宝物是救济百姓的最重要的东西。
没想到皇帝陛下您竟不觉得这两件宝物的珍贵。
莫非是我们月支国的卜者算卦算错了吗?现在我拜见陛下,您不是一位高尚明君。
人们常说,眼睛看得多了会贪心不足,说话说多了会招惹是非,身体好动会招致伤害,心中的欲望多就会奢侈,没有听说过一个君王有这四多而能治理好天下的。
”汉武帝听了这番话后,虽然没说话,但心里很不痛快。
就叫使者让那头兽叫一声听听看到底怎么样,使者就用手指着那兽让它叫一声,那兽伸出舌头舔了半天嘴唇,突然一声吼叫,声音大得像天空中响起一声响雷。
接着又吼了几声,两只眼睛发出闪电般的白光,半天才停下来,汉武帝被这猛兽的吼声吓得差点昏过去。
两手捂住耳朵也挡不住声音进入耳中,几乎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
侍护在他身边的扈从和武士吓得连仪杖和刀枪都扔掉了。
武帝更加讨厌这头怪兽,让人把它送到上林苑里喂老虎。
然而老虎们一见这头怪兽,立刻吓得聚在一起连动都不敢动了。
武帝忌恨月支使者在金銮殿上出言不逊,打算问他的罪。
然而第二天连使者带怪兽都不见了。
到了始元元年时,京城大闹瘟疫,病死的人有一多半,武帝就取来月支国贡的神香在城里点燃,没想到凡是死了不超过三天的人都活过来了。
香气过了三个月还不散,这一下武帝相信神香是奇珍异宝,就把剩下的神香珍藏在一个盒子里。
有一天打开来看,神香却不知怎么消失了。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