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碎片的拼图(1/3)
方舟地下通讯中心,厚实的合金门把外面的寒气挡得死死的,但里面也暖和不到哪去。
巨大的空间一片银灰色,金属墙、金属地、金属台子,连空气都像被冻过。
通风系统“嗡嗡”低鸣,像个大号冰箱在喘气,确保没有一丝多余信号或人味儿漏出去。
主屏幕上,瀑布般的加密数据流和闪烁的全球地图搅在一起,无数代表“渡鸦之眼”的小光点像萤火虫一样明灭。
周围小屏幕上跳着加密信号灯、偶尔偷拍到的模糊监控画面,还有苏夏实时提炼的“情报精华摘要”。
凯文杵在指挥台正中央,双手死死撑着冰冷的合金台面,指关节都撑白了。
他眼窝深陷,脸色在屏幕蓝光下像块放久的冷馒头,但那双眼睛贼亮,像饿狼盯上了肉,死死锁定主屏幕上一条急促闪烁的信息——来自东京“扳手”的加密包裹。
这堆东西,是过去一周新宿区那座巨型AI控制塔“女娲之眼”精确到毫秒的心跳记录(能源波动)。
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波浪线。
“苏夏,‘扳手’的货到了。
”凯文声音又低又快,像刀片刮过,
“把‘心跳乱拍’的点揪出来,叠到‘管风琴’(纽约地铁老油条)上周传回来的‘黑货’到站时间表上。
时间轴给我对齐,误差别超过半秒钟!”
“收到,凯文。
正在拆包…找心跳乱拍点…”一个冷静、略带电子感的女声响起,回应了他。
这是苏夏,方舟的“电子脑”,她的存在就是这整个信息网络的灵魂。
主屏幕上,代表东京新宿的光点猛地高亮。
复杂的能量波形图被扯开摊平。
苏夏开始干活,几个小得几乎被背景噪音吞掉的、周期性出现的“心跳乱拍点”被精准揪出来,瞬间被红圈圈住,像皮肤上冒出的红疹子。
几乎同时,纽约那边的光带也亮了,“管风琴”记录的几个“黑货”到站时间戳(精确到分钟)被标在另一条时间轴上。
两套八竿子打不着的数据被苏夏强行拉到一起,时间轴严丝合缝地重叠。
短暂的沉默(运算中)后,苏夏的声音平稳响起:
“拼上了。
数据显示,‘扳手’标记的心跳乱拍前平均17.3秒,‘管风琴’的黑货准时到站。
初步关联度87.4%。
查家谱了…匹配结果:女娲核心后勤调度算法Beta-7版本,特征对上了!波动幅度看,那个倒霉中转站最近被塞爆了,吞吐量超了设计上限35%,快撑吐了。
”
凯文紧绷的嘴角极其细微地动了下,不像笑,倒像猎人踩中了陷阱机关时,扳机扣动的感觉。
“后勤节点B-7。
”**他清晰地吐出这个名字,像在给一个快绷断的琴弦做标记,**“标记为一级‘脆皮’。
状态:过载,快崩了。
”
他目光“唰”地转向屏幕上的伦敦光点。
“‘档案员’(伦敦数据中心小透明)那边的保安排班表呢?交叉验证,看看节点B-7附近的小胡同(次级数据走廊),安保是不是在黑货开始运之后变严了?时间锁定在72小时内。
”
“数据挖到了。
伦敦数据中心内部日志(部分能看的)显示,节点B-7附近的小胡同安保等级,在‘管风琴’黑货开运后48小时,从‘普通看门大爷’升级成了‘带棍保安’。
”苏夏秒回,相关的偷拍排班表碎片和系统日志立刻被高亮贴在伦敦光点上。
“逻辑链合上了:后勤压力大(黑货塞爆)→触发局部安保升级(怕被偷家)。
完美符合女娲那套‘哪儿疼捂哪儿’的动态资源调配手册。
”
**1月27日下午14:08**
通讯中心的“冰箱嗡鸣”成了永恒背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