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3/3)
好了,又可以活蹦乱跳,可惜只能在这个园子里折腾。
四阿哥不提,楚言也不敢说要出去。
好在当年的河督靳辅是个胸怀沟壑的人,修的这个清晏园有树有池,自具风情。
四阿哥在公事之余会过来看看她,说几句话,少不得横挑鼻子竖挑眼。
楚言实在闷得慌,平日能见到的就这几个人,两个丫头都是锯了嘴的葫芦,戴铎倒是有问必答,可圆滑小心得近乎无趣,倒盼着四阿哥来,哪怕被数落一顿也是情愿的。
生活上,他对她的照应可谓无微不至,进屋前也知道敲门了。
然而,他一句不问她逃跑的事儿,一句不提要怎么处置她,也不说他自己什么时候回京,就好像他们这么呆在淮阴再自然不过。
他不提,楚言心里再忐忑也不敢问,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挂念着小峰小岚的下落,惦记着早燕罗衾可能还在等她,可半点也不敢露出来。
从前那人就爱用可儿要挟她,他们离她远远的,对他们,对她,都好。
唯一的一点乐趣就是通过两个丫头跟厨子打交道,按她的喜好变换菜式。
说起调养身体,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吃,厨子想必也得到了吩咐,要让她吃好,故而十分配合。
这日,楚言吃完午饭,正看着丫头们收拾碗筷,四阿哥走了进来:&ldquo这就吃完了?也不等等我。
&rdquo
&ldquo四爷没说要过来午饭啊。
&rdquo他曾有两次同她一起吃饭,但是都是戴铎预先通知预备的,她只需配合演出。
&ldquo吃的什么?都吃光了?还有剩的么?&rdquo
一个丫头乖巧地报告:&ldquo回四爷,姑娘中午的菜是炒鸡丁,锅塌豆腐,凉拌莴苣,和鱼头汤。
鸡丁还有一些,汤剩了不少。
&rdquo
&ldquo这就行了,盛碗米饭来。
&rdquo
楚言一呆:&ldquo这样不好。
&rdquo怎么能让他吃她的剩饭剩菜?
&ldquo不妨。
有鸡有鱼,有饭有汤,行了。
这儿比不得在京城,就一个厨子,没有预备我回来午饭,我不耐烦等他重新开始做。
&rdquo
让他吃她的剩菜就是不行。
哪时不顺心起来,又是大不敬之罪,够砍她的头呢:&ldquo四爷若不嫌弃,让我去炒个饭?很快!&rdquo
四阿哥看着她,突然春风一笑:&ldquo就依你,去吧。
把戴铎叫过来,我有些事儿要问他。
&rdquo
四阿哥刚同戴铎议了几句事,一个丫头端着一大盆汤回来了:&ldquo这是厨子照姑娘的指示做的酸菜鱼头汤,厨房还有半锅在火上温着,姑娘让先送过来给四爷点点饥。
&rdquo
四阿哥盛了一碗,微酸微辣微咸,鲜美可口,不由微笑道:&ldquo生津开胃,不错!戴铎,你也喝上一碗。
这丫头惯在吃喝上肯用心,名堂最多。
&rdquo
那盆汤差不多见底的时候,楚言回来了,身后的丫头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是一碗拌莴苣,一碟云耳炒鸡丝和一大盆炒饭。
只见那盆中红的是胡萝卜粒,粉的是火腿粒,绿的是豌豆,黄的是鸡蛋,白的是米饭,鲜艳夺目,引人垂涎。
四阿哥有些不信:&ldquo这真是你的手艺?&rdquo
&ldquo饭是我炒的,另外两样是厨子做的。
刀工不好,切得大小不一,让四爷见笑了。
&rdquo
送了一勺进嘴里,细细嚼了嚼,四阿哥点头赞道:&ldquo很不错!原以为你只会动动嘴皮子,想不到还有些真本事。
&rdquo
楚言不理他,为戴铎也盛了一碗:&ldquo戴总管也还没吃饭吧?尝尝我的手艺。
&rdquo
戴铎接过来,才扒进一口就被四阿哥眼刀扫到,差点失手把碗打了,只得讪讪地称赞几声,食不甘味地咽下那碗炒饭,不等楚言来添,连忙说道:&ldquo奴才饱了。
四爷方才说的事儿,奴才这就去办。
&rdquo低着头,逃命去也。
楚言奇道:&ldquo戴总管块头不小,饭量可也忒小了。
&rdquo
&ldquo虚胖!&rdquo四阿哥凉凉地评价,不慌不忙地吃下三碗炒饭,又喝了半碗汤,轻轻打了个饱嗝,一脸满足,净过手脸,接过楚言递过来的温茶漱了漱口,含笑问道:&ldquo上午都做什么了。
&rdquo
&ldquo没什么,就趁着还没热起来那会儿,在院子里走了几圈。
&rdquo
&ldquo送过来那几本书都看完了?&rdquo
&ldquo还没。
&rdquo
&ldquo闷了?&rdquo
&ldquo还好。
&rdquo
&ldquo过两天,我手头的事儿办得差不多,闲下来,陪你出去逛逛。
&rdquo
&ldquo真的?&rdquo
&ldquo真的。
可你这几天得乖乖的,不许惹事儿。
&rdquo
&ldquo是。
&rdquo
四阿哥十分满意,站起来走到门口,又回头叮嘱了一句:&ldquo晚饭等我回来,叫厨子做几样我爱吃的。
往后,午饭也等着我。
&rdquo
&ldquo哦。
&rdquo楚言漫不经心地答应着,猛然回过神来,追出去问:&ldquo四爷,您都爱吃些什么啊?&rdquo
他脚下一顿,头也不回:&ldquo自个儿想。
&rdquo
还离着一段,就听见这院子里叮叮梆梆的,不知她又在搞什么花样。
进了院子,就见她站在花架下,面前放了几张桌子凳子,上面摆满了盆盆罐罐,身边放了一个大木桶。
她一手拿个木勺往罐子里加水,另一手提着一条木棍,不时敲敲,侧耳倾听。
饶是他自负聪明,见多识广,也猜不出她在搞什么名堂。
静静看了一会儿,只看见她来回舀水,敲来敲去,再没其他作为,忍不住发问:&ldquo哪弄来这么多盆盆罐罐?做什么呢?&rdquo
楚言扭头看见他,敷衍地笑笑:&ldquo土法做编钟。
&rdquo
&ldquo编钟?&rdquo四阿哥来了兴趣,凑近来看着:&ldquo说明白点。
&rdquo
&ldquo喏,这些盆盆罐罐加的水量不同,敲击之下,声音的高低也不同,你听听!&rdquo她拿着木棍木勺做槌,用调好的一组&ldquo钟&rdquo奏出《我爱北京天安门》:&ldquo怎么样?有点意思吧?&rdquo以前电影里见过有人用十几个高脚杯盛水演奏乐曲,她这些盆子罐子大小不一质地不均,难度可大多了。
&ldquo嗯。
&rdquo四阿哥拿过她手中的木棍,梆梆梆地敲了一通,摇摇头:&ldquo想法有点意思,可惜宫商角徵羽都没弄对,不通!&rdquo
楚言气道:&ldquo我的玩意儿,通不通都是我的事儿。
你还给我!&rdquo
四阿哥摇摇头,啧啧笑道:&ldquo这么大了还是孩子脾气,一句不好听的也听不进去。
&rdquo索性连她手中的木勺也抢了过去,一边往几个罐子里添水,一边敲敲打打地说着:&ldquo太低了,需多加点水。
&rdquo
楚言花了好大功夫来调这组低音,三两下全被他废了,气得直跺脚:&ldquo水越多声越低,不懂就别捣乱。
快还给我!&rdquo
四阿哥童心大发,偏不肯给她,仗着身高,把棍子勺子从她头上伸来伸去,口中笑道:&ldquo你早说啊,这下懂了。
你乖乖去那边坐着,看我给你做一套编钟出来。
&rdquo
眼看木棍在她头上飞来飞去,楚言跳起来去抓,碰是碰到了,四阿哥一抬手躲了过去。
那根木棍是楚言让厨房的人从柴火堆里捡出来的,用柴刀削去棱角和明显的木刺,看着还算光滑,可没有经过打磨抛光,并不适合做玩具。
一抓之下,楚言手掌手指扎进了两根木刺,指尖那根刺还挺粗,立刻渗出血来。
扔下两手中的东西,四阿哥一把抓住她受伤的手,小心挑出刺,又把出血的手指放进自己口中吮吸。
他动作很快,快得她根本来不及表示反对,只能愣愣地由他作为,直到手指被温热的舌头卷住,心底腾起一股异样的感觉,急急忙忙想往回缩。
&ldquo别动!&rdquo他一把按住,含糊不清地说:&ldquo需把脏血吮尽了。
&rdquo
他没有把她手上吮出的&ldquo脏血&rdquo吐出来,她的脸不由自主地红了。
四阿哥微微一笑,转眼看见那一摊东西,皱了皱眉:&ldquo来人,把这些东西收了。
&rdquo
见她一脸愤然,有些好笑,像对待一个小孩子一样摸了摸她的头,柔声哄道:&ldquo伤了手,今儿不可再玩。
若是想听曲子,我弹琴给你听。
&rdquo
虽在客中,底下人忙乱了一阵子,还真给找来一把琴。
两个丫头已经撤下那个&ldquo编钟&rdquo,在花架下设了琴案香炉,又预备下茶饮点心。
&ldquo差强人意,只好将就点。
&rdquo四阿哥先试了几个音,看样子不是很满意这把琴,双手按在弦上,笑问:&ldquo想听什么曲子?&rdquo
&ldquo广陵散。
&rdquo
&ldquo换一个。
&rdquo
&ldquo高山?流水?&rdquo
四阿哥笑着摇摇头,手指拨弹一阵停下来,挑眉而问:&ldquo你可知,我方才弹的是什么?&rdquo
&ldquo不知。
&rdquo她也就听得懂几个曲名,对曲子一窍不通。
&ldquo山居吟。
&rdquo四阿哥摇头叹息:&ldquo真是对牛弹琴。
琴棋书画,你到底会几样?&rdquo
&ldquo琴么,会听。
&rdquo
&ldquo连《山居吟》也听不出来,还敢说会听!&rdquo
&ldquo会听的是琴曲名儿啊。
&rdquo楚言大言不惭,扳着手指头数着:&ldquo高山,流水,广陵散,渔歌,平沙落雁,幽兰,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古渌水,溪山琴况,汉节操,长门怨,胡笳十八拍&hellip&hellip&rdquo发现自己居然能说出二十多首琴曲的名字了,楚言颇为得意,到这里来以后,还是学了一点东西的。
四阿哥哭笑不得:&ldquo得,别数了。
会下棋么?&rdquo
&ldquo象棋围棋都会一点儿,下得不好。
不过嘛,观棋,一定不语,是真君子。
&rdquo
&ldquo只怕不是不语,语不出来才是呢。
书呢?&rdquo
&ldquo识字啊,当然能看书了,也读了不少呢。
至于画么,大概是四项里最强的了。
&rdquo
他点点头:&ldquo比信手涂鸦强一点儿。
不错,好歹还有一样能说嘴的。
你既闲着没事儿,给我画几张像吧。
&rdquo
&ldquo咦?不是四爷为我弹琴么?怎么一下子成了我给四爷画像了?&rdquo
&ldquo今儿是我给你弹琴,回头,你给我画像。
听好了,这是《平沙落雁》。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