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2/3)
切却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冷漠。
他们除了用西方的那些观念,或者书本上的那些知识对当今的现实进行生搬硬套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并不真正熟悉,对当今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的政治运作也并不真正了解。
老百姓正在想什么,老百姓中间正在发生着什么,社会和政治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人与人之间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他们并不真正清楚,他们甚至连当今的政治架构和政治模式也知之甚少。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新生代的作家中,即使是在老一代,中年一代作家中也有类似的情形。
不了解政治,不了解社会,自然也就无法描写政治,描写社会。
恶性循环的结果,只能距离政治越来越远,距离现实越来越远。
令人畏惧的是,总有一些人,一再指出这样的现象是社会的进步,由此而带来的文学边缘化,也同样认为是历史的必然。
于是,文学的不关注政治,不关注现实,同大学和大学生们的不关心政治、不关心现实,都成了正常现象,有益现象。
六
政治是什么?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能脱离政治吗?作为人学的文学,能远离政治吗?这些话题,在学术界,知识界,文学界一直急论到今天,似乎仍然没有定论。
具体到文学来说,真的可以没有政治?再具体到当今中国的现实文学,确实可以游离于政治之外?
作为小说家,能不能写出一部不带任何社会和政治背景的世外桃源之作?即使能写出来,这种想象中的世外桃源,本身是不是也还是一种政治理念?生死爱恨,四大永恒主题,哪一个又可以离开社会和政治背景?有人把在文革中发生的爱情写得那么缠绵温馨,一尘不染,这可能吗?真实吗?还有,《红楼梦》有没有政治?博尔赫斯有没有政治?诺贝尔文学奖有没有政治?
当然,离不开政治和关注政治根本是两回事,关注政治和描写政治,也同样根本是两回事。
让所有的作家都去关注政治,关注现实,那肯定是一种谬误。
但所有的作家都远离政治,远离现实,那也注定是文学的不幸。
七
关注政治,关注现实,就是关注最广大的社会公众利益。
所以关注政治,关注现实,也就要求当代文学创作应该具有读者意识,市场意识。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让当代的作家们,特别是让那些从计划经济时代生活过来的作家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所适从。
面对着急剧变化的市场,作家们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信念和固守,也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立场。
文学的市场化、世俗化对文学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但拒绝市场,逃避市场也一样是文学的灾难。
曾几何时,作家们的集体固守和抗争,让文学市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白,在这个巨大的空白中,鱼龙混杂,浊流滚滚。
当那些并不属于真正的作家却以作家的名义涌入这个市场时,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