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讨赏(2/3)
丢进渣斗,接过秋水递来的笔,看也不看那争奇斗艳的红梅,目光仿佛穿透了荣庆堂的屋顶,看到了更寥廓的天地与更酷烈的风霜。
他嘴角勾起一丝近乎顽劣的笑意,提笔便写,一挥而就,然后将笔一丢,又恢复了那副懒散模样。
贾政作为席间最“方正”的读书人,被贾母点了将,负责品评诸作。
他板着脸,先拿起宝玉的。
宝玉的诗依旧是浓词艳赋,堆砌辞藻,咏的是梅花如何娇美如佳人。
贾政看得眉头紧锁,强压着不悦,勉强说了句“尚可,只是脂粉气太重”,便放到一边。
接着是薛宝钗的,她写的是: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诗作端庄工丽,含蓄蕴藉,“淡极始知花更艳”一句更是她处世哲学的写照。
贾政捋着胡须,微微颔首:“宝钗此作,含蓄浑厚,有大家风范,好。
”王夫人和薛姨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待拿起林黛玉的诗稿,贾政初时眉头微皱,觉得锋芒太露,不够含蓄。
但读至“寒侵玉蕊魂逾洁,雪压檀心色更浓”时,眼中也不禁掠过一丝激赏,再看到尾联“冲寒先已笑东风”,那股子孤傲劲拔之气扑面而来,不由得低声赞了句:“此句……甚有骨力!清绝孤高,不同凡响!”这评价一出,席间气氛微妙地一滞。
贾母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最后,贾政拿起了贾瑛那张墨迹淋漓的纸。
只扫了一眼标题——《卜算子·咏梅》,眉头便是一跳。
待读下去: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雕琢,只有最朴素、最凝练的语言。
然而字里行间却涌动着一股磅礴浩荡、乐观昂扬的气势!那梅花不再是孤芳自赏的隐士,不再是清冷自怜的佳人,而是傲立于百丈寒冰之上、笑对风雪的战士!它“俏”,却“不争春”,只是默默地报告春天的消息;当百花盛开、春光烂漫之时,它便悄然隐退,在万紫千红中欣慰地“笑”了!这是一种何等博大、何等无私、何等坚韧又何等乐观的胸怀!
贾政捏着那张薄薄的纸,手竟微微有些发抖。
他反复看了几遍,越看越觉得胸中激荡,仿佛有一股沉寂已久的热流被这词句唤醒。
他抬起头,环视鸦雀无声的众人,声音带着一种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激动,一字一句道:
“此词……此词……立意奇崛,境界宏阔!通篇无一处用典,却字字千钧!以最寻常语,道最非常意!‘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何等气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何等胸襟!‘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何等豁达!此等境界,已非寻常咏物,而是……而是……”他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最终重重一叹,“此词当为魁首!无可争议!”
“轰!”荣庆堂内彻底炸开了锅!众人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惊愕、不信、茫然、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