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学时代.(一)(3/3)
防,或许有一线希望。
我的同桌,叫杨德,是我认识的另一位爱学习的同学。
他长我一岁,身高和我持平,白皙的长脸,十分清秀,家住在本镇FW村,离中学有两华里多点路程。
他的语文基础非常扎实,作文写的很精彩,钢笔字也写的很清秀、规范。
尤其对文言文、唐诗宋词理解的更为深刻,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年轻人。
1979年高考时,因数学成绩不理想,总分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没有被录取,后因家庭生活负担太重,就没有继续复习了,从而挑起了家庭的生活重担。
我在部队得知这个消息,感到十分惋惜。
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喜欢探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
尽管作者受贬于河南邓州,但仍然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他那一颗爱国之心,一直铭刻在我们年轻人的心里。
当我们谈到李白的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时,大家都放声吟诵。
李白将喝酒消愁,写得豪迈自信、酣畅淋漓。
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可如果都能像李白那样,失落后马上振作起来,豪情万丈,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当代青年需要一直追求的。
与我并排而坐的是轩青同学,他和我同岁,来自大GD小学,是一个爱钻研的同学,数学、物理都很好。
后来考上了WH商校。
他和他父亲同住在本镇木业社,我因在学校吃不饱,也经常到他那里和杨德家里去蹭饭吃。
在生活和学习方面,他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另外一个好同学就是刘宏,他小我三岁,非常的聪明,爱学习,数学、英语特棒。
1979年参加高考,考上了HN煤矿学院,就读本科。
而我在部队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全师集中了33名战士到北京四十八中封闭管理,强化学习了4个月,备战1979年的全国夏季高考,仅有一名战士被录取了,后来得知,他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因当年北京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其它省份高的很多,我以263分的成绩落榜,离北京市本科线只差2分,当我得知消息时,十分绝望。
刘宏的父亲,是我们的政治和体育老师,其母亲是我们食堂工作人员,全家六口人,都住在学校后面的宿舍里。
我住校时经常到他家玩,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他也经常借给我各种小说书,还拿些水果,饼干和糖块给我。
在那物质和精神都非常匮乏的年代里,至今回忆起来,非常的温暖,感激莫名。
由于经常到刘宏同学家玩,他妈妈就认识我了,我偶尔到食堂打饭菜时,他妈妈都给予极大的关照,至今仍记忆犹新,甚是感念。
在我与几位好同学相处的岁月里,除了谈论学习外,有时也谈论些理想,谈论未来。
大家都立志要向当代伟人学习。
当大家吟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时,我们常常感叹,为有那样的大气磅礴,那样的豪气和霸气而震撼!学习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十九岁赴日本留学行前,曾题“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并赋诗救国之大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充分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喜欢小王的彩票人生请大家收藏:()小王的彩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