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女配逆袭的99种路线txt微盘> 第三卷 丹凤翔 第十一章 宫阙山陵崩

第三卷 丹凤翔 第十一章 宫阙山陵崩(2/3)

劝道:“不是臣妾不孝,但若是再这样不分昼夜,不停地哭跪下去,只怕命妇、朝臣都苦不堪言,眼下里,最要紧的是父王尚未登基,若是因此人心动荡,说父王从前……父王对皇爷爷情意深重,自是当局者迷,咱们总得想想办法,劝一劝才是。

    ” 虽未明说,但太孙妃却明白,她未尽的语意是说再这样下去恐人议论太子朱高炽是假仁假义,沽名钓誉。

     太孙妃低声叹道:“按制,朝夕哭临三日便可。

    皇爷爷若是地下有知,只怕也不肯如此,那遗诏里说一切如旧制,怕也有这层意思,但父王如今哀思过度,你我怎敢相劝?” 却仍然没有拿定主意,再三推阻,不肯上前。

     忽然,跪在太子妃身后的汉王妃韦氏,起身站起。

     她对永平、安成、咸宁等诸位公主垂泪道:“父皇崩逝着实令人悲痛欲绝,不说你们这些儿女,就是我们这些个儿媳妇,也恨不得能够以身相替,先后跟着去了。

    只是这几日秋老虎着实厉害,为此晕倒的宗室命妇不在少数,就是刚才还抬出去了几个,纵有御医跟着诊治,但有些上年纪的都卧床不起了,这样下去真不是法子……太子殿下这一次,哀毁过度,恐非天下之福。

    ” “而且,这朝夕哭临三日,本就是前朝旧制,今儿个已经是第三天了,却还没有诏令下来让停止……这恐怕不合规矩吧?” 太子妃虽然没有接话,却也明白了汉王妃此举是想做什么,如此的昼夜哀哭,对于养尊处优惯的妃嫔、宗室命妇而言,自是痛苦不堪,汉王妃偏当着众宗室、命妇的面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并非因为她心里真心顾念众人,而是想为汉王收买人心罢了。

     迎了永乐帝的龙驭回京后,太子朱高炽并未仿效昔日建文帝朱允炆借遗诏将朱棣等藩王拒于京师之外的旧例,竟召汉王、赵王一并入京哭临,要兄弟三人共送父皇最后一程。

     谁知这汉王妃竟然当面收买人心,显然是贼心不死。

     与太子最为亲厚的咸宁公主当下面无表情地直接打断汉王妃的话,冷然道:“嫂嫂应该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太子哥哥是父皇遗诏明定的新君,他说的话就是规矩,太子哥哥与父皇情深义重,岂是那虚情假意之人可比的?” 众人一听咸宁公主这话,便都熄了附和汉王妃的心思,一时室内鸦雀无声,但众人眼里,却有股莫名的怒气,看向太子妃、咸宁公主的眼神里就暗含了几分埋怨和愤愤不平。

     孙清扬见众人虽都低垂着头装聋作哑,却多是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明白咸宁公主因为对永乐帝的感情,所以颇为赞成太子此举的这些话,非但没有起到震慑的作用,反倒推波助澜,正好如了汉王妃的愿。

     但当前局面,毕竟轮不到人微言轻的孙清扬说话,见太孙妃只是低首垂目,她只好悄悄绕到太子妃跟前,扯了扯太子妃的衣袖,再努了努嘴,垂下眉眼去。

     太子妃张晗毕竟是儿媳妇,对永乐帝的感情,虽然深厚,却也比不上咸宁公主等人,孙清扬这一扯衣袖,她看了看众人的神情,顿时就理智地对当前局势看了个清楚:虽然太子登基是名正言顺,但倘若失了宗室的支持,没了文武百官的真心臣服,却也难说不会起些波折。

     想起使臣回复,宣旨召汉王进京行祭礼之时,汉王率领的随从护卫众多不说,人人皆在衰服下甲胄披身,反意昭然若揭。

     太子妃便略一思忖,抢在汉王妃再度开口之前安抚道:“太子殿下幼承庭训,自是与先皇情深义重,不免哀伤忘记了时间。

    既然大家都不愿看着太子殿下哀毁过度,误了国事,劝诫太子殿下的话,自是由我去说会更为妥当。

    ” 说完,起身往外去了。

     见太子妃去了,众人虽然依旧哀哀哭泣,但声音却比先前低了好些,有些索性收了泪,只在那里哑声干号,怀里各揣心思。

    众人正在揣度间,忽见太子妃回来,跟着内侍疾奔而至:传太子旨意,将日夜哭临改为早晚各一次。

     今儿个本是第三日了,这样算下来,大伙儿只需傍晚时分再哭一次即可。

     大家松了一口气,这一下,众人谢恩之余,看向太子妃的眼神里又多了一层敬畏。

    再哭下去,就多了几分真心。

     之后三日,在文武百官、宗室宗亲们的连番上谏劝进中,太子朱高炽推辞再三,方才择日进行登基大典。

     八月,从永乐二年就被立为太子,当了整整二十年太子,时年四十六岁的朱高炽登基,次年改元“洪熙”。

     登基后,洪熙帝首先赦免了建文帝旧臣,以及永乐年间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像之前蒙冤受屈的解缙家属还乡,随后让其儿子入朝为官……并恢复一些永乐年间被抓捕的大臣官爵,加封了有功之臣。

     英国公张辅出掌中军都督府,加太师衔,支双俸。

    文渊阁大学士杨荣任工部尚书,兼太常寺卿,金幼孜兼户部右侍郎,另一位阁臣杨士奇兼礼部左侍郎加华盖殿大学士。

    黄淮、蹇义、夏元吉等东宫属员原被抓的陆续被放,并相继进了尚书、侍郎等职,由正五品的大学士一跃成为正二品、正一品大员…… 众朝臣见夏元吉等人被放出论功行赏,纷纷羡慕。

     但那户部尚书夏元吉的这份恩赏,别人想要却也不可能,夏元吉当初下狱是因为永乐十九年进谏阻止永乐帝第三次亲征漠北的鞑靼,因为永乐帝这个人独断专行,所以群臣就没有一个敢为此说话,只有他拼死相劝:“此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

    况圣躬少安,尚须调护,乞遣将往征,勿劳车驾。

    ” 那次进谏惹得永乐帝大怒,将夏元吉当场下狱,甚至打算砍了他,幸亏大臣们劝说才得以作罢。

     夏元吉等人这一得重用,朝臣们自是明白,这天下,从此就是洪熙帝说了算了。

     洪熙帝登基以来,不仅是有功的文武百官各有封赏,还大赦天下。

     作为一个开明的儒家君主,洪熙帝坚持简朴、仁爱和诚挚的理想,大力巩固大明帝国的基业,纠正永乐时期的严酷和不得人心的经济计划,他的许多政策和措施反映了一种对为君之道的理想主义和儒家的认识。

     他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

     为了取得直接的评价和利于揭露贪污腐化,洪熙帝直接给予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稍后还有夏元吉每人一颗银印,上刻“绳愆纠谬”的格言。

    命令他们用此印密奏关于贵族、甚至皇族胡作非为的案件。

    监察御史被派往全国各地去调查官员的政绩,并为官僚机构的任命寻求合适的人选。

     由于南方人聪明而且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北方人天性淳朴忠贞,虽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文采出众的却较少,为了保证文官科举制度不偏袒南方人,于是洪熙帝规定了科举份额,以保证北方人占全部进士的四成。

     洪熙帝试图纠正永乐时期司法的弊病,十一月,命令内阁会同大理寺等司法官员复查案件,此外,禁止对犯人滥用肉刑,和除谋逆之外,惩处时不再株连犯人的亲属,废除了违背儒家的仁爱原则和孝道伦理的一些做法。

     免除受自然灾害的人的田赋,并供给他们免费粮食和其他救济物品,以保证其恢复生产;下令减免赋税,对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

     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 同时,还将军内所养官马分给各卫所民养,以减轻其负担。

    采纳夏元吉所言,取消皇帝征用木材和金银等商品的做法,代之以一种公平购买的制度。

     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均释放为民,听其还乡;因言事谪戍者照此办理;又设南京守备;官吏谪隶军籍者,均放还乡…… 可有可无的官员被解职,其他的官员在70岁就奉命退隐;失职的官员降职,有突出才能的官员升任更重要的职务。

     种种新政,不一而足。

     洪熙帝推行的新政,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

     外边,阿鲁台闻成祖死,遣使臣带了贡马进献,表示臣服新帝。

    他已经被永乐帝打得望风而逃,伤了元气,正好借新帝登基,缓和彼此的关系。

     九月十日,永乐帝被奠谥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长陵。

    百余年后,嘉靖十七年(1538)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

     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十一日,洪熙帝册封嫡妻张氏为皇后,良娣郭氏为贵妃,李氏为顺妃,英国公张辅之女为敬妃,王良媛为淑妃,赵良媛为年妃…… 立皇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册封胡氏为太子妃,育有一女的孙氏和怀有身孕的何氏为太子良娣,其余众人,均有进阶。

     封第二子朱瞻埈为郑王,第三子朱瞻墉为越王,第五子朱瞻墡为襄王,第六子朱瞻堈为荆王,第七子朱瞻墺为淮王,第八子朱瞻垲为滕王,第九子朱瞻垍为梁王,第十子朱瞻埏为卫王。

     在永乐十九年因病身故的庶四子朱瞻垠,虽在永乐二十年被永乐帝追封静乐王,谥号庄献,这一次也索性追封了蕲王,谥号献。

     封大女为嘉兴公主,二女庆都公主,三女清河公主,早殇的四、五、六女追封为德安公主、延平公主和德庆公主,李贤妃生的七女,封为真定公主。

     三更时分,万籁俱寂,浓云密布在天空,月影暗淡,宝镂金环映暗月,彩云易散琉璃脆,朱红色的宫墙深处,未央宫灯火仍未熄。

     陈丽妃看着立在她身边的未央宫管事姑姑益宁:“藿医女所说的话,你都记住了?” 穿着宫女装束的益宁极其慎重地点了点头:“奴婢都记在心里了,娘娘只管放心去吧。

    ” 陈丽妃眸中一动,唇畔微微浮现出一抹笑容来:“本宫可是将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你了,半点差池,本宫就真会为先帝殉葬,到了这会儿,放不放心,也就全看姑姑你的了。

    ” 益宁自是再三点头:“奴婢这儿绝无差错,宫外也依娘娘所说,全都打点好了,只等下葬之时,就用那殉葬的小宫女顶了人头,将娘娘偷运出去。

    侯爷见了您,还不知怎么高兴呢。

    只是,藿医女这药方,真能昏睡七日,如同死去一般吗?先前,咱们虽然拿了猫狗做试验,也让若晓试过,但临到这跟前,奴婢心里还是惶惶不安。

    ” 陈丽妃叹了口气,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我女儿来自未来 黑道悲情2 老千4:国士无双 穿成幼崽后被捡走养成了 我的重生画风不对[综恐] 限制级特工 弄潮(掌舵者) 星照不宣 穿越者 商海谍影 猎赝 男人都是孩子(无限关爱有限责任) 随身带个侏罗纪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人鱼 绝命毒尸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挂职 官太太 巴国侯氏 意图(官场浮世绘) 对不起,我不想被你吸血了(快穿) 我女友是up主 女权世界的真汉子 超越次元的事务所 巫界术士 我们哥哥没划水 完美大明星 综艺娱乐之王 弄潮(掌舵者) 铁掌无敌王小军 我的重生画风不对[综恐] 商海谍影 男人都是孩子(无限关爱有限责任) 绝命毒尸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神仙超市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巴国侯氏 天后她多才多亿 对不起,我不想被你吸血了(快穿) 星云幻想I游戏学园篇 天神主宰 仙界第一商贩 在名侦探中身兼五职 被迫和死对头撒娇 百炼成仙 穿成女主的炮灰娘子 武林天骄 挂剑悬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