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鸾凤和 第三十二章 兰蕙知逍遥(2/3)
起了好些个名字,让朱瞻基和胡善祥挑。
最后定了“瑾秀”两字,寓意如同美玉一般的秀丽。
在瑾秀“洗三”的那天,悄悄到端本宫的朱瞻壑又悄悄走了,带走了杜若和朱瞻基为他准备的十万两银票,没有告诉任何人他们的去向。
乐安汉王府先后派出好些人马寻找朱瞻壑,都不得其踪影,终于,在永乐十九年八月庚申,汉王上报朝廷,世子朱瞻壑因思念亡世的爱妃,郁郁而终,请封其弟朱瞻圻为汉王世子。
夏末秋初的午后,透过碧纱窗,可以看见湛蓝天空上飘着的雪白云朵,几处半开的大朵芍药在院里随风轻颤,有两只蝴蝶在花丛里飞来飞去,像是在享受花朵的芬芳和甜蜜,偶尔传来的几声蝉鸣打破了寂静。
看到孙清扬心不在焉,刘维捏了个棋子“啪”地放在棋盘上,笑道:“孙姐姐,你要再愣神下去,我可就要反败为胜了。
你看看,有时候劣势不留心,就变成了优势,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就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了不是?”
孙清扬从窗外收回目光,看向棋盘,果然,先前已经被杀得只余小片存活的黑棋,不知不觉已经翻转过来,夺回了半壁河山。
一旁观看她俩下棋的赵瑶影笑道:“她呀,打杜若走后,这都快小半年了,还总惦记着,时不时神不守舍的,这不,又走神了。
”
“孙姐姐,你既然舍不得她,为何又要放她出去呢?”刘维年纪尚小,还不大能够体会她们主仆的感情,只觉得既然得用,就应该留在身边。
孙清扬语气里有着她都没有察觉到的惆怅:“我不是舍不得,她能够嫁给心爱的人,我为她高兴。
只是有些担心,要是嫁到这跟前儿,还能陪嫁个小三进的宅子,备些嫁妆,如今这一走,天南海北的,只是给些银两,也不知他们在哪儿落脚,过得好不好?所以有时会想一想。
”
除开苏嬷嬷、瑜宁、福枝三个,端本宫里就赵瑶影和刘维知道杜若是跟朱瞻壑走的。
其他的人,因为朱瞻壑的来去都极隐秘,都以为杜若有个订了娃娃亲的相公过来接她远嫁了。
除开孙清扬和朱瞻基,其他人都不知道他们走的时候,身上装了那么多的银票。
孙清扬对外的口径是,以后她跟前儿的大宫女们出嫁,每个人她给的陪嫁都依照瑜宁和杜若的例,给一千两银子。
这要出去简直就是个小财主了。
因为得孙清扬看重,赵瑶影平日里也没把杜若当下人看,听孙清扬这样一说,言语里也有些空落的高兴:“一方面为她高兴,另一方面确实叫人惦记。
这一去千里,到现在也没有音信,确实叫人担心。
加上这以后再有团聚的时候,总是少了一人,也难怪你总提不起精神。
”
她们都想起了,那年冬夜里朱瞻壑、杜若还有秦雪怡几个一道,在落雪的晚上,围着锅子吃涮肉片的事,好像从那年以后,就再没法儿凑齐当晚的人。
看她们说得压抑,刘维也收了嬉笑之意,唇边浮掠起有些落寞的笑,怅然道:“别说身边服侍的人了,就是父母兄妹,又何尝能够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就是咱们几个,又有多少年的时光能够在一起呢?”
见自己勾得她们两个都不开心,孙清扬忙笑道:“你年纪轻轻的,胡说什么?咱们几个是来日方长,以后当了老太妃,还能在一起下棋、打双陆呢,到那个时候,你是没牙的老太太,你是满脸皱纹的老奶奶。
”
“哼——”刘维嘟起了嘴,“那你呢,你是什么?”
孙清扬看了看棋局,笑道:“这一局我输了。
”然后伏在小桌子上猛然一通咳嗽,头都抬不起来。
眼见得棋子被她哗哗地推到地下,噼噼啪啪地滚落了一地,赵瑶影忙拍她的背,刘维忙支使着桃枝倒杯温茶。
孙清扬抬起头,笑得止不住:“我到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咳得气都上不来,路也走不动。
”接过茶喝了下去,又装咳了半天才止住。
赵瑶影便上前去拧孙清扬的耳朵,愠怒道:“这样的事也好开玩笑吗?你可险把人吓死了,还以为你感染了风寒呢。
”
刘维也没好气:“讨厌,你这么吓人!得,得,得,合着就孙姐姐你一个是会为下面着想的主子,我们都是薄情寡义的?人家正回忆往事,跟着你惦记杜若呢,你给整这么一出,还让不让人活?”
孙清扬左扯扯赵瑶影:“生气了?”赵瑶影摆开她的手,不理她。
又推推刘维:“真吓着了?”刘推挪开点,扭了身子瞪着她。
孙清扬哄着她们:“哪里哪里,你们俩是惦记在心里,我这是涵养不够,所以惦记在脸上。
这不是害得你们两个伤心,过意不去,所以逗你们开心嘛。
”
赵瑶影和刘维仍然不理她。
孙清扬的好话如同拳打在棉花上,陷进去收不到效果,她干脆换了个方式:“呃,那个……上次我到秦姐姐那儿听了个故事,要不要我给你们说说?”
赵瑶影和刘维来了兴趣。
到了北平,靖郡王也另有了府邸,她们和秦雪怡就不能时时相见,也很少几个人凑在一起。
作为郡王妃,当家主母,另开府后,秦雪怡比她们到外面的机会多许多,所以每回见面,都会把在酒楼里听到的故事转述给她们听。
赵瑶影和刘维都是秦雪怡系列故事的忠实听众,所以一听,就忘记了要装出生孙清扬气的样子,坐得离她近了些。
孙清扬见计谋得逞,就开始讲:“话说,这是一个丧尽天良的斯文败类,狠心抛弃糟糠妻的故事……”
赵瑶影以为她要讲陈世美,忙打断道:“这故事上回咱们看戏不是都看了吗?你别拿出来哄我们。
”
孙清扬忙道:“不是那个,不是那个,你们先听我讲,听得不尽兴再生我的气也不迟……”
听完故事,赵瑶影恨恨地说:“要依我说,那秀才就是活该,把家里的贤妻当成草,把外面青楼里的女子当成宝,还以为人家真是三贞九烈,原来是合伙骗他钱的,好好一个家,就被这等好色的男人给败了。
”
刘维眨了眨眼睛:“如此也好,那秀才娘子虽然被休,却也因祸得福,嫁了个老实人,安安生生地过日子,拥有了从前没有过的幸福。
”
赵瑶影急了:“好什么呀?一女不嫁二夫,那木匠对她虽然好,可这名声上,到底不及秀才娘子体面,而且,人家总会说她是再嫁的,儿女是拖油瓶,依我看,最可恶得是那青楼的女子,去勾人相公,做下那等坏事。
”
“姐儿爱钞,戏子爱俏,他一个当秀才的,还会上那样的圈套,只能说他根本就是好色之徒。
而且,秀才娘子跟他的时候,洗衣做饭烧火劈柴,青楼女子跟他,就十指不沾阳春水,这岂不就是欺软怕硬吗?这样的男人,怎么能一辈子跟着他?跟他还不如一个人过呢。
”
“我说不是,妻贤夫祸少,秀才娘子就不该成日哭泣,应该好好劝劝秀才……”
“他成天又打又骂,搁哪个女人不哭啊,要我说,秀才娘子早就该走……”
她俩人一个思想守旧,一个追求自我,差点儿没因为孙清扬这个故事吵起来。
孙清扬成功将祸水东引,由得她们两个争嘴,自己在一旁笑眯眯地听着,喝茶剥花生。
自打那回见她爱吃醉八仙的香花生,隔三岔五,朱瞻基就会让人出去给她买一包回来。
赵瑶影和刘维两个斗嘴累了,忽然发现这人在一旁吃喝得兴高采烈,就一齐上去对着孙清扬扯腿压手。
三个人混闹作一团。
半天,坐好了起身,刘维笑道:“要是真这么和你们一直到老都做伴,我觉得这宫里的生活吧,勉强能够忍耐。
”
赵瑶影看了她一眼:“不忍耐如何?难不成你还能翻了宫墙出去啊?”
刘维得意地一扬下巴:“赵姐姐,你还别说,我虽然不会那什么飞檐走壁,翻个墙爬个树什么的,你们肯定得甘拜下风。
”
“我说啊,幸好是在宫里,上有母妃疼你,中有太孙妃护着,下呢,又有我们让你,就你这真性子,要到了那些个高门望族当媳妇,肯定被下面的小妾恶仆欺负。
”
刘维不服气:“孙姐姐,你别小看人。
”
孙清扬捏了捏她的苹果脸:“好,我这就出个题,你和赵姐姐都答一答,如果嫁到一家里,公婆偏宠小叔子,小叔五体不勤,懒惰好色,妯娌贪财爱占小便宜,公中巨额亏空,公婆又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