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有一穴蚁,形状窃赤蚁之大者,而色正黑,腰节微赤,首锐足高,走最轻迅,每生致蠖及小虫入穴,辄坏垤窒穴,盖防其逸也。
自后徙居数处,更不复见。
段成式,唐代元和年间借住在长兴里。
院子里有一窝蚂蚁,形状像浅红色的大蚂蚁,而体色纯黑,腰部微红,脑袋尖,爪子弯曲处很高,跑起来轻快迅速。
这种蚂蚁每当把活的尺蠖和小虫弄入洞中,就毁坏蚁冢堵塞洞口,目的是防止尺蠖和小虫逃走。
段成式以后又迁居过好几个地方,但再也没见到过这种蚂蚁。
苏湛 唐元和中,苏湛游蓬鹊山,裹粮钻火,境无遗址。
忽谓妻曰:“我行山中,睹(“睹”原作“都”,据《
)倒岩有光如镜,必灵境也,明日将投之,今与卿诀。
”妻子号泣,止之不得,及明遂行。
妻子领奴婢潜随之,入山数十里,遥望岩有白光,圆明径丈,苏遂逼之。
才及其光,长叫一声,妻儿遽前救之,身如茧矣。
有黑蜘蛛,大如钴鉧,走集岩上,奴以利刀决其网,方断,苏已脑陷而死。
妻乃积柴烧其岩,臭满一山。
(并出《酉阳杂俎》) 唐朝元和年间,苏湛游览蓬鹊山,携带着粮食,钻木取火做饭。
但在游览过的地方没发现什么遗址。
回来后苏湛忽然对妻说:“我在山里行走时,看到倒悬的山崖发出光彩像镜子一般,这一定是仙境。
我明天将投奔那里,今天跟你告别。
”妻子和孩子大哭,但怎么劝阻也不听。
到了第二天便走了,妻子和孩子带领着男女仆人暗暗地尾随其后。
进到山里数十里,远眺山崖果有白光,又圆又明亮直径有一丈。
苏湛便渐渐走近,刚一接触白光,就大叫一声。
妻子和儿子立刻跑过去救他,一看苏湛身体已像蚕茧一般了。
这时看到有个黑蜘蛛,像一口锅那么大,飞快地聚集到山崖上。
男仆用锋利的刀割那蛛网,刚割断,苏湛已脑壳塌陷而死。
妻子就堆起木柴焚烧那山崖,臭味布满了全山。
石宪 有石宪者,其籍编太原,以商为业,常货于代北。
长庆二年夏中,雁门关行道中,时暑方盛,因偃大木下。
忽梦一僧,蜂目披褐衲,其状奇异,来宪前,谓宪曰:“我庐于五台山之南,有穷林积水,出尘俗甚远,实群僧清暑之地,檀越幸偕我而游乎。
即不能,吾见檀越病热且死,得无悔其心耶?”宪以时暑方盛,僧且以祸福语相动。
因谓僧曰:“愿与师偕去。
”于是其僧引宪西去,且数里,果有穷林积水。
见群僧在水中,宪怪而问之。
僧曰:“此玄阴池,故我徒浴于中,且以荡炎燠。
”于是引宪环池行,宪独怪群僧在水中,又其状貌无一异者。
已而天暮,有一僧曰:“檀越可听吾徒之梵音也。
”于是宪立池上,群僧即于水中合声而噪。
仅食顷,有一僧挈手曰:“檀越与吾偕浴于玄阴池,慎无畏。
”宪即随僧入池中,忽觉一身尽冷噤而战,由是惊悟。
见己卧于大木下,衣尽湿,而寒栗且甚。
时已日暮,即抵村舍中。
至明日,病稍愈,因行于道,闻道中有蛙鸣,甚类群僧之梵音,于是径往寻之。
行数里,穷林积水,有蛙甚多,其水果谓玄阴池者,其僧乃群蛙。
而宪曰:“此蛙能易形以感于人,岂非怪尤者乎?”于是尽杀之(出《
唐穆宗长庆二年夏天,他在雁门关一带赶路。
当时天气正热,便仰卧在大树下休息。
忽然梦见一个和尚,眼睛像蜂眼,披着破旧的袈纱,长相很奇特。
那和尚来到石宪面前,对石宪说:“我寄居于五台山南面,那儿有幽深的树林和水池子,远离人境,是和尚们避暑的地方。
施主希望和我一起去游览游览吗?如果不能,我看施主因病发烧快要死了,那样岂不要后悔吗?”石宪因当时天很热,而且和尚又用祸福之类的话打动,于是对和尚说:“愿意跟师父一起去。
”于是和尚领着石宪向西走去。
走了将近数里,果然看见有幽深的树林和一个水池子。
只见不少和尚都在水里面。
石宪感到奇怪,就问他们做什么。
和尚说:“这是玄阴池,所以我的徒弟们在里面洗澡,借以消除炎热。
”于是带领着石宪绕着水池走。
石宪暗自对和尚在水里感到奇怪,又看到他们的样子相貌没有一个不同的。
不久天黑了,有一个和尚说:“施主可以听听我的徒弟们念经的声音。
”于是石宪站在水池边上,和尚们就在水中齐声叫喊。
只过了一顿饭工夫,有一个和尚拉着石宪的手说:“施主跟我一起在玄阴池里洗洗澡吧,千万别害怕。
”石宪就随着和尚进入池中。
忽然觉得浑身都凉,不禁冷得发抖,因此惊醒。
看见自己躺在大树下面,衣服全湿了,冷得浑身战栗得很厉害。
当时天已经黑了,立刻跑到了村中的房子里。
到了第二天,病稍微好了些,于是又开始赶路。
忽听道上传出蛙鸣声,很像和尚们念经的声音,于是径直去寻找。
走了几里,看见幽深的树林和水池子,有很多青蛙。
那水池果然叫玄阴池,那些和尚原来都是青蛙变的。
石宪说:“这些青蛙能变形来影响人,岂不是特殊的怪物吗?”于是把那些青蛙全都杀死了。
王叟 宝历初,长沙有民王叟者,家贫,力田为业。
一日耕于野,为蚯蚓螫其臂,痛楚甚,遂驰以归。
其痛益不可忍,夜呻而晓,昼吟而夕,如是者九旬馀。
有医者云,此毒之甚者也,病之始,庶药有及。
状且深矣,则吾不得而知也。
后数日,病益甚。
忽闻臂有声,幽然而微,若蚯蚓者。
又数日,其声益大,如合千万音,其痛亦随而多焉。
是夕乃卒。
(出《宣室志》) 宝历初年,长沙有个姓王的老人,家很穷,种地为生。
有一天,在野外耕地时,被蚯蚓蜇了胳膊,疼痛得很厉害,便急忙跑回家。
到家后疼痛越发忍受不了,从夜晚呻吟到天亮,从白天呻吟到天黑,像这样过了九十多天。
有个医生说:“这是毒中最厉害的,病刚开始时,药差不多还可以治,现在病情已加重,那我就不知道怎么治了。
”此后又过了几天,病得更厉害了。
忽然听到胳臂上隐隐约约有很小的声音,像蚯蚓发出的叫声。
又过了几天,那声音变大了,像千万个声音合到一起,疼痛也随着增加。
当天晚上就死了。
步蚓 段成式三从房伯父,唐太和三年,任庐州某官。
庭前忽有蚓出,大如食指,长大(“大”字原空缺,据黄本补。
)二三丈,白项,当项下有两足,正如雀脚,步于垣下,经数日方死。
(出《酉阳杂俎》) 段成式的三伯父在唐文宗太和三年担任庐州的什么官。
院子前面忽然爬出一条蚯蚓,像食指那样粗,有两三丈长,白脖子,脖子下有两只脚,正像麻雀的脚。
在墙下走动,经过好几天才死去。
守宫 太和末,松滋县南有士人,寄居亲故庄中肄业。
初到之夕,二更后,方张灯临案,忽有小人半寸,葛巾,策杖入门,谓士人曰:“乍到无主人,当寂寞。
”其声大如苍蝇。
士人素有胆气,初若不见。
乃登床责曰:“遽不存主客礼乎?”复升案窥书,诟詈不已。
因复砚于书上,士人不耐,以笔击之堕地,叫数声,出门而灭。
有顷,有妇人四五,或老或少,皆长一寸,大呼曰:“贞官以君独学,故令郎君言展,且论精奥。
何痴顽狂卒,辄致损害,今可见贞官。
”其来索续如蚁,状如驺率,扑缘士人。
士人恍然若梦,因啮四支,疾苦甚。
复曰:“汝不去,将损汝眼。
”四五头遂上其面。
士人惊惧,随出门。
至堂东,遥望见一门,绝小,如节使牙门。
士人乃叫:“何物怪魅,敢凌人如此。
”复被众啮之。
恍惚间,已入小门内。
见一人,峨冠当殿,阶下侍卫千数,悉长寸余。
叱士人曰:“吾怜汝独处,俾小儿往,何苦致害,罪当腰斩。
”乃见数十人悉持刃攘臂逼之,士人大惧,谢曰:“某愚騃,肉眼不识贞官,乞赐余生。
”久之曰:“且解知悔。
”叱令曳出。
不觉已在小门外。
及归书堂,已五更矣,残灯犹在。
及明,寻其踪迹。
东壁古阶下,有小穴如栗,守宫出入焉。
士人即雇数夫发之,深数丈,有守宫十余石。
大者色赤,长尺许,盖其王也。
壤土如楼状,士人聚苏焚之,后亦无他。
(出《酉阳杂俎》) 唐文宗太和末年,湖北松滋县南有个读书人,寄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