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八十 蛮夷一(2/3)
汉武帝元封元年,浮折国每年进贡兰金泥。
产这种金的热水坑,在盛夏的时候,里面的水经常沸腾翻涌,就像热水与烈火,飞鸟也飞不过去。
国内的人经过此处时,经常看见水边上有人,把这种金属冶炼铸造成器物。
像泥那样污浊,颜色如上等的黄金,反复多次铸造,它的颜色就变白了,而且发出银光,这时就称为银烛。
常用它作成泥,密封各种盒子、匣子和各宫门,这样,鬼怪就不敢冒犯。
在汉朝时候,上将出征,以及出使极远的国家,多用兰金泥作官印的封泥。
卫青、张骞、苏武、傅介子出使时,都接受了用兰金之泥封好的盖有皇帝印的证书。
汉武帝死后,贡兰金之泥的事就中止了。
频斯
魏帝为陈留王之岁,有频斯国人来朝,以五色玉为衣,如今之铠。
不食中国滋味,自有金壶,中有神浆,凝如脂,尝一滴则寿千年。
其国有大风木为林,高六七十里,善算者以里计之,雷电常出树之半。
其枝交阴上蔽,不见日月之光。
其下平净扫洒,雨雾不能入焉。
树东有大石室,可容万人坐。
壁上刻有三皇之像,天皇十二头,地皇十一头,人皇九头,皆龙身。
亦有膏烛之处。
缉石为床,床上有膝痕二三寸,床前有竹简长二寸,如大篆之文,皆言开辟已来事,人莫能识。
言是伏羲画卦之时有此书,或言苍颉造书之处。
旁有丹石井,非人工所凿,下及漏泉,水常沸涌。
诸仙欲饮之时,以长绠引汲。
频斯国民皆多力卷发,(“卷发”原作“拳头”,据明抄本改。
)不食五谷,月中无影,食桂浆。
其人发,引之则长,置则自缩如螺。
续此人发以为绳,以及丹井,方冬得升合之水。
水中有白蛙,两翅,常去来井上,征者食之。
至周王子晋临井而窥,有青雀吐杓,以授子晋,取而饮之,乃有云起雪飞。
子晋以衣袖撝雪,则云霁雪止。
白蛙化为白雁,入云摇摇遂灭。
此则频斯人所记,盖其人年不可测也。
使图其山川地势瑰异之属,以示张华。
华云:“此神异之国,难可验信。
”使车马珍服,送之出关。
(出《拾遗录》)
魏帝曹奂做陈留王那年,有频斯国的人来朝见。
他们用各种颜色的玉石做衣服,像今天的铠甲。
他们不吃中原的食物,自己带有金壶,壶里有神仙浆水,像凝固的油脂,尝一滴就能延长一千年的寿命。
他们国有大风木形成的树林,树高六七十里,擅长计算的人用里计算它,雷电常出现在树木的半腰。
它的枝叶交错形成阴影在上面遮着,以致不见日月之光,那树下平坦干净,常清扫洒水,雨雾不能进入树下。
树东有一座大石头房子,里面可以坐下一万人。
墙上刻有三皇的像,天皇十二个头,地皇十一个头,人皇九个头,都是龙身。
也有放置灯和蜡烛的地方。
把石头连到一起作为床,床上有膝盖印二三寸深,床前有竹简,长有二寸,上面文字像大篆,说的都是开天辟地以来的事。
那字谁都不认识,说这是伏羲画卦时写的,有的人说这里是苍颉造字的地方。
旁边有口丹石井,不是人工开凿的,下面深深通着出水的泉眼,泉水经常沸腾上涌。
仙人们想喝水的时候,用长绳提水。
频斯国的百姓都大力气卷头发,不吃五谷。
他们那儿的月亮中没有桂树影。
但他们喝桂花酒。
那里人的头发拉它就长,放开手就自动缩回去像田螺一般。
把这样的人发接续起来做成绳,可以用来提取丹石井中的水。
冬季时,得到的井水很少。
水中有白色青蛙,这种蛙有两个翅膀,常不断地爬到井上再下去,走路的人往往喂它。
周王子晋来到井边往下看,有只青雀吐出一只勺,给子晋,子晋接过来喝了勺里的水。
于是云彩出现,雪花飞舞。
子晋用衣袖向雪挥动,于是云收雪止。
白青蛙变为白雁,飞入云中不断上下,最后看不见了。
这些内容都是频斯人记载的。
原来那个国家的人年龄是没法推测的。
又让他们画他们那里的山川地势和珍贵奇异之类的东西给张华看,张华说:“这是神灵奇异的国家,难以验证相信。
”后来就让人用车马和珍贵的衣服,把他们送出了函谷关。
吴明国
贞元八年,吴明国贡常燃鼎鸾蜂蛮。
云,其国去东海数万里,经揖娄沃沮等国。
其土宜五谷,多珍玉,礼乐仁义,无剽劫,人寿二百岁。
俗尚神仙术,一岁之内,乘云驾鹤者,往往有之。
常望黄气如车盖,知中国土德王,遂愿贡奉。
常燃鼎,量容三斗,光洁似玉,其色紫,每修饮馔,不炽火而俄顷自熟,香洁异于常等。
久而食之,令人返老为少,百疾不生也。
鸾蜂蜜,云其蜂之声,有如鸾凤,而身被五彩。
大者可重十余斤,为窠于深岩峻岭间,大者占地二三亩。
国人采其蜜,不逾三二合,如过度,即有风雷之异。
若螫人生疮,以石上菖蒲根傅之,即愈。
其色碧,贮之于白玉碗,表里莹彻,如碧琉璃。
久食令人长寿,颜如童子,发白者应时而黑。
逮及沉疴眇跛,无不疗焉。
(出《杜阳杂编》)
唐德宗贞元八年,吴明国进贡常燃鼎和鸾蜂蜜。
使者说,他们的国家距离东海数万里,途经揖娄、沃沮等国家。
那里的土地适合种植五谷,有很多珍宝玉石,讲究礼仪,喜欢音乐,为人仁义,没有偷盗抢劫的事情,人们的寿命可达到二百岁。
他们有崇尚神仙术的习俗,一年当中,乘云驾鹤成仙的常常有。
他们常看到远处黄气像车盖,知道中国凭土德称王天下,于是愿意来献物朝拜。
常燃鼎,容量是三斗,光洁像玉石,是紫色的。
每次用它加工饮食,不用烧火食物自己就熟了,又香又干净跟常法做出来的不同。
常吃这样的饭菜,会使人返老还童,百病不生。
鸾蜂蜜,是说那种蜜蜂的鸣声有些像鸾鸟凤凰,而且身体上有多种颜色。
大的可重达十多斤,在幽深的山崖和高峻的山岭间做窝,窝大的占地约二三亩。
国内的人采它的蜜,不能超过三二合,如超过,就会出现刮风打雷的不正常情况。
如果这种蜂螫了人形成疮口,只要用石头上长的菖蒲根敷上,就好了。
那蜜的颜色是绿的,把它盛在白玉碗里,表层和里面都晶莹透明,像绿色的琉璃。
长期服用能使人长寿,面如小孩,头发变白的吃了那蜜以后能变黑,即使很重的病,哪怕眼瞎腿瘸,也能治好。
女蛮国
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有二龙,鳞鬣爪角悉备。
明霞锦,云(明抄本“云”作“云”)炼水香麻以为色,光浑映耀,芬馥著人,五色相间,而美于中华锦。
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缨”原作“头”,据明抄本改。
)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更女王国贡龙油绫鱼油锦,文采多异,入水不濡,云有龙油鱼油也。
优者更作《女王国》曲,音调宛畅,传于乐部矣。
(出《杜阳杂编》)
唐宣宗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双龙犀杯,那上面有两条龙,龙鳞、龙鬣鬃、龙爪、龙角都有。
还有明霞锦,说是这种锦的香味是从水香麻中精炼出来的,这种锦光彩辉映,浓香能附在人身上,各种颜色交错相配,比中国的锦还要好。
那个国家的人梳着高高的发髻,戴着金饰的帽子,身上披着缨络,所以称他们为菩萨蛮。
当时的歌舞艺人于是就创作了《菩萨蛮》曲调,文人也常常把自己的词跟《菩萨蛮》曲相配。
还有女王国进贡龙油绫和鱼油锦,花纹彩色有很多奇异的特点,放到水里不沾水,说是因为上面有龙油鱼油的缘故。
艺人便又创作了《女王国》曲,音调婉转流畅,后来传到国家乐队中去了。
都播
都播国,铁勒之别种也,分为三部,自相统摄。
其俗结草为庐,无牛羊,不知耕稼。
多百合,取以为粮。
衣貂鹿之皮,贫者亦缉鸟羽为服。
国无刑罚,偷盗者倍征其赃。
(出《神异录》)
都播国是铁勒族的分支,共分三部分,各自管辖。
他们的习俗是用草编制房子,不养牛羊,也不懂得耕种。
他们国内百合很多,就以它作为粮食。
穿的是貂皮和鹿皮衣服,贫穷的也编结鸟羽做衣服。
国家不用刑处罚人,犯偷盗罪的加倍没收他的赃物。
骨利
骨利国居回纥北方,瀚海之北。
胜兵四千。
地出名马。
昼长夜短,天色正曛,煮一羊胛才熟,东方已曙,盖近日入之所也。
(出《神异录》)
骨利国位于回纥的北方,瀚海的北面。
有四千优秀的士兵,那地方还出产名马。
白天长夜间短,在太阳快落山时,煮一块羊肩,刚熟,东方已经天色发白,原来这里是靠近太阳落下的地方啊。
突厥
突厥事祆神,无祠庙,刻毡为形,盛于毛袋,行动之处,以脂苏涂,或系之竿上,四时祀之。
坚昆部落,非狼种。
其先所生之窟,在曲漫山北,自谓上代有神,与牸牛交于此窟。
其人发黄目绿,赤髭髯。
其髭髯俱黑者,汉将李陵及兵众之后也。
西屠,俗染齿令黑。
(出《酉阳杂俎》)
突厥奉祀火神,没有祭祀的庙,把毡子刻成祆神形象,装在毛袋里,或者系在竿上,春夏秋冬都进行祭祀。
坚昆部落,不是狼种,他们先人诞生的洞窟,在曲漫山北面,他们自己说古代有神跟母牛在此洞窟中交配。
他们的人头发是黄的,眼睛是绿的,胡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