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3)
的地方人手不够,让她回来顶几天班。
相较于春和,米兰就直接得多,也冷静得多了。
她问我,“你那个房子房本上是谁的名字?你父母在给你买房时,没有做什么财产保全之类的措施吗?”
我被她问的一懵,我说房本是谁名字有什么关系?是谁这时候都会选择卖房补窟窿啊。
我有点不满,我们家都难成什么样了,她的点却是父母有没有给我做财产保全。
米兰说,“我不是这个意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少爷。
你这一时上头,把房子卖了给爹妈补窟窿,你自己接下来出国费用怎么办?上学费用怎么办?”
我默然。
我们家此次付出的,又岂止这一套房。
家里的别墅、房产、车子,尽数拿去或卖或抵押,仍不够,父亲成了被执行人,听律师说,还有可能会因为“非吸”而被起诉。
为了避免走到这一步,母亲名下所有到期和未到期的保险单,或提前支取,或拿去贷款,相比较之下,我名下这套房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父母虽然大事小事上分歧颇多,但夫妻俩在这时候还是挺一致的。
我想过要帮他们解这个燃眉之急,我也曾腆着脸,找过他们的商界伙伴圈子里的孩子们、曾经一起玩的朋友们借钱。
我说我也不多借,十来万、三五万都行,我苏景明拍身份证写借条给大家,一定有借有还。
我想着----怎么也能凑个三五十万回来,但最后却是应者寥寥。
也不是没有,大部分说得上话的,都给我转过一两千,最多的转了我一万,转一万的那个朋友说,景明我说句话你别介意,哥们儿帮衬一下没问题,但真就这么多了。
咱这帮人以后都是要回家接班的,我们肯定都希望叔叔能扛过来,以后大家生意场上还是伙伴,可你跟我们不一样,借多了,我逼你还你有压力,你不还我有压力,对不对?反正这个钱,你拿去急用,也不用还了,哥们知道你不容易。
我说,“明白。
谢谢。
”我知道他说的没错,虽然大家以前一起玩,但实际上我并没有真正融入他们的圈子,我没有资格问你花好几万买包为什么不能多给我借一点,我也没有资格问你是不是看不起我怕我不还钱。
谁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大家也都还是学生,我也不可能让人家借给我很多钱。
很多年后,我遇到那个无端成为老赖的年轻人安谨言,突然就想到了曾经困顿的自己。
想在拼命挣钱攒钱还钱的那些年,每每夜中惊醒的心悸,想一笔又一笔还给那些朋友们时,大家彼此尴尬的寒暄----有些人甚至已经把我拉黑了,我还是托那些没拉黑我的人辗转还的。
还是那个借了我一万块的朋友说,景明,你其实没必要这样,大家知道你不容易,这点钱大家真的谁也没指望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