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普通的同学(3/3)
o李知行说,&ldquo问了她原因之后才知道,姑父没钱,钱都被姑姑拿在手里。
&rdquo
&ldquo他们闹得不可开交也不是头一回了。
&rdquo李正远说。
&ldquo这事儿本身也不新鲜。
但是,姑姑不愿意出钱救姑父的母亲,十万都不愿意给。
&rdquo
李知行隐去了唐宓威胁李如沁那一段,只说自己动了半天,姑姑才给了钱。
他隐去了自己的立场,平铺直叙将事情告诉了父亲。
&ldquo那这样。
&rdquo李正远思索了下,&ldquo我打个电话,让老人家转到总医院去。
&rdquo
&ldquo爸爸,这就不用了,现在情况不错。
&rdquo李知行顿了顿,&ldquo爸我是想,就算姑姑不肯出钱,也不至于阻拦姑父救他自己的妈妈吧。
爷爷从小教导我们要尊老爱幼,我没想到姑姑对老人是这种态度,想起来挺寒心的。
&rdquo
李正远点头:&ldquo隔两天我找你姑姑谈谈。
&rdquo
父子俩说着话,张静瑜女士推门走进来,她踩着拖鞋,已经换下了晚宴的正装。
&ldquo正远,你怎么没开空调?宣州这夏天真是热死了,和蒸笼一样。
&rdquo
李正远说:&ldquo送爸妈去白楼了吗?我不是说了,你住在那边也没关系。
&rdquo
&ldquo也没必要了,何必在白楼跟他们挤,这一大家人的。
&rdquo张静瑜笑起来,&ldquo你们父子俩在说什么?&rdquo
李知行当着母亲的面,把正在和父亲交谈的事说了一遍。
&ldquo这回事啊。
&rdquo张静瑜想了想,笑着看向儿子,&ldquo你找你爸,是要怎么回事?帮你姑父伸张正义啊?&rdquo
&ldquo不是。
&rdquo李知行摇头,&ldquo妈,我是觉得,姑姑做事,实在太不给人留余地,传出去太难听。
&rdquo
&ldquo传出去了没?&rdquo
&ldquo现在没。
&rdquo
张静瑜看了儿子一眼,笑说:&ldquo那你操什么心?&rdquo
李知行哑然。
李正远摇头:&ldquo如沁平时飞扬跋扈一点儿也就算了,但这事不一样,孝道做得不好是修身做人出了问题。
&rdquo
&ldquo这事儿呢,你姑姑是做得不地道。
&rdquo张静瑜靠在沙发上,但事情也没那么简单。
&ldquo你姑姑这人,别人欠了她的,她要记一辈子的。
&rdquo
李知行一愣:&ldquo妈,你在说什么?&rdquo
&ldquo你姑姑当年找了唐卫东,不顾你爷爷奶奶的反对,要死要活地要跟他结婚,你以为她不知道唐家穷得响叮当?真要瞧不起唐家人,也拖不到结婚去。
刚结婚的时候,你姑姑也是想跟唐卫东过日子的,还诚心诚意跟他回了他们那个什么村子里去&mdash&mdash结果,唐卫东他妈却气得要命,根本不肯接受她,直接把她赶出家门。
&rdquo
李知行一怔:&ldquo啊?&rdquo
&ldquo你姑姑这辈子娇生惯养,哪受过这种气,从那时候开始,恨了他们唐家一辈子。
&rdquo
李正远当即反驳回去:&ldquo人命关天,她恨归恨,但只为了出口气,置婆婆的生命于不就十万而已,她平时买个包都要这个价,却舍不得拿去救一条命?&rdquo
&ldquo爸爸说得没错。
&rdquo李知行也说,&ldquo妈,姑父的妈妈十几年前得罪过她,现在就要赔上一条命?我听说,就算是放债人,听说欠债人家里有人要钱救命都会宽限一段时间。
那是因为大多数人还有点儿做人的良心,知道别人的性命也很珍贵。
&rdquo
&ldquo你们都想到哪里去了,当然,我不是说如沁做得对。
&rdquo张静瑜说,&ldquo但唐卫东是可以想办法的。
和医院打个招呼,跟人借钱这都挺简单的事,他无非拉不下脸去求人罢了,再说他名下还有套房子。
他非要让外甥女来妈的生日宴上要钱,不外乎是彻底撕破脸,不留退路,一定要离婚不可了。
&rdquo
李正远眉目冷峻地看着自己的妻子:&ldquo你搞错了重点。
现在的问题不是唐卫东怎么样,而是如沁的德行问题。
&rdquo
&ldquo怎么不是唐卫东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的问题都是他引起的。
&rdquo张静瑜从沙发上坐起,&ldquo钱在如沁那里管着是没错,但你们以为这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她管得死,唐卫东早就出轨一百次了。
&rdquo
李知行难以置信地看着母亲,忍不住打断了她的话。
&ldquo妈,你怎么这么说?&rdquo
张静瑜瞧一眼儿子:&ldquo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你不知道就不要发表意见。
&rdquo
&ldquo如果觉得老公要出轨,就早些离婚,既然没离婚,还是唐家的媳妇儿,就别让人抓到把柄!&rdquo李正远冷冷道,&ldquo德之不修,行之不远。
她这种飞扬跋扈的个性再不改改,我们李家被她拖累,也没什么不可能的。
&rdquo
看到丈夫真正动了气,张静瑜想说什么,忽又哑然。
书房里的电话响了起来,李正远挥了挥手,一副不再谈下去的模样。
母子两人对视一眼,离开了书房。
在书房之外,张静瑜收了脸上的笑容,瞥了儿子一眼:&ldquo知行,过来。
我有事要跟你谈。
&rdquo
母子两人走到会客室,李知行说:&ldquo妈,什么事情?&rdquo
张静瑜端着红茶慢慢喝了一口,倒是笑了:&ldquo着什么急,做人要沉得住气。
&rdquo
李知行皱了皱眉头,直觉没什么好事。
&ldquo坐吧。
&rdquo
&ldquo我站着就好。
&rdquo
&ldquo那个女孩子,你姑父的外甥女,是叫唐宓吧?&rdquo
&ldquo对。
&rdquo
&ldquo你姑姑说,你和她关系不错?&rdquo
李知行隐约猜到了母亲要说什么,准备也是早就做好。
&ldquo还可以的,比普通同学关系好些。
她学习非常好,高三这一年,她帮我补习过数学。
&rdquo
&ldquo嗯······&rdquo张静瑜若有所思,&ldquo好像长得也不错?&rdquo
基本不用想就知道,这也是姑姑说的。
李知行顺着母亲的意思往下说:&ldquo是啊,挺漂亮。
&rdquo
张静瑜笑了一声&ldquo他们唐家人都生得不差啊。
&rdquo
李即行没吭声。
话说到了这一步还不知道母亲的潜台词,那李知行也不是李知行了。
&ldquo你一直是个好儿子,我很为你骄傲,但你大了,有些话也不能不说。
&rdquo张静瑜说,&ldquo你今天做这些事情,如果只是帮她出气,那没事。
但如果你喜欢她,那我提醒你,你跟她不可能,李家永远不会接受她。
看看你姑姑和你姑父,就知道身份和门第不般配的两个人结婚是什么后果。
李知行觉得自己几乎听到了母亲大脑的所有细胞都发动运转的声音。
那瞬间他几乎想说:&ldquo你和爸爸倒是身份般配,但你们也没夫妻和睦&rdquo&mdash&mdash但他到底忍住了这即将脱口而出的讥讽,只慢慢说:&ldquo妈,你想多了。
&rdquo
&ldquo你刚刚说她学习不错。
&rdquo张静瑜置若罔闻地说下去,&ldquo她考的是什么大学?&rdquo
&ldquo京大。
&rdquo
&ldquo那和你一所学校,这么说来,上大学了也可以在一起了?&rdquo张静瑜意有所指。
李知行说:&ldquo我说了,妈,你想多了。
&rdquo
&ldquo我有没有想多你自己清楚。
&rdquo张静瑜说,&ldquo上个月二十一号,你和唐明朗又去了哪里?&rdquo
他本来也没指望这件事情能瞒过家里人,回答道:&ldquo是明朗叫了我,我顺便去明朗的奶奶家玩一玩。
&rdquo
张静瑜忍不住笑了,她竖起一根手指轻轻摇了摇。
&ldquo知行,告诉你一件事情,别在自己母亲面前撒谎。
虽然高中三年你不在我身边,但你想什么,我还不知道?别狡辩了,你为了帮她出头甚至找你爸帮忙压着你姑姑。
&rdquo
&ldquo妈妈。
&rdquo李知行轻轻说,&ldquo姑姑这事儿做得不对,让人齿寒,还不许我告诉爸爸?我以为,这事是非如此分明根本没什么可以争议的。
妈妈,你管理着慈善协会啊。
&rdquo
&ldquo正因为管理慈善协会,我才知道,她遇到的根本不算什么事情。
这世上最凄惨的,是连求助都找不到门路,哭声都穿不过一堵墙,被践踏了基至都无法溅起泥点。
&rdquo张静瑜站起来走到窗边,&ldquo她的情况已经比底层的人好太多了,就算天塌了也有唐卫东顶着。
&rdquo
李知行想起了唐宓的家&mdash&mdash那是一栋土墙黑瓦的房屋,一块砖都没有,大约因为房子年代太久,黄土所垒的外墙已经褪去了本来颜色,变成偏黑的模样,一点儿亮色都看不到。
家徒四壁,房檐低矮,以他的身高进屋时不得不低垂着头。
现在,李知行终于明白,唐宓刚刚说的十年前的事情没有错。
他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冷静得近乎冷酷,对别人的生死都可以淡然相对,把别人的苦难放在天平上称量,以此来判断谁应该接受多少援助。
&ldquo因为她还没沦落到最底层。
&rdquo李知行说,&ldquo所以跟我们没关系?对她的遭遇视而不见?&rdquo
&ldquo我没让你视而不见。
但我提醒你,保持理智的态度。
&rdquo
&ldquo不会有任何人赞成你们,就算你爸。
&rdquo张静瑜瞥儿子一眼,&ldquo你爸很开明也很宽容,但就算是他,也绝不会同意你和她往来过多。
&rdquo
李知行面无表情一动不动地站着,脊背笔直,犹如青松。
&ldquo当然,我也知道现在说这话太早。
人生很长,你也才十八九岁,以后发生什么,就算我们也无法预测&mdash&mdash&rdquo张静瑜轻轻叹了口气,&ldquo缘分其实很浅,稍纵即逝。
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和初恋携手终老呢?&rdquo
李知行许久没有说话。
&ldquo这几天好好陪陪你爷爷奶奶,你奶奶好不容易回宣州一趟。
&rdquo
&ldquo我知道。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