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中了高俅诡计!教头买刀被坑进白虎堂,差点砍头(3/3)
?
“一派胡言!攀扯衙内,污蔑太尉!来人!枷了!收监!”滕府尹只能先按程序走。
林冲被当堂上了枷锁,推入大牢。
消息传开,林冲的岳父张教头(也是禁军教头)和众邻舍纷纷赶来。
张教头一面让家人给狱中送饭,一面上下打点,使钱疏通。
他自己更是豁出老脸,四处求告,花钱如流水。
黑暗中的一缕光:孙定。
开封府里有个档案孔目(掌管文书档案的吏员),姓孙名定。
此人天生一副侠义心肠,秉性鲠直,最爱打抱不平,专好周全落难之人,人送外号“孙佛儿”。
孙定很快就听说了林冲的案子。
他暗中调查,弄清了来龙去脉,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分明是高太尉为了儿子,构陷忠良!
他辗转找到滕府尹,私下进言:“大人,此案蹊跷甚多。
据卑职所知,林教头所言句句是实。
这分明是屈打成招的冤案啊!大人当设法周全!”
滕府尹苦笑:“孙孔目,本府岂不知冤?可高太尉批文在此,咬定林冲‘手持利刃,故入节堂,图刺本官’!铁了心要办成死罪!你叫我如何周全?”
孙定正色道:“大人!这开封府南衙,到底是朝廷的开封府?还是他高太尉家的开封府?!”
滕府尹脸色一变:“放肆!休得胡言!”
孙定豁出去了,侃侃而谈:“大人!谁不知高太尉当权,倚势欺人?他府里什么龌龊事干不出来?稍有不顺他意的,就发来开封府,要杀便杀,要剐便剐!难道这大宋的王法,真成了他高家的家法?!若如此,还要这开封府作甚?还要大人您作甚?!”
这番话,句句戳心!滕府尹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他虽畏惧高俅,但作为一府父母官,读书人的良知未泯。
孙定的话,激起了他心中残存的正气。
滕府尹沉吟良久,低声问:“依你之见,当如何处置方能周全?”
孙定早有主意:“大人!此案关键,在于那两个‘承局’无踪无影,死无对证。
但林冲所供前情,如岳庙之事、陆谦骗局,皆有人证可查!若硬顶高太尉,恐招祸端。
不如折中:让林冲招认‘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此乃过失,非蓄意行刺!判他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比如沧州)。
如此,既不全拂高太尉面子,也算给林冲留条活路!”
滕府尹思量再三,长叹一声:“唉!也只得如此了!”他硬着头皮,亲自去了一趟太尉府,将孙定的建议和林冲的供词,委婉地向高俅禀明。
高俅心里也清楚自己这栽赃手法经不起细究(主要是那两个假承局不能见光),加上滕府尹态度坚决,又有孙定在下面顶着,若真闹僵了,反而不好收场。
他权衡利弊,只得捏着鼻子认了:“哼!既是府尹勘问明白,便依此办理吧!便宜了这厮!”
生死簿上改一笔。
回到开封府,滕府尹立刻升堂。
去了林冲长枷,当堂判决:
林冲不合腰悬利刃,误入白虎节堂。
脊杖二十,刺配沧州牢城营!
文笔匠上来,在林冲脸上刺下两行金印(犯人标记)。
当庭又钉了一面七斤半重的团头铁叶护身枷(防止逃跑)。
贴上封皮,写了押解公文。
点了两个有名的防送公人(押解犯人的公差)——董超、薛霸,负责押送。
一切办妥,林冲被押出开封府。
只见岳父张教头带着众邻舍,早已在府外等候。
众人簇拥着林冲和两个公人,来到州桥下一家酒店。
张教头叫了酒菜,好生款待董超、薛霸,又悄悄塞给他们一大包银子(这是规矩,叫“赍发”)。
酒过三巡,林冲拉着岳父的手,眼中含泪,说出了一番石破天惊的话……
喜欢魔改白话水浒,梁山好汉够野请大家收藏:()魔改白话水浒,梁山好汉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