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科举风云(2/3)
要前往查看,忽见一名内侍飞奔而来:"殿下,陛下急召!"
两仪殿内,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见太子进来,放下朱笔:"科举的事朕听说了。
你打算如何处置那些闹事的监生?"
李承乾早有准备:"儿臣以为,堵不如疏。
既然他们反对糊名制,不如公开辩论,以理服人。
"
"哦?"李世民饶有兴趣地抬头,"你亲自下场?"
"儿臣举荐马周出面。
"李承乾解释道,"他出身寒微,却才学过人,正可证明糊名制能让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
"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善。
不过..."他从案头取出一份密奏,"你看看这个。
"
李承乾展开一看,是安州别驾密报:当地发现有大量伪造的"准考证",持证者多是世家子弟安插的门客。
"看来有人要鱼目混珠啊。
"李世民冷笑,"朕已命刑部彻查。
你专心办好长安的科举,三日后朕要亲临贡院巡视。
"
离开两仪殿,李承乾立即召集东宫属官议事。
马周建议道:"殿下,可增设'验身'环节,比对照貌、年甲,防止冒名顶替。
"
"还不够。
"李承乾摇头,"世家在各地势力庞大,必须从源头杜绝。
"他思索片刻,突然有了主意,"传令各州府,所有举子必须提前半月到长安,由礼部统一核验身份,发放考引。
"
当夜,李承乾正在东宫批阅文书,忽闻窗外有异响。
他警觉地抬头,只见一支箭"嗖"地钉在梁柱上,箭上绑着一封信。
展开一看,只有寥寥数字:"明算科考题已泄,三日后贡院见分晓。
"
李承乾心头一震。
明算科是他力主增设的科目,若首次开考就出舞弊案,不仅新政受挫,他的威信也会受损。
更重要的是,考题只有他和几位考官知晓,如何会泄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次日清晨,李承乾秘密召见阎立德:"立即重拟明算科试题,原题作废。
"他又吩咐杜荷,"去查查这几天都有谁接触过原考题。
"
很快,杜荷带回消息:三天前,郑善果曾单独进入存放考题的库房,说是检查考务准备;同日傍晚,有人看见他与一个胡商在平康坊密会。
"胡商?"李承乾敏锐地抓住这个线索,"查清此人来历!"
午后,更惊人的消息传来:那个与郑善果接头的"胡商",实则是吐谷浑的细作!此人精通算学,曾在长安西市开设算学馆,结交了不少世家子弟。
李承乾恍然大悟。
原来郑氏不仅想破坏科举,还要借吐谷浑人之手获取大唐的算学人才!他立即下令逮捕那个"胡商",同时派人监视郑善果的一举一动。
科举前夜,李承乾亲自巡视贡院。
所有号舍都已检查完毕,誊录的书手被隔离在单独院落,连饮食都由专人配送。
就在他以为万无一失时,阎立德匆匆赶来:"殿下,明算科新试题又泄露了!有人在黑市高价售卖!"
李承乾勃然变色。
新试题才拟定不到一天,怎会泄露?除非...他猛地想起什么,急问:"试题是用什么纸张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