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氏族志(2/3)
他们正在联络各地大族,准备明日大朝会上联名抗辩。
"
李承乾冷笑一声:"让他们闹去。
你且看这个——"他从案头取出一卷竹简,"这是河东柳氏、京兆韦氏等十八家联名支持《氏族志》的奏疏。
"
马周恍然大悟。
原来太子早已暗中分化世家势力,拉拢了一部分与崔、卢等大族有矛盾的世家。
"殿下高明!不过..."马周犹豫道,"明日大朝会,若崔民干等人当廷抗辩..."
李承乾胸有成竹:"孤自有应对之策。
"
次日五更,太极殿前已聚集了数百名官员。
李承乾身着朝服站在丹墀上,冷眼旁观着下方的暗流涌动。
崔民干、卢赤松等世家重臣聚在一处,不时向这边投来愤恨的目光。
"陛下驾到!"
随着内侍的高唱,李世民龙行虎步登上御座。
朝臣三呼万岁后,房玄龄出班奏道:"臣奉旨编纂《氏族志》已成,请陛下御览。
"
李世民接过厚厚的书册,当众宣布:"自即日起,《氏族志》颁行天下,婚姻、选官皆以此为据!"
"陛下!"崔民干突然出列,老泪纵横,"老臣先祖崔琰乃汉末名臣,世代清贵。
今贬为三等,老臣无颜见祖宗于地下啊!"
卢赤松也跪地哭诉:"范阳卢氏自汉以来,出过二十八位两千石,岂能屈居三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时间,十几位世家出身的官员纷纷跪地,太极殿上一片哭诉之声。
李承乾冷眼看着这场表演。
就在李世民要开口时,他忽然出列:"诸位大臣所言差矣。
《氏族志》以当朝功业为序,正是激励士族为国效力。
若论先祖功业..."他话锋一转,"崔民干,你嫡孙崔宗之昨日聚众闹事,该当何罪?"
崔民干脸色大变:"老臣...老臣不知此事..."
"不知?"李承乾从袖中掏出一份供词,"崔宗之已供认,是受你指使,意在胁迫朝廷!"
朝堂上一片哗然。
李世民适时拍案:"崔民干,你可知罪?"
崔民干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这时,更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京兆韦氏家主韦挺突然出列:"陛下,臣要弹劾崔民干贪赃枉法!"他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这是崔氏在汴州强买民田、逼死人命的罪证!"
紧接着,河东柳氏、薛氏等家主纷纷出列举报崔氏、卢氏等的不法之事。
朝堂上顿时乱作一团,世家大族互相攻讦,丑态百出。
"肃静!"李世民一声厉喝,太极殿立刻鸦雀无声。
皇帝冷冷扫视着下方跪伏的世家重臣:"朕本欲给你们留些体面,奈何你们自取其辱!崔民干革职查办,其余人等罚俸一年,《氏族志》即日颁行,不得再议!"
退朝后,李承乾刚走出太极殿,就被一个身着紫袍的老者拦住去路——正是荥阳郑氏家主郑元璹。
"太子殿下好手段。
"郑元璹阴测测地说,"不过殿下可曾想过,没有世家支持,这大唐江山能坐得稳吗?"
李承乾淡然一笑:"郑公多虑了。
朝廷取士,唯才是举。
没有张良、萧何,高祖照样开创汉室;没有你们这些世家,大唐只会更兴盛。
"
郑元璹脸色铁青,拂袖而去。
回到东宫,李承乾刚换下朝服,杜荷就急匆匆跑来:"殿下,边关急报!突厥余部联合薛延陀,寇犯朔州!"
李承乾心头一震。
历史上贞观六年确实有过一次突厥反扑,但规模不大。
他展开军报细看,却发现情况比记忆中严重得多——敌军竟有五万之众,还配备了精良的攻城器械!
"传兵部尚书杜如晦!"
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