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朔方烽火(3/3)
"
"哦?"李承乾来了兴趣,"此人现在何处?"
"因伤势过重,已押送后方医治。
"
李承乾立即命人将那俘虏带来。
不多时,两名士兵架着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年男子进来。
此人虽身着胡服,但面容清癯,十指修长,一看就是读书人。
"你叫什么名字?"李承乾问道。
那人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突然浑身一震:"太...太子殿下?"
李承乾眯起眼睛:"你认识孤?"
那人慌忙低头:"不...不认识。
只是见殿下气度不凡,猜测..."
"撒谎!"李承乾厉声喝道,"你原是哪个世家的门客?崔氏?卢氏?还是..."
那人突然惨笑一声:"殿下何必明知故问?若非你们父子赶尽杀绝,我等又何必..."话音未落,他突然口吐黑血,栽倒在地。
"不好!他嘴里藏毒!"张公谨一个箭步上前,却为时已晚。
那人抽搐几下,便再无声息。
李承乾面色阴沉:"搜他身上!"
士兵仔细搜查后,从那人贴身衣物中找出一块小小的铜牌,上面刻着一个"裴"字。
"河东裴氏?"张公谨惊呼,"他们不是一直与皇室交好吗?"
李承乾握紧铜牌,心中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河东裴氏表面支持《氏族志》,暗中却与郑、崔等勾结。
难怪敌军对唐军动向了如指掌,必是裴氏在朝中的眼线通风报信!
"立即飞鸽传书长安,请父皇彻查裴氏!"李承乾转向张公谨,"另外,从即刻起,所有军令改为口传,不得留下文字。
调防计划只限你我二人知晓。
"
次日拂晓,李承乾正在研究防务,忽闻城外号角齐鸣。
他快步登上城楼,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大军正向朔州开来。
"是敌军来攻?"李承乾问道。
张公谨却面露喜色:"不!是李靖大将军的旗帜!"
果然,随着队伍渐近,"李"字大旗清晰可见。
更令人惊喜的是,队伍后面还押着大批俘虏,显然是大获全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时辰后,李靖风尘仆仆地步入刺史府。
这位传奇名将虽已年过五旬,但腰板笔直,双目如电,浑身散发着凛然杀气。
"末将参见太子殿下!"李靖单膝跪地,"幸不辱命,已击溃突厥主力,斩首万余,俘获敌酋三人!"
李承乾连忙扶起这位大唐军神:"大将军请起。
战况如何,还请详细道来。
"
李靖捋须笑道:"多亏殿下提醒,末将故意泄露假军情,诱敌深入狼山峡谷,然后火攻水淹,一举歼灭!"他压低声音,"那几个汉人谋士,已全部伏诛。
"
"可查出他们身份?"
"其中一人临死前喊了句'裴公误我',想必就是殿下所猜的裴氏门客。
"
李承乾长舒一口气。
这场由《氏族志》引发的风波,终于以世家的彻底失败告终。
但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在不伤国本的前提下,彻底铲除世家门阀的势力,将是他和父亲未来数年最重要的课题。
"传孤令,犒赏三军!"李承乾朗声道,"另派快马回京,向陛下报捷!"
当夜,朔州城内篝火通明,将士们载歌载舞,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李承乾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心中感慨万千。
这一战,不仅击退了外敌,更击碎了几百年来世家大族对朝政的垄断。
从今往后,大唐将真正迎来"唯才是举"的新时代。
"殿下,长安来信。
"李靖亲自送来一封密信。
李承乾展开一看,是李世民的亲笔:"吾儿立此大功,朕心甚慰。
裴氏一案已查实,涉案者尽数伏法。
《氏族志》不日颁行天下,科举新制亦将推行。
望儿早日凯旋,共商大计。
"
收起信笺,李承乾望向长安方向。
他知道,一个更加辉煌的大唐,正在历史的转角处等待着他去开创。
喜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