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新政序曲(2/3)
,只有几个懒散的衙役在盘查行人。
"站住!路引呢?"一个满脸横肉的衙役拦住车队。
杜荷上前递上早已准备好的商队文书:"这位差爷,我们是长安来的丝绸商队。
"
衙役翻开文书,眼睛却一直往车上瞟:"近来匪患严重,所有货物都要查验。
"说着就要去掀车帘。
李承乾使了个眼色,两名侍卫立即上前,暗中塞了一贯钱。
衙役掂了掂分量,顿时眉开眼笑:"过去吧!记住,进城后先去王家拜码头,否则..."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进城后,李承乾发现街道上店铺大多关门闭户,偶尔有行人也是低头疾走,全无北方重镇应有的繁华。
"先找家客栈住下。
"李承乾低声道,"马周,你带人去打听那位被关押的长史下落。
"
傍晚时分,马周带回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新任并州长史张玄素已死在狱中,官方说法是"暴病而亡",但狱卒私下透露,是被活活打死的!
"岂有此理!"李承乾一拳砸在案几上,"一个六品朝廷命官,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
"殿下,情况比想象的更糟。
"马周面色凝重,"这并州城大小事务,全由王、谢、薛三家把持。
刺史形同虚设,就连驻军将领都和他们称兄道弟。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承乾沉思片刻:"明日孤亲自去会会这位刺史。
"
并州刺史府门可罗雀,衙役们无精打采地靠在墙根晒太阳。
李承乾扮作长安来的御史,很顺利就见到了刺史崔仁师——正是当年反对科举改制的那位崔氏子弟。
崔仁师比几年前苍老了许多,见到"御史"也提不起精神:"上差若是来查张长史一案,下官劝您还是早点回京吧。
这并州...早已不是朝廷的并州了。
"
李承乾故作惊讶:"崔使君何出此言?"
崔仁师苦笑:"上差有所不知。
下官到任三月,发出的政令不出这刺史府。
税收、诉讼、徭役,全由三家豪强把持。
张长史就是不服这口气,非要清查田亩,结果..."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下官能活到现在,全因装聋作哑。
"
"朝廷难道不管?"
"管?"崔仁师突然激动起来,"这些年派来的官员,不是被收买,就是被吓走。
朝中那些大臣,谁没有几个亲戚在这几家族中?上差若不信,今晚可去城西看看,比长安西市还热闹!"
离开刺史府,李承乾立即派密探去城西查探。
深夜时分,密探带回一个惊人的消息:城西有一处黑市,不仅买卖私盐铁器,甚至还有军械交易!更骇人的是,密探亲眼看见几个突厥商人在王家大宅进进出出。
"果然如此!"李承乾眼中寒光闪烁,"这些豪强不仅抗拒新政,还敢私通外敌!"
次日清晨,一队骑兵突然冲入并州城,为首的正是英国公李积!原来李承乾早已暗中传信,请这位名将率兵接应。
"殿下,老臣奉陛下密旨,特来听候调遣!"李积虽已年过六旬,但威风不减当年。
李承乾拿出连夜绘制的城防图:"李公请看,我们先控制四门,然后直取三家大宅。
切记,一定要拿到他们与突厥往来的证据!"
行动如雷霆般展开。
训练有素的唐军迅速控制了并州各要害,当李承乾带兵冲入王家大宅时,家主王君廓正在与几个突厥商人把酒言欢。
"王君廓!"李承乾厉声喝道,"你私通外敌,谋害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王君廓先是一惊,待看清来人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又镇定下来:"这位郎君好大的口气。
就算是天子来了,在这并州地界,也得给我王家三分薄面!"
"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