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丝路暗流(3/3)
证据...还有..."他艰难地喘息着,"他们在敦煌...藏有...伏兵..."
话音刚落,老人头一歪,气绝身亡。
三日后,凉州城。
李承乾站在安府密室里,看着堆积如山的证据——吐谷浑与高昌往来的密信,安氏走私铁器的账册,甚至还有私造兵器的图纸!最惊人的是一张地图,标注了吐谷浑在敦煌一带的秘密据点。
"殿下,这下证据确凿了。
"李积捋须道,"老臣这就发兵敦煌,剿灭这些逆贼!"
李承乾却摇摇头:"不急。
既然知道了他们的计划,不如将计就计..."
十日后,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河西——大唐太子与凉国公遇袭身亡,吐谷浑大军正朝敦煌进发!
敦煌城外三十里的一处山谷中,慕容孝隽正与高昌大将麹智盛商议军情。
"消息可靠吗?李承乾真的死了?"麹智盛半信半疑。
慕容孝隽得意洋洋:"千真万确!我的探子亲眼看见唐军护送棺椁回京。
现在凉州群龙无首,正是我们夺取河西的大好时机!"
"那安兴贵..."
"那老东西早该死了!"慕容孝隽冷笑,"等我们拿下敦煌,再配合高昌在东线的进攻,大唐西域领土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就在二人做着美梦时,山谷四周突然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数万唐军如神兵天降,将山谷围得水泄不通!
"慕容孝隽!麹智盛!"一个清朗的声音在山谷上方响起,"尔等勾结叛逆,图谋不轨,今日就是你们的死期!"
慕容孝隽抬头望去,只见高坡上立着一员白袍小将,不是李承乾是谁?
"你...你没死?!"
"孤若死了,怎能看到你这副嘴脸?"李承乾冷笑一声,挥手道,"放箭!"
刹那间,箭如雨下。
吐谷浑和高昌联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
慕容孝隽和麹智盛仓皇逃窜,却被埋伏的唐军生擒活捉。
敦煌大捷的消息传回长安,朝野振奋。
李世民当廷宣布:吐谷浑、高昌背信弃义,大唐将出兵讨伐!同时,凉国公安兴贵虽有过错,但临终悔悟,其家族不予追究,仅收回部分特权。
退朝后,李世民留下李承乾:"这次你处理得很好。
不过..."皇帝话锋一转,"西域局势复杂,吐谷浑、高昌背后,恐怕还有西突厥的影子。
"
李承乾点头:"儿臣正欲奏请重建玉门关,加强西域防御。
另外..."他取出一份奏章,"这是儿臣拟定的《茶马互市章程》,请父皇过目。
"
李世民接过一看,眼前一亮:"以茶叶换取吐谷浑战马?此议甚妙!既能获得良马,又可控制其经济命脉!"
"不止如此。
"李承乾微笑道,"儿臣还打算在河西推广棉花种植,将来以棉布换取西域珍宝。
如此,既能富民,又能巩固边防。
"
李世民欣慰地拍拍儿子肩膀:"你有此远见,朕心甚慰。
不过..."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忧色,"朝中恐有人反对开边衅..."
"父皇放心。
"李承乾胸有成竹,"儿臣已联络了几位大臣,准备联名上书支持西征。
至于军费..."他压低声音,"查抄安氏和那些走私商的家产,足够支撑初期用度。
"
离开两仪殿时,夕阳的余晖洒满宫墙。
李承乾望着远处巍峨的朱雀门,心中充满期待。
河西走廊的收复,将为大唐打开通往西域的大门。
而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将在他手中焕发新的生机,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黄金通道。
喜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