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落日挽歌(3/3)
话,也不再看任何人,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只有他微弱的呼吸声和赵贵妃压抑的啜泣声。
周围的宫女、太监、侍卫和太医们,都识趣地保持着沉默,连大气都不敢喘——谁都知道,此刻任何一句多余的话,都可能点燃皇帝的怒火,引火烧身。
晨光透过窗纱照进来,却驱不散殿内的压抑与悲凉。
六月十八的傍晚,天津卫行宫的海风依旧带着咸湿气息,却吹不散朱高炽心中的阴霾。
他躺在床榻上,望着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突然开口,声音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传旨……回京。
”
他一刻也不想待在这片曾让他安心的海边,满脑子都是京城的景象——越王府的血迹、被枭首的亲眷、还有太子那封字迹冰冷的密信,他必须回去看看,京城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
旨意刚下,随行太监便匆匆回报:“陛下,太子殿下早已派人将龙驾送到天津卫城外,就等陛下起程。
”朱高炽闻言,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却终究没说什么,只是让侍卫搀扶着,缓缓登上了回京的马车。
马车内部铺着厚厚的锦缎软垫,悬挂着遮光的纱帘,隔绝了外界的光线与声响。
朱高炽全程躺在软垫上,双眼紧闭,始终拒绝进食。
赵贵妃坐在他身边,一路紧紧握着他枯瘦的手,轻声讲述着这几日在海边的趣事——说哪日捡到的贝壳最漂亮,说哪次厨子做的海鱼最鲜,试图用这些轻松的话题转移他的注意力。
可每当她提起这些,朱高炽只是微微颔首,眼神依旧空洞,连一丝笑意都没有。
赵贵妃不敢放弃,只能小心翼翼地用银勺舀起温热的参汤,递到他嘴边:“陛下,多少喝一点吧,不然身子撑不住。
”
她一边喂一边在心里暗自着急——老皇帝若是真的绝食,恐怕撑不到京城就油尽灯枯。
朱高炽似乎察觉到她的担忧,每次都会勉强张开嘴,喝下小半碗参汤,靠这稀薄的药力维持着气息,却始终保持沉默,一句话也不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帝的车队在官道上一路急行,车轮滚滚碾压着路面,发出单调的声响。
车厢内寂静无声,车厢外的侍卫、太监也都大气不敢喘,连马蹄声都刻意放轻,整个车队都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只有偶尔掠过的晚风,能带来一丝短暂的喧嚣。
六月二十的傍晚,夕阳的余晖再次染红天际时,车队终于抵达紫禁城东华门。
城门下太子朱瞻基身着华服,腰系玉带,率领着数百名文武百官整齐跪地,齐声高呼:“臣等恭迎陛下回宫!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洪亮,震得空气都微微颤动。
马车内的朱高炽听到声音,缓缓睁开眼,让太监掀开了车帘。
他看向跪在最前方的朱瞻基,眼神复杂到了极致。
他没有说话,只是深深看了朱瞻基一眼,便让身边的太监搀扶着,弯腰走下马车,径直朝着紫禁城深处走去,全程没有与太子说一个字,甚至连脚步都没有停顿。
朱瞻基跪在地上,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手指微微蜷缩,却始终保持着躬身的姿态,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
数百名文武官员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却没有一个人敢出声,全都默契地保持着沉默——谁都知道,此刻任何一句议论,都可能引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按照惯例,皇帝入宫后,百官便可起身离去。
可此时,没有一个人动。
所有人都保持着跪地的姿势,目光悄悄瞟向朱瞻基,等待着他的示意。
直到朱瞻基缓缓直起身,回头环视了一圈跪在地上的百官,又朝所有人轻轻挥了挥衣袖,像是在无声地说“散了吧”,文武百官这才如蒙大赦,连忙起身,对着太子躬身行礼:“臣等告退!”随后才纷纷转身,有序地离开东华门。
城楼上,几个负责值守的太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相互对视了一眼,眼神中满是了然。
喜欢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请大家收藏:()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